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知識空間:新課程改革行動案例研究》是“社會學視野中的教育叢書”之一,該書分6個章節對新課程改革行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具體內容包括魂靈意識與觀念秩序、合法化表達、改革行動的組織化等。《共用知識空間:新課程改革行動案例研究》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共用知識空間:新課程改革行動案例研究
- 出版社: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50頁
- 開本:16
- 品牌: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作者:高水紅
- 出版日期:2008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01720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共用知識空間:新課程改革行動案例研究》由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總序
引言 成為“教育知識”:何以可能?
第一章 “社會行動”的理論視野
一、行動者意義的凸顯
二、行動的動力:行動者與結構的二律背反
(一)道德個體的誕生:社會分化的緊張
(二)生活風格的凸顯:現代性的文化悖淪
(三)有紀律的激情:行動者與秩序的張力
三、行動的規則:從科爾曼到布迪厄
(一)理性行動:資源和利益的獲得
(二)溝通行動:協商與共識的達成
(三)實踐行動:資本和場域的建構
四、行動者及其關係網路
五、朝向建構主義的分析思路
(一)現實之維
(二)時間之維
(三)關係之維
第二章 以何名義啟動改革?
一、以“時代”的名義
(一)時代的需要
(二)“個體”言說與“總體”言說
(三)有時代感的人
二、以“國家”的名義
(一)“找到共識”
(二)政治話語的修辭
(三)作為話語的政策
(四)個性的力量
三、以“知識”的名義
(一)第八次課改
(二)為學生立言
(三)學生·知識·命運
四、改革行動的“意義化”
(一)背景權利與話語實踐
(二)藉口:作為一種話語實踐技術
(三)改革行動的意義域
第三章 魂靈意識與觀念秩序
一、作為“魂靈”的素質教育
二、大概念誘惑
三、“理論”角色與意識形態
四、一場爭論:在真與假之外
(一)只是觀點之爭?
(二)弦外之“因”
(三)爭淪的繼續
(四)延展事實:隱蔽語本的作用
五、批評的可能空間
(一)聲音與立場
(二)說法與秩序
(三)在矛盾中生存
(四)為教育立言:何以可能?
第四章 合法化表達
一、表達的壇場
(一)會議:“共識”的達成
(二)培訓:儀式化改革與資本形成
(三)出版物:“人物”的生產
二、表達的視界
(一)東西比較:他者想像
(二)新舊劃界:破與立
(三)關鍵字的生產:“標準”的新說法
三、表達的立場
(一)上與下:不同的力量
(二)快與慢:不同的聲音
(三)城與鄉:不同的設計
四、合法化的延伸
第五章 改革行動的組織化
一、常設機構:“課程中心”的創建
(一)角色模糊與改革行動
(二)從附屬性組織到公益性組織
(三)組織空間的拓展
二、臨時性組織:項目組及其網路
(一)案例:一個網站的籌劃
(二)國家、市場與知識生產
三、改革行動的組織化動員
(一)行動者·國家·社會
(二)組織化動員:從“命令”到“參與”
(三)改革行動的多元參與
第六章 討論:“旁觀者”知識學與“參與者”知識學
一、“旁觀者”與知識社會學的傳統
(一)別處的生存
(二)漂浮的立場
(三)絕望的話語
二、“旁觀”與“參與”:社會變遷中的視角選擇
三、行動參與:作為一個分析框架的提出
(一)共用的行動空間
(二)參與行動的邏輯:相容與排斥
(三)行動的意義域
四、“參與者”知識學與當下中國的教育知識變革
(一)敘拉古的誘惑與尷尬
(二)參與者知識學與理論建構
(三)教育改革與教育社會學的使命
參考文獻
後記
引言 成為“教育知識”:何以可能?
第一章 “社會行動”的理論視野
一、行動者意義的凸顯
二、行動的動力:行動者與結構的二律背反
(一)道德個體的誕生:社會分化的緊張
(二)生活風格的凸顯:現代性的文化悖淪
(三)有紀律的激情:行動者與秩序的張力
三、行動的規則:從科爾曼到布迪厄
(一)理性行動:資源和利益的獲得
(二)溝通行動:協商與共識的達成
(三)實踐行動:資本和場域的建構
四、行動者及其關係網路
五、朝向建構主義的分析思路
(一)現實之維
(二)時間之維
(三)關係之維
第二章 以何名義啟動改革?
一、以“時代”的名義
(一)時代的需要
(二)“個體”言說與“總體”言說
(三)有時代感的人
二、以“國家”的名義
(一)“找到共識”
(二)政治話語的修辭
(三)作為話語的政策
(四)個性的力量
三、以“知識”的名義
(一)第八次課改
(二)為學生立言
(三)學生·知識·命運
四、改革行動的“意義化”
(一)背景權利與話語實踐
(二)藉口:作為一種話語實踐技術
(三)改革行動的意義域
第三章 魂靈意識與觀念秩序
一、作為“魂靈”的素質教育
二、大概念誘惑
三、“理論”角色與意識形態
四、一場爭論:在真與假之外
(一)只是觀點之爭?
(二)弦外之“因”
(三)爭淪的繼續
(四)延展事實:隱蔽語本的作用
五、批評的可能空間
(一)聲音與立場
(二)說法與秩序
(三)在矛盾中生存
(四)為教育立言:何以可能?
第四章 合法化表達
一、表達的壇場
(一)會議:“共識”的達成
(二)培訓:儀式化改革與資本形成
(三)出版物:“人物”的生產
二、表達的視界
(一)東西比較:他者想像
(二)新舊劃界:破與立
(三)關鍵字的生產:“標準”的新說法
三、表達的立場
(一)上與下:不同的力量
(二)快與慢:不同的聲音
(三)城與鄉:不同的設計
四、合法化的延伸
第五章 改革行動的組織化
一、常設機構:“課程中心”的創建
(一)角色模糊與改革行動
(二)從附屬性組織到公益性組織
(三)組織空間的拓展
二、臨時性組織:項目組及其網路
(一)案例:一個網站的籌劃
(二)國家、市場與知識生產
三、改革行動的組織化動員
(一)行動者·國家·社會
(二)組織化動員:從“命令”到“參與”
(三)改革行動的多元參與
第六章 討論:“旁觀者”知識學與“參與者”知識學
一、“旁觀者”與知識社會學的傳統
(一)別處的生存
(二)漂浮的立場
(三)絕望的話語
二、“旁觀”與“參與”:社會變遷中的視角選擇
三、行動參與:作為一個分析框架的提出
(一)共用的行動空間
(二)參與行動的邏輯:相容與排斥
(三)行動的意義域
四、“參與者”知識學與當下中國的教育知識變革
(一)敘拉古的誘惑與尷尬
(二)參與者知識學與理論建構
(三)教育改革與教育社會學的使命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第一章 “社會行動”的理論視野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牆是死的,而門卻是活的。自己給自己設定屏障是人類的本能。但這又是靈活的,人們完全可以消除屏障,置身於屏障之外。——齊美爾
在社會構成的層面上知識何以可能?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知識社會學的近代源頭上把握這一“社會構成”的基本意涵。知識社會學的發端應歸於19世紀德國思想上的三大發展:馬克思主義、尼采哲學與歷史主義。源於馬克思的基本命題是:意識由社會存在決定,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之一——知識的社會決定;第二個源頭是尼采哲學,尼采的反唯心論將人類的思想看作是尋求生存與爭奪權力的工具,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之二——知識的社會運作;作為第三個源頭的歷史主義則堅持認為:歷史脈絡與社會情境是思想產生的“社會場域”,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之三——知識的歷史生成。
知識的這種與社會脈絡間的關係,促使後來的知識社會學者對知識與社會歷史情境間的具體關係作鍥而不捨的多角度探討,如知識與意識形態、知識與權力、知識與利益、知識與實踐等。在對知識的各種作用力痛快淋漓地揭示與剝離過程中,作為知識社會學代表學者之一的曼海姆卻說,我們或許還應該這樣問一問:在意識形態及烏托邦的問題被徹底地提出來,並將其所有的涵義都思考透徹的時代里,人們如何可能繼續思想及生活?
他自己回答:“除了各種社會決定因素之外,或者我們在討論各種社會決定因素時恰恰遺忘了一個不可消除的因素,那便是行動者。指出這一點,不是說摒棄任何社會因素,而在於考慮必須以什麼方式重新闡述知識的概念。”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牆是死的,而門卻是活的。自己給自己設定屏障是人類的本能。但這又是靈活的,人們完全可以消除屏障,置身於屏障之外。——齊美爾
在社會構成的層面上知識何以可能?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知識社會學的近代源頭上把握這一“社會構成”的基本意涵。知識社會學的發端應歸於19世紀德國思想上的三大發展:馬克思主義、尼采哲學與歷史主義。源於馬克思的基本命題是:意識由社會存在決定,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之一——知識的社會決定;第二個源頭是尼采哲學,尼采的反唯心論將人類的思想看作是尋求生存與爭奪權力的工具,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之二——知識的社會運作;作為第三個源頭的歷史主義則堅持認為:歷史脈絡與社會情境是思想產生的“社會場域”,這構成了知識社會學的核心問題之三——知識的歷史生成。
知識的這種與社會脈絡間的關係,促使後來的知識社會學者對知識與社會歷史情境間的具體關係作鍥而不捨的多角度探討,如知識與意識形態、知識與權力、知識與利益、知識與實踐等。在對知識的各種作用力痛快淋漓地揭示與剝離過程中,作為知識社會學代表學者之一的曼海姆卻說,我們或許還應該這樣問一問:在意識形態及烏托邦的問題被徹底地提出來,並將其所有的涵義都思考透徹的時代里,人們如何可能繼續思想及生活?
他自己回答:“除了各種社會決定因素之外,或者我們在討論各種社會決定因素時恰恰遺忘了一個不可消除的因素,那便是行動者。指出這一點,不是說摒棄任何社會因素,而在於考慮必須以什麼方式重新闡述知識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