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律,漢語辭彙。
拼音:bīng lǜ
釋義:軍隊的法規、紀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兵律
- 拼音:bīng lǜ
- 釋義:軍隊的法規、紀律
- 注音:ㄅㄧㄥ ㄌㄩˋ
兵律,漢語辭彙。
拼音:bīng lǜ
釋義:軍隊的法規、紀律。
兵律,漢語辭彙。拼音:bīng lǜ釋義:軍隊的法規、紀律。...... 1、 唐 楊炯 《後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公洞曉戎章,妙詳兵律,軍國是賴,戎幕允歸。”...
軍律是“軍事刑律”的簡稱。中國古代軍事法的統稱。春秋戰國以後逐漸出現一些兵書,其中就有軍律。《睡虎地秦墓竹簡》中也有不少軍事法律、法令,如關於軍官任免的...
古代律法,六律律法“六律”即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吏律是關於官吏違反職責的懲罰規定,戶律是關於違反稅收、田地房屋、婚姻家庭繼承、契約等...
皇越律例,從越南歷代刑書的基礎上,參考後黎朝《洪德法典》,以及仿效中國法律(主要為清律)而成。...
大清律例通考是清吳壇等著。考證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前歷代律文的源流、演變,並將歷次增刪修改的《大清律例》條文各注按語。內分11類:(1)律目;(2)諸...
《大明律》是明代最主要的法典。它改唐律12篇為7篇,即在名例律之下按六部官制分吏律、戶律、禮律、兵律、刑律、工律,改變了隋唐以來的封建法律體系結構。...
私逃,出自《明律·兵律·從征守御官軍私逃》,意思是乘人不備而逃跑...... 私逃,出自《明律·兵律·從征守御官軍私逃》,意思是乘人不備而逃跑 [1] ...
明清軍事法制,明朝創製了《大明律》,將軍事法歸於兵律之中,詳細分為軍政(關於調兵、軍事行動、兵役制度等)、宮衛(關於守宮、番值,門禁等)、關律(關於關防...
抄思,他是乃蠻部太陽汗的曾孫,屈出律太子的孫子,父親名叫敞溫。乃蠻部被滅後,屈出律等西逃,抄思及其母投奔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並沒有殺掉他們,而是給予...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四、世家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事跡。 五、列傳...
捕亡是中國古代封建法典篇名。關於追捕罪犯及逃亡兵、丁、役的規定。李悝《法經》六篇第四為捕法。秦改法為律,稱捕律。漢沿秦制。魏、晉、南朝、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