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銖是漢語辭彙,拼音是liù zhū,指六銖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銖
- 拼音:liù zhū
- 注音:ㄌㄧㄨˋ ㄓㄨ
- 釋義:六銖衣,古錢幣名,四分之一兩
六銖是漢語辭彙,拼音是liù zhū,指六銖衣。
六銖是漢語辭彙,拼音是liù zhū,指六銖衣。...... 1.《南史·張暢傳》:“此諸鹽各有所宜:白鹽是 魏 主所食;黑者療腹脹氣懣,細刮取六銖,以酒服之。...
錙銖,漢語辭彙。拼音:zī zhū。錙、銖,均為古代重量單位,是相對很小的重量單位。錙銖用來比喻極微小的數量。現代漢語用“錙銖必較”來形容非常小氣,也比喻氣量...
太貨六銖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一種。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鑄的六銖錢,面文“太貨六銖”,玉箸篆體勻稱健美,舒展有力,面、背內外廓精整挺拔,製作...
《六銖五首》是宋朝詩人白玉蟾的作品之一。...... 《六銖五首》是宋朝詩人白玉蟾的作品之一。作品名稱 六銖五首 創作年代 宋 文學體裁 五言律詩 作者 白...
【解釋】錙:古代重量單位,六銖等於一錙,四錙等於一兩;銖:古代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等於舊制一兩(亦有其他說法,標準不一)。 ...
六銖紗是漢語辭彙,讀音為liù zhū shā ,出處《剪燈餘話·鳳尾草記》,指六銖衣。...... 六銖紗是漢語辭彙,讀音為liù zhū shā ,出處《剪燈餘話·鳳尾草...
佛經稱: 忉利天衣重六銖,謂其輕而薄。見《長阿含經·世紀經·忉利天品》。後稱佛、仙之衣為“六銖衣”。唐 宋之問 《奉和幸大薦福寺》詩:“欲知皇刼...
解讀1.佛經稱 忉利天 衣重六銖,謂其輕而薄。見《長阿含經·世紀經·忉利天品》。後稱佛、仙之衣為“六銖衣”。唐 宋之問 《奉和幸大薦福寺》詩:“欲...
話說南北朝時之陳宣帝,於太建十一年(公元五七九年)發行新貨幣「太貨六銖」(如圖)。該錢屬五銖系列,重量、形制均與五銖錢相近。有趣的是其篆書四字錢文右側...
在記值上,一錙為六銖,兩錙為十二銖,即半兩,也就是半兩的異形錢。兩甾直徑為2.9-3.3厘米,重7克左右。其形制是外圓內方,初期沒有廓、後期可以見外廓,錢...
[一、衣服垢穢,謂諸天眾銖衣妙服,光潔常鮮。福盡壽終之時,自生垢穢,是為大衰相也。(銖衣者,十黍重曰銖。諸天之衣,重六銖,故名銖衣。)佛學術語, 又...
太貨六銖 南朝陳宣帝陳頊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鑄行一種新的錢幣“太貨六銖”,此錢銅質優良,輪廓整齊,錢文瑰麗勻稱,鑄造精妙絕倫,居南朝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