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十三年(1448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保衛京師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慫恿明英宗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但明英宗不聽。鄺埜跟隨明英宗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土木...
正統十四年,于謙召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變中,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他臨危受命,就任兵部尚書,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衛京師。他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明景泰帝,斷絕瓦剌以英宗為人質、“奇貨可居”的企圖。瓦剌兵逼京師,...
身份:明朝一品大臣,兵部尚書兼內閣學士 女兒:於承珠 義子:于冕 女婿:葉成林 朋友:張丹楓、雲蕾、張風府、雲重 住所:在雲蕾想像之中,于謙是一品大臣,住宅必是崇樓高閣,堂皇富麗,哪知竟是一個平常的四合院子,只是後面有一個...
明朝救時宰相于謙(1398-1457),歷任監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等,青年時代曾寫下“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一著名的《石灰吟》詩篇。 [1] 書名...
明朝,兵部尚書、或侍郎或都督府右都御史參與協理京營戎政,掌管京營操練。永樂年初設定三大營,總屬武將。景泰元年,設提督團營,命兵部尚書于謙兼領,之後罷去。成化三年,再設,以本部尚書或都御史兼任。嘉靖二十年,命尚書劉天和...
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後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後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
《入塞》是明代大臣、詩人于謙創作的一首詩。這是于謙出任兵部尚書在北京保衛戰擊敗瓦剌軍隊凱旋後所作。此詩寫明朝班師回來的部隊,軍威雄壯,群情歡躍,表明了堅決反對異族統治者發動的非正義鬥爭,希望邊防鞏固,保障黎民百姓安居樂業...
于謙冤案,發生於1449年。案件記載 于謙,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進士,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刺也先犯境,王振挾英宗親征,于謙留京代掌兵部。“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監國、擢為兵部尚書,擁景帝即位。總督兵馬...
兵部尚書主兵籍、器仗,安史之亂後,中央政權削弱,尚書諸司成為閒曹,所謂“兵部無戎帳”“一飯而歸,竟日無事”。明代正二品,清代從一品。明代兵部尚書稱本兵,既管軍政又管戰略,威權極大。如景帝時期的于謙。明 王鐸《兵部...
百家講壇著名學者酈波教授潛心鑽研,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于謙以丹心報國,不愧為一代名臣、救時宰相!于謙(1398-1457),歷任監察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等,青年時代曾寫下“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全不怕,要...
內容介紹 《烈吏于謙》內容包括:“土木堡全軍覆沒”、“出任兵部尚書”、“馬上巡撫”、“清風兩袖惹了殺身禍”、“戰雲籠罩著北京城”、“再立一個皇帝”、“京師保衛戰”、“治軍才略無人可比”、“走向恩榮的顛峰”、“要留...
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後被釋放,任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後英宗被俘,鄖王朱祁鈺監圍,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珹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
于謙(1389~1457),明代大臣。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初任御史,歷官兵部尚書。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為瓦剌俘去,于謙擁立明景帝,擊退瓦剌的侵擾,捍衛了北京,功炳史冊。後徐有貞、石亨等迎明英宗復位...
百米墓道的盡頭,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謙墓,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是1982年修復墓時重新鐫刻的,碑下的浮雕纏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為明時原物。文物保護 于謙祠是杭州市第五批愛國主義...
北京于謙祠是為了紀念明正統、景泰年間力挽狂瀾的功臣于謙所建。明英宗正統十四年發生“土木之變”,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于謙以兵部尚書身份領導北京保衛戰,成功挫敗了也先軍隊,使其退出關外,也使明朝避免了重蹈北宋丟失半壁江山的覆轍。
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四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師,身自督戰,...
六年改兵部尚書,與于謙協理部事。明年,湖廣苗亂,命璞總督軍務,與南和伯方瑛討之。天順元年以捷聞。召還,命致仕。既而論功,賜鈔幣。四年冬用李賢薦,召為南京左都御史。時璞已老聵,不能任事。七年為錦衣衛指揮僉事門達所劾罷...
商豫. 明朝兵部尚書于謙之死. 《 cx 》 , 2012 徐守成. 杭州籍明代兵部尚書胡世寧. 《 VIP 》 , 2003 高自厚. 明代中後期的撒里畏兀兒. 《 CNKI 》 , 1999 張萬鈞. 明朝兩次出兵援朝抗日. 《 學術論壇 》 , 1981 ...
下藉獄其家。得金帛、他貨數十百萬。積廡下,召百官射之。 上顧石亨曰:于謙兵部數年,自賜賚外,無長物。汝言未久,乃爾可恨也?!因柱斧戮地,稱好于謙者三。亨俛首流汗,不能對。謙既死,而亨黨陳汝言代為兵部尚書。
于謙(1398-1457),字廷益,錢塘(今杭州)人,為官正直清廉,敢於為民請命,興利除弊。明正統十四年(1449),明英宗朱祁鎮因“土木堡之變”當了戰俘,京師動搖。兵部尚書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擁立英帝之弟祁鈺為帝,總領軍民抗敵,取得...
于謙保衛北京之戰,是于謙率明軍擊敗蒙古瓦剌部,勝利保衛都城北京的防禦戰。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瓦剌部貴族也先所部在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南)全殲明軍50萬,乘勢進攻北京。九月二十一日,明監國朱祁鈺任命于謙為兵部尚書,指揮...
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後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後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
正統十三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挾持皇帝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野極力勸諫,不聽。鄺野跟隨皇帝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
于謙(1389年—1457年),明代大臣。字廷益,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年)進士。初任御史,歷官兵部尚書。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為瓦剌俘去,于謙擁立明景帝,擊退瓦剌的侵擾,捍衛了北京,功炳史冊。後徐有貞、...
明英宗點頭稱是,即令袁彬想好計策,密書兩封,遣另一侍衛帶回給朝廷兵部尚書于謙。按照信中的計策,于謙將喜寧處死。也先失去喜寧又遭大明的齊心抵抗,英宗在袁彬策謀下一時難以降服,於是在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將英宗送返,袁彬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