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鏡》是清代鄧廷羅撰軍事著作。共十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兵鏡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鄧廷羅
- 類別:軍事著作
《兵鏡》是清代鄧廷羅撰軍事著作。共十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兵鏡》是清代鄧廷羅撰軍事著作。共十一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次為兵鏡或問上、下卷,各十五篇。次為兵鏡備考八卷,則於十三篇中摘其要語為綱,而羅列...
兵鏡或問,兵書名。清代鄧廷羅輯。全書共2卷。成書於順治年間,康熙中首刊。作者從“莫不文習四書,武習七書”的觀點出發,在書中引用《武經七書》等古代兵...
兵識將意,士兵了解指揮員的意圖。多與“將識士情”聯句。比喻只有下級了解了上級意圖,上級了解了下級情況,指揮作戰時,才能像胳膊使用手指那樣,行動自如。兵:指...
兵權責一,率兵作戰的指揮權要統一。《兵鏡吳子十三篇》卷九《計戰下》:“戰勝而敗者有五:急難定謀,狐疑不決,一敗也;機巧萬端,失於遲後,二敗也;機事不...
寸長必錄,有一點可取的地方就要採納。軍事上用以比喻軍事指揮員要虛心廣泛聽取部屬的意見。寸長:小小的長處。錄:採納。明代吳惟順等《兵鏡吳子十三篇》卷四: ...
邇:近。邇言:淺近的話。遺:遺漏。明代吳惟順等《兵鏡吳子十三篇·將職條略》: “然集眾謀,必先虛己,略去勢分,屈降諮詢,邇言不遺,寸長必錄。” [1] ...
鄧廷羅,清朝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曾任漳州府知府一職,著有《兵鏡》。... 《兵鏡》 官職 漳州府知府 人物簡介鄧廷羅,清朝人,是一名清朝政治人物。鄧廷...
機事貴密,軍事大事,最重要的是要保密。機事:機密要事。這裡指軍事大事。明代吳惟順等《兵鏡吳子十三篇·計戰下》:“機巧貴速,機事貴密。” ...
兵詭必疑謂用兵是一種詭詐的行動,對許多情況必須加以懷疑考慮,但毫無根據的懷疑一定會導致失敗。《兵經百字·疑》:“兵詭必疑,虛疑必敗。”在戰爭中,敵我...
先謀後戰,其戰可勝,語出清代鄧廷羅輯《兵鏡或問·謀戰》: “謀所以始吾戰也,戰所以終吾謀也,……是故先謀而後戰,其戰可勝;先戰而後謀,其謀可敗。”...
“先戰後謀,其謀可敗”語出清代鄧廷羅輯《兵鏡或問·謀戰》,意思是意謂仗先打起來後再計畫,計畫就可能失敗。喻指打仗必須事先要有周密的計畫。...
機巧貴速,軍事上意為巧施妙計最重要的是要迅速及時。機巧:機智,靈活巧妙,明代吳惟順等《兵鏡吳子十三篇·卷九·計城下》:“定謀貴決,機巧貴速。” ...
先謀後戰,亦稱“先計後戰”。用兵作戰必須首先規定周密的計畫,而後再戰就可能取勝。謀:計策,計謀。這裡泛指作戰計畫。清代鄧廷羅輯《兵鏡或問》卷上: “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