冀中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冀中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冀中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其音樂來源於南響口村彌陀寺,系僧傳佛教音樂,因交通相對閉塞的原因,音樂保存相對完整,形態接近古貌。其音樂會中現存最早曲譜為普濟和尚在1918年所抄,所記曲牌可分為小曲、出壇見、對口曲、牌子曲、大曲、武樂六類,按不同活動演奏不同類型的曲牌,音樂會一般在寺廟誦經、散燈坑兒(元宵節前後三天,點燈祈福活動)、迎花會、廟會、喪事從棚等活動中出會。

2008年6月7日,冀中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項目編號為Ⅱ-59。2014年,南響口梵唄音樂會入選河北省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冀中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編號:Ⅱ-59
  • 保護單位:安次區文化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成祖(1403年)以前,這可從兩個方面得到佐證。一是據當地望族族譜記載,明成祖時彌陀寺香火鼎盛,那時音樂已經在廟裡傳承。二是從彌陀寺僧人傳承輩分歌訣可推知。歌訣如下:“清靜覺海洪源廣,悟本真常慧性寬,祖道興隆傳法演,普周沙戒定心安。”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先後傳承二十四代。1950年當地寺廟拆除時,梵唄音樂已傳到“沙”字輩。
20世紀50年代後期,南頭村音樂會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至1986年,在樊廣印、王秀倫兩位老樂師的主持下,南響口梵唄音樂會開始招募新成員,張永軍、樊秋軍等十來個十幾歲的孩子成為新學員,音樂會開始恢復。目前,南頭村音樂會主要在春節祈祥、神靈朝拜、中元祭鬼、祈雨驅雹、民間喪事等各種民俗活動中出會。

文化特徵

樂隊編制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的樂隊有固定編制,五吹四打一圓帽共10名樂手為滿班,只有五吹或四打則為半班。五吹為文樂,其中包括吹笙樂師2名、吹笛樂師1名、吹管子樂師1名、打雲鑼樂師1名。雲鑼是打擊樂器而非吹管樂器,所以五吹實際只有四吹。四打為武樂,其中包括打鐃樂師1名、擊鈸樂師1名、敲歌子(小鈸)樂師1名、鼓手1名。除五吹四打外,還有圓帽,只在誦經、參靈、拜佛時隨班演奏。梵唄音樂會的演奏一般採用正調、背調、皆止調、小工調四種宮調,此外還有一種越調。
音樂特徵
演奏轉調時不需更換樂器。管子有時要更換大小引子。幾樣樂器中尤屬管子要求功夫最深,素有頭管之稱。南響口梵唄音樂會在念曲當中的借字現象也是梵唄音樂的一個特徵,念曲時明明念了“六”音,卻發“凡”音。
演奏形式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主要在寺廟誦經、散燈坑兒、迎會、廟會表演及民間喪事等場合演奏,喪事從棚是它主要的活動形式,其演奏形式也因場地、場合的不同而分為走街和坐吹兩種。

代表作品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代表性的樂曲則包括《柳含煙》《出壇記》《玉芙蓉》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歷經數百年傳承,始終保留著傳統音樂的諸多特徵,是民俗學和民族音樂學研究的寶貴材料。
傳承狀況
南響口梵唄音樂會,在外來文化及市場經濟的衝擊下,這一古老民間音樂的發展傳承已舉步維艱,急需搶救保護。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冀中笙管樂(南響口梵唄音樂會)項目保護單位安次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23年6月30日,特邀請南響口梵唄音樂會會長王立群、會員劉樹荃、馬德路三位老師在文化館放映廳開展了傳統音樂賞析課——南響口梵唄音樂會。
榮譽表彰
2007年、2008年,南響口梵唄音樂會連續兩年參加河北省民族器樂大賽並獲得民族器樂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