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物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
莖方形,基部分枝,被極短柔毛。
葉具小葉4-12對;
托葉斜披針形,長3-7毫米,被白色長柔毛;
葉軸被柔毛,頂端小葉變為卷鬚或刺毛,小葉倒卵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6-20毫米,寬2-5毫米,全緣,兩面被白色長柔毛;無柄。
總狀花序腋生,有花1-3朵,
花序軸及總花梗密被白色柔毛,花梗長約1-3厘米;萼5裂,萼筒淺杯狀,裂片線狀披針形,長3-5毫米,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白色或藍紫色,長4.5-6.5毫米;雄蕊 (9+1) 兩體;旗瓣倒卵形,翼瓣、龍骨瓣有瓣柄和耳;子房無毛,具短柄,花柱頂扁平,近軸面有髯毛。
莢果長圓形,膨脹,黃色,長1-1.5厘米,寬0.4-0.8厘米,有種子1-2顆。種子褐色,雙凸鏡形。
花期5-8月,果期8-9月。
藥材鑑別
本品為去掉種皮之豆粒,類扁圓形,直徑3~5mm,厚約2mm,橘紅色或橘黃色,有時偶見殘留之棕褐色種皮。表面光滑,略具光澤,有時在邊緣處可見微突起的胚根,由此處將種子破成兩瓣後,用放大鏡觀察可見有細小的黃白色胚,緊貼於子葉上;子葉剖開面平坦,於胚著生處常留有舌形凹窩,外側呈略鼓起凸透鏡狀;氣微,味淡,富有豆腥味。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呈淺黃粉色。澱粉粒眾多,單粒或2~8組成的復粒,1~60μm;胚細胞碎小少見,薄壁細胞多角形。
分布範圍
產麗江、景東、昆明、嵩明、玉溪;栽培于海拔1700-2450米的田中。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四川、西藏也有栽培。亞洲、歐洲廣布。
主要價值
生長期較短,可作為補荒作物種植。收穫以後還可以種植其它作物。種子可食,莖葉又可作牲畜飼料。在生長期將其耕翻到地里又是良好的綠肥。
藥用價值
化學成分
種子含D-甘露糖,唾液糖蛋白(sialoglycop-rotein),甲硫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蘇氨酸以及植物血細胞凝集素(phytohemaglutinin;PHA)等
藥理作用
兵豆中植物血細胞凝集素(PHA)是一種蛋白多肽,能凝集人的紅細胞,多為非特異性的,但也有特異性的(加抗A、B、O凝集素);除此,尚能激活淋巴細胞胚形轉化(Blasto-genic)、促進有絲分裂、增加脫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的合成作用;能抑制免疫反應;抑制白細胞或淋巴細胞的移動。在體外用PHA激活腫瘤患者自身的淋巴細胞,可產生淋巴毒素(lympho-toxin),對各種動物細胞有非特異性的傷害作用。
附方
治頸淋巴結核,瘡瘍腐爛 取適量兵豆,研成細粉,用適量葡萄醋製成敷劑,外敷患處。
治類風濕關節炎 取適量兵豆,研成細粉,用適量麵粉製成敷劑,外敷患處。
治熱性眼病 取適量兵豆,研成細粉,用適量野苜蓿子、玫瑰花油製成敷劑,外敷眼部。
治乳積性乳腺炎 取適量兵豆,用適量海水煎成糊狀,外敷於患處。
治尿多腹瀉,經水過多 取適量兵豆,煎湯內服或用溫火煮熟,取適量食用。
治口腔粒瘡,咽喉炎腫 取適量兵豆,煎湯,待涼後漱口。
治肺病,咳嗽 取適量兵豆,煎湯,與適量紅桑葚汁調服。
治面部暗灰 取適量兵豆、甜瓜子,研成細粉,製成敷劑,敷於患處。
功效
生乾生寒,純化異常血液質,緩解血液沸騰,利喉止痛,清熱退腫,清肺止咳,除垢生輝。
主治
主治高血壓病、咽喉疼痛、乳腺炎,丹毒,腮腺炎,肺病咳嗽,膚表垢污。軟堅退腫,防腐生肌,祛風止痛,清熱消炎,解瘀退腫,縮尿止瀉,退減經水等。治頸淋巴結核,瘡盪腐爛,類風濕關節炎,熱性眼病,結瘀性乳腺炎,尿多腹瀉,經水過多等。” 消炎除瘡,通阻利喉,潔膚生輝等。治口腔粒瘡,咽喉硬感,面部暗灰等。
用法用量
內服:20g。外用:適量。可人湯劑、漱口劑、敷劑、洗劑等製劑。
注意事項
本品不易消化,可引起腹脹,並導致黑膽質的偏盛,矯正藥為新鮮芝麻油、酥油、巴旦杏仁油、蜂蜜、葡萄醋、甜菜根。
繁殖培育
種子繁殖,黃河以南、通常早春播種,初夏收穫。它生長期較短,可作為補荒作物種植。收穫以後還可以種植其它作物。種子可食,莖葉又可作牲畜飼料。在生長期將其耕翻到地里又是良好的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