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走向科學

共同走向科學

《共同走向科學》是新華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的。作者是周光召、朱光亞。該書主要收錄了百名院士科技系列的報告冊。

基本介紹

  • 書名:共同走向科學
  • 作者:周光召、朱光亞
  • ISBN:750113515
  • 頁數:591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03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副標題:百名院士科技系列報告集
介紹,編後記,

介紹

目錄(上)
讓我們共同走向科學……………………………………………………………溫家寶
前言………………………………………………………………………………張全景
1.科學技術的發展趨勢和它對社會的作用………………………………… 周光召
2.當代工程技術發展趨勢及應引起重視的幾個問題……………………… 朱光亞
3.高科技和基礎科學的關係及它們對國防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周 恆
4.放射性"潔淨"核能系統…………………………………………………… 丁大釗
5.今日數學及其套用………………………………………………………… 王梓坤
6.空間天文學--當代科學前沿……………………………………………… 艾國祥
7.加速器非核套用與國民經濟……………………………………………… 謝家麟
8.核工業燃料及其循環使用………………………………………………… 王方定
9.21世紀初石油化工技術進步的展望………………………………李大東 閔恩澤
10.中國合成纖維的需求與發展………………………………………………袁晴棠
11.提高重大混凝土工程耐久性對節約資源能源、保護環境意義重大……唐明述
12.土壤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尹文英
13.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推動農業持續發展…………………………………盧良恕
14.遺傳育種與糧食增產………………………………………………………莊巧生
15.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生態學…………………………………………………劉建康
16.人類基因組和白血病的分化、凋亡誘導…………………………………陳 竺
17.心血管病的自我保健………………………………………………………陳可冀
18.探索腦的奧秘………………………………………………………………楊雄里
19.地球物理與經濟建設………………………………………………………劉光鼎
20.對地觀測新技術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李德仁
21.中國的煤炭資源……………………………………………………………楊 起
22.地震及其災害的減輕………………………………………………………陳 顒
23.城市化與地理信息系統……………………………………………………陳述彭
24.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大地測量"九五"任務綱要……………………………陳俊勇
25.西北水資源問題與對策……………………………………………………程國棟
26.現代土壤學中的農業持續發展問題………………………………………趙其國
27.熱噴塗技術和材料…………………………………………………………丁傳賢
28.光電子技術和產業的發展…………………………………………………乾福熹
29.微-納尺度科學與技術…………………………………………………… 王立鼎
30.稀土發現200年與2000年稀土發展展望…………………………………王淀佐
31.城市的文化特色……………………………………………………………齊 康
32.新材料的現狀與展望………………………………………………………師昌緒
33.自動控制所面臨的挑戰……………………………………………………馮純伯
34.現代信息技術與信息高速公路……………………………………………母國光
35.中國的水利建設……………………………………………………………嚴 愷
36.空間技術的成就與發展趨勢………………………………………………閔桂榮
37.石油化工裝備研究的展望…………………………………………………時銘顯
38.銀鹽照相和電子成像體系的新進展………………………………………鄒 競
39.面臨國際市場挑戰的我國鋼鐵工業………………………………………張壽榮
40.過程的放大與最佳化…………………………………………………………袁渭康
41.敏捷製造企業………………………………………………………………蔣新松
目錄(中)
1."863"計畫緣起、發展及展望………………………………………………王大珩
2.中學理科教育中的創新教育問題……………………………………………王 夔
3.當代新產業革命與文化發展牽引經濟的未來社會…………………………羅沛霖
4.對21世紀科學技術的展望……………………………………………………何祚庥
5.現代工程技術的發展態勢與我們的對策……………………………………楊叔子
6.能源與環境……………………………………………………………………李德平
7.數學就是力量…………………………………………………………………林 群
8.同步輻射套用和21世紀的科技發展…………………………………………冼鼎昌
9.高性能無機材料的現狀與展望………………………………………………嚴東生
10.化學(物質)污染與可持續發展………………………………………… 徐曉白
11.生命科學與結構分析……………………………………………………… 唐有祺
12.現代農業和農業科技產業………………………………………………… 石元春
13.影像學綜合診斷優選套用及其對心血管疾病的評價…………………… 劉玉清
14.施肥與農業和環境………………………………………………………… 朱兆良
15.農耕文化圈與畜牧文化圈在黃土高原上的嬗替………………………… 任繼周
16.生物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生物多樣性的有效保護…………………… 吳征鎰
17.面向21世紀的生物技術…………………………………………………… 鄭國錩
18.從人類與自然協調共存談害蟲的自然控制……………………………… 張廣學
19.全球變化中的陸地生態系統研究………………………………………… 張新時
20.醫學生物高技術及其產業………………………………………………… 顧健人
21.自然災害與我國的減災系統工程………………………………………… 馬宗晉
22.地球動力學的演化觀……………………………………………………… 王鴻禎
23.中國資源特點與開發戰略探討…………………………………………… 石玉林
24.礦山開採沉陷與環境保護………………………………………………… 劉天泉
25.日地空間物理及其經濟和社會效益……………………………………… 劉振興
26.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吳汝康
27.金屬礦床成因及礦產資源預測…………………………………………… 於崇文
28.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陳夢熊
29.化學定時炸彈與可持續發展……………………………………………… 謝學錦
30.我國油氣資源及石油地質和油氣勘探的幾個問題……………………… 翟光明
31.材料產業可持續發展與環境保護………………………………………… 左鐵鏞
32.有色金屬工業的科技進步…………………………………………李東英 汪旭光
33.當前我國大城市交通問題的原因、趨勢與建議………………………… 周乾峙
34.潔淨煤技術的發展與展望………………………………………………… 范維唐
35.開發利用雲南稀土資源的建議…………………………………………… 張國成
36.我國國家信息基礎結構的建設…………………………………………陳俊亮 等
37.城市垃圾處理的對策……………………………………………………… 陳清如
38.光纖通信技術及發展……………………………………………………… 趙梓森
39.瞬態光學技術及其套用…………………………………………………… 侯 洵
40.微型機的新發展…………………………………………………………… 倪光南
41.展望航空技術的發展……………………………………………………… 顧誦芬
42.世紀之交的鋼鐵工業……………………………………………………… 殷瑞鈺
43.現代設計與知識獲取……………………………………………………… 謝友柏
44.光纖通信給人類通信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簡水生
45.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及其戰略意義……………………………………… 竇國仁
46.中國的能源問題…………………………………………………………… 潘家錚
目錄(下)
1.中國科學的傳統與未來………………………………………………………席澤宗
2.從科學發展過程及研究規律看什麼是真科學、偽科學……………………苗永瑞
3.世界科技、經濟中心的轉移及留給我們的思考……………………………程耿東
4.非線性力學及其套用…………………………………………………………白以龍
5.核武器和核試驗………………………………………………………………呂 敏
6.聲學在現代科學技術中的作用………………………………………………張淑儀
7.展望21世紀的高分子化學與工業……………………………………………馮新德
8.中國石化工業的現狀與展望…………………………………………………侯祥麟
9.潔淨煤技術……………………………………………………………………姚福生
10.節水農業的研究與實踐…………………………………………………… 山 侖
11.我國農業生產的問題、潛力與對策……………………………………… 李振聲
12.畜禽主要經濟性狀(肉、蛋、奶)的遺傳改進與育種新技術………… 吳常信
13.植物生物學及其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匡廷雲
14.植物科學與未來農業……………………………………………………… 沈允鋼
15.21世紀的癌症與肝癌研究的啟迪………………………………………… 湯釗猷
16.生物技術在我國農業增產中的作用……………………………………… 郝 水
17.愛滋病(AIDS)和愛滋病毒的現狀及研究進展………………………… 曾 毅
18.哺乳動物性別分化的調控………………………………………………… 曾溢滔
19.地球的演變與海平面上升………………………………………………… 馬在田
20.地球動力學及其與社會的關係…………………………………………… 王 仁
21.我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思路及首批跨世紀綠色工程……………………… 劉鴻亮
22.可持續發展與廣東省的資源環境問題…………………………………… 孫大中
23.青藏高原地質構造特點和隆升機理……………………………………… 李廷棟
24.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歐陽自遠
25.走向21世紀的地震學……………………………………………………… 陳運泰
26.我國的氣候災害特徵、成因及其預測研究……………………………… 黃榮輝
27.關於礦產資源的幾個問題………………………………………………… 程裕淇
28.出版系統的研究開發和產業化…………………………………………… 王 選
29.發展微電子產業 促進社會信息化…………………………………………王陽元
30.近代科技和信息化………………………………………………………… 鄧錫銘
31.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 朱高峰
32.國際電信技術發展趨勢(1996)………………………………………… 孫 玉
33.機械學科人才培養的構思與實踐………………………………………… 阮雪榆
34.發展高技術及高技術產業 提高湖南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何繼善
35.高溫超導材料研究進展…………………………………………………… 周 廉
36.硼中子俘獲療法的若干技術關鍵………………………………………… 周永茂
37.軟體技術與軟體產業……………………………………………………… 楊芙清
38.核能利用的現狀與展望…………………………………………………… 楊裕生
39.信息高速公路與高速光纖通信網………………………………………… 張 煦
40.信息高速公路與現代社會………………………………………………… 張景中
41.研製先進的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是提高我國航天技術水平、加速
運載火箭產業化進程的有效途徑…………………………………………張貴田
42.能源新技術………………………………………………………………… 陳學俊
43.未來電力技術的發展趨勢淺析…………………………………………… 鄭健超
44.中國表面工程的發展……………………………………………………… 徐濱士
45.21世紀高等工程教育的展望……………………………………………… 翁史烈
46.關於先進制造技術………………………………………………………… 路甬祥
47.差分GPS與廣域GPS增強…………………………………………………… 魏子卿

編後記

索引
讓我們共同走向科學--《共同走向科學--百名院士科技系列報告集》序
溫家寶
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發起並組織的百名院士科技系列報告活動,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么多著名科學家,在做好本職的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走向社會,給各級領導幹部宣講科技知識,開展科學普及工作,這對於實施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必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首要推動力量,成為現代文明的象徵,深刻改變著經濟發展的方式和人們的社會生活。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科學精神在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中的滲透,使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與科學發現和技術飛躍的聯繫越來越緊密。鄧小平同志及時把握時代脈搏,以他的遠見卓識和敏銳洞察力,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英明論斷,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學說的重大發展。密切關注和跟蹤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向,切實把發展科學技術事業放在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位置,這是我們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是國家強盛、民族興旺的希望所在。
充分發揮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浩浩蕩蕩的科技工作者隊伍,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我們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幹部,要做一個現代化建設的合格的領導者,就要不斷學習科學技術知識,掌握科技發展的趨勢和最新動態,使自己能夠站在時代的前列。1994年,在江澤民同志的倡導下,由國家科委等單位專家組織編寫了《現代科學技術基礎知識》,介紹世界科技發展的狀況、趨勢和我們的對策。江澤民同志在序言中指出:*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發明、新理論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異常迅速,我們只有鍥而不捨地努力學習,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提高決策水平和領導藝術。"我們要按照江澤民同志的要求,在廣大幹部中掀起學習科學技術知識的熱潮,努力提高廣大幹部的科技素質。
組織著名科學家給各級領導幹部作科技報告,既是領導幹部學習科學技術的一種好的方式,也是進行科學普及工作的一種好的形式。院士作科技報告不但具有權威性,而且具有感召力,他們在科學事業上的成就本身就是最富於說服力的教育。這種活動應該經常進行,提倡我們的科學家,尤其是著名科學家、院士,到社會和民眾中去,介紹科學知識,宣傳科學精神,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的一項基礎工作。
百名院士的科技系列報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深為廣大幹部民眾所歡迎。現在編輯出版他們的報告集,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各門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了解科學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我們相信,只要廣大科技工作者都來關心科學普及工作,只要廣大幹部民眾都能認真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知識,重視和支持科技工作,我們國家的科技事業就大有希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就能早日成功。
讓我們共同走向科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