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無為,梵文Sadasamskrta的意譯。佛教用語。法相宗對無為法的分類。據《成唯識論》卷二, 指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滅盡定、真如。此六種又可作兩方面解釋:一是內識所變;二為由空無我所顯真如。二者均假施設有。《成唯識論》卷二:“契經說有虛空等諸無為法,略有二種:一依識變,假施設有,謂曾聞說虛空等名,隨分別有虛空等相現。此所現相,前後相似,無有變易,假說為常。二依法性,假施設有,謂空無我所顯真如。有無俱非,心言路絕,與一切法非一異等,是法真理,故名法性。”
六無為,梵文Sadasamskrta的意譯。佛教用語。法相宗對無為法的分類。據《成唯識論》卷二, 指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滅盡定、真如。此六種又可作兩方面...
佛學術語,六無為乃唯識宗對無為法之分類,即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滅盡定、真如等無為法。其中,由識所變而於心內變現似六無為之相分,稱為識變六無為。...
佛學術語,梵語nirodha-sama^patti-asa m!skr!ta。又作想受滅無為。唯識宗六無為之一。指禪定進入無色定之無所有處境界,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皆滅盡,此時所處...
不動無為,梵文Acalakhyanirodhasamskrta的意譯。佛教名詞。法相宗六無為之一。禪定進入色界第四靜慮,不為苦樂所動,名為不動無為。《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
佛學術語,六無為之一。(參見:無為)1 ...... 佛學術語,六無為之一。(參見:無為)[1] 參考資料1. 滅受想無為 .佛學[引用日期2015-02-7] 詞條標籤: 文化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