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渡河村
- 外文名稱:Six crossing the river village
- 所屬地區:渤海鎮東南部
- 面積:4.78平方公里
- 人口:553
該村介紹,四美介紹,人口數據,經濟狀況,
該村介紹
六渡河的名字也是來源於這條母親河。六渡河之“渡”並非取自渡口之“渡”,而是作為動詞,即是第六次渡過懷沙河。懷沙河穿梭于山澗,依勢而行。從天空俯視,懷沙河像一條銀蛇在山谷中穿梭,這也許就是山舞銀蛇的神韻了吧。村落本沒有名字,但是叫的人多了便有了名字。據說六渡河祖先當時帶著孩子從口頭村到六渡河村要過六道河,即官渡河、二渡河、三渡河、四渡河、五渡河,村前一道河共六道河,被稱為“六道河村”,因雨季河水暴漲,難以過河,含有“渡河”的意思,後漸漸演變為六渡河村。
渤海鎮六渡河村位於懷柔城區西北部,距北京市區65公里。我村前擁懷沙河,四面環山,生態環境優美,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原始部落遊樂園就在我村境內。全村有6000多畝山場,4000多畝板栗樹,平均年產板栗50萬斤,2007年被懷柔區旅遊局譽為“京郊板栗第一村”,推出的糖炒栗子享譽北京。2008年懷柔區重點建設的“栗花溝”橫跨我村,結合我村整體環境,建設了濕地公園、釣魚湖、栗花湖(划船)等。憑藉優美的自然環境,綠色的產業發展以及和諧的人文環境,2009年我村又被評為“北京市最美鄉村”。目前,初步形成了“游栗花溝美景,飲板栗美酒,品板栗宴、鐵鍋魚美食”的旅遊發展模式。全村有民俗接待戶70餘戶,可以同時提供1000人住宿,1500人就餐。
四美介紹
生產美
(一)第一產業
1、板栗產業
六渡河村擁有4000畝板栗樹,平均年產板栗50萬斤,人均近1000斤,2007年被譽為懷柔區“京郊板栗第一村”。結合“京郊板栗第一村”建設,以板栗產業為基礎,以板栗文化為切入點,在吃、游、娛、購、住上下足功夫,推出了古色古香的“糖炒栗子”。2008年推出板栗宴,塑造了自己的品牌。
另外,我村還包裝了板栗採摘、認養園,南北長150多米,東西寬260多米,面積60餘畝。園內有大板栗樹(樹徑平均20—40公分)71棵,中板栗樹(樹徑15公分)591棵,小樹418棵。市民可以在金秋時節採摘板栗,也可認養栗樹,體驗農村生活,並能夠現場炒製糖炒栗子。
2、栗樹蘑產業
2009年,我村17戶村民試種了2萬棒栗樹蘑,種植大戶戶均增收3000元。試種取得了成功,栗樹和栗樹蘑取得雙贏。2010年,我們村在全村低緩山坡全面鋪開,為了增加村民的種植積極性,我村加大補貼力度,每個菌棒補貼村民1.5元(菌棒市場價是2元/棒)。在技術方面,請中國農業大學王賀祥教授、渤海鎮種植專業戶劉陣傑為種植戶培訓4次,並請劉陣傑擔任全村栗樹蘑種植的技術指導,保證栗樹蘑種植的成功進行。並由“北京六渡林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回收,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經過多次努力,我們村發展40戶村民種植82300棒。
(二)第二產業
我村板栗人均占有量據懷柔區首位,然而深加工力度有待加強。加工品花色品種少,僅限於糖炒栗子、板栗宴。另外,小加工數量少,僅占總產量的10%左右,目前板栗仍以鮮銷為主。為了增加板栗加工產品的花色品種,提高板栗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我村積極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投資144萬元建設板栗酒廠,開發系列板栗酒(乾酒、半乾酒、半甜酒、甜酒等,酒精度12~14o)。板栗酒產品色澤金黃,具有純正、幽雅、怡悅、和諧的板栗香氣和酒香,且富有營養、保健功能。我村建設板栗酒廠,將提升板栗生產的整體效益,使栗農真正從農業科技進步中受益。對於解決我村板栗的出路問題、提高板栗的經濟價值、推動栗花溝域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也將具有重要意義。
板栗酒是經過糖化、發酵、陳釀、澄清等工藝釀製而成,屬於果酒系列,包括板栗含有的絕大部分營養、功能成分。板栗酒在國內屬首創的專利產品,國內市場銷售是一個空白,有很大的銷售空間和利潤空間。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富有營養保健功能的果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消費量呈快速增長趨勢。板栗具有補腎、健脾、滋陰壯陽等營養保健功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酒度、高營養的果酒也越來越被不同層次的廣大消費者所認可。
板栗酒廠為我村創造15餘個長期性就業崗位,60餘個季節性就業崗位。年消化板栗可達50萬斤,可一定程度上解決六渡河村板栗的出路問題。同時,對渤海鎮乃至懷柔區的板栗文化建設、打造板栗經濟品牌也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三)第三產業
我村的民俗旅遊發展,基礎設施先行,以京郊板栗第一村品牌打造為契機,結合栗花溝整體規劃,建設了板栗市場、濕地公園、親水平台、釣魚湖、栗花湖、科技展廳、板栗採摘、認養園、旅遊諮詢站等。經過十多年發展,我村被評為市級民俗村,全村有民俗接待戶70餘戶(其中市級民俗戶20戶),可以同時提供1000人住宿,1500人就餐。
我村市級民俗村建設,一是在“吃”上做出新文章,遊客一年四季隨時都可以吃到現炒的板栗;民俗戶還可以做板栗粥、板栗宴。二是在“住”上找到新感覺。重點民俗戶家中結合板栗特色進行文化裝飾,讓住宿遊客感受六渡河村的板栗文化農家特色。三是要在“游”上點燃新亮點。依託每年6月份板栗開花季節和9月的收穫季節,策劃好六渡河村的板栗賞花節、板栗消夏節、板栗採摘節、板栗豐收節等節慶活動,豐富鄉村旅遊文化內涵,吸引遊客前來遊玩,形成板栗旅遊產業新亮點。四是在“購”上展出新花樣。在六渡河村建設板栗市場,出售生、熟板栗及深加工產品、土特產品、手工藝品等,由此培育板栗特色市場,拉動特色鄉村旅遊業發展。五是要在“娛”上找出新體驗。通過建設以板栗栽培管理為主線的板栗文化長廊,提升遊客在板栗種植、板栗管理、板栗收穫、板栗炒制過程中的參與性,讓遊客體驗板栗農耕文化,感受親自採摘板栗、收穫板栗的樂趣,使遊客在娛樂中得到全新的體驗。
1、板栗產業
六渡河村擁有4000畝板栗樹,平均年產板栗50萬斤,人均近1000斤,2007年被譽為懷柔區“京郊板栗第一村”。結合“京郊板栗第一村”建設,以板栗產業為基礎,以板栗文化為切入點,在吃、游、娛、購、住上下足功夫,推出了古色古香的“糖炒栗子”。2008年推出板栗宴,塑造了自己的品牌。
另外,我村還包裝了板栗採摘、認養園,南北長150多米,東西寬260多米,面積60餘畝。園內有大板栗樹(樹徑平均20—40公分)71棵,中板栗樹(樹徑15公分)591棵,小樹418棵。市民可以在金秋時節採摘板栗,也可認養栗樹,體驗農村生活,並能夠現場炒製糖炒栗子。
2、栗樹蘑產業
2009年,我村17戶村民試種了2萬棒栗樹蘑,種植大戶戶均增收3000元。試種取得了成功,栗樹和栗樹蘑取得雙贏。2010年,我們村在全村低緩山坡全面鋪開,為了增加村民的種植積極性,我村加大補貼力度,每個菌棒補貼村民1.5元(菌棒市場價是2元/棒)。在技術方面,請中國農業大學王賀祥教授、渤海鎮種植專業戶劉陣傑為種植戶培訓4次,並請劉陣傑擔任全村栗樹蘑種植的技術指導,保證栗樹蘑種植的成功進行。並由“北京六渡林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回收,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經過多次努力,我們村發展40戶村民種植82300棒。
(二)第二產業
我村板栗人均占有量據懷柔區首位,然而深加工力度有待加強。加工品花色品種少,僅限於糖炒栗子、板栗宴。另外,小加工數量少,僅占總產量的10%左右,目前板栗仍以鮮銷為主。為了增加板栗加工產品的花色品種,提高板栗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我村積極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合作,投資144萬元建設板栗酒廠,開發系列板栗酒(乾酒、半乾酒、半甜酒、甜酒等,酒精度12~14o)。板栗酒產品色澤金黃,具有純正、幽雅、怡悅、和諧的板栗香氣和酒香,且富有營養、保健功能。我村建設板栗酒廠,將提升板栗生產的整體效益,使栗農真正從農業科技進步中受益。對於解決我村板栗的出路問題、提高板栗的經濟價值、推動栗花溝域經濟發展、加快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也將具有重要意義。
板栗酒是經過糖化、發酵、陳釀、澄清等工藝釀製而成,屬於果酒系列,包括板栗含有的絕大部分營養、功能成分。板栗酒在國內屬首創的專利產品,國內市場銷售是一個空白,有很大的銷售空間和利潤空間。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對外交往的日益增多,富有營養保健功能的果酒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消費量呈快速增長趨勢。板栗具有補腎、健脾、滋陰壯陽等營養保健功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低酒度、高營養的果酒也越來越被不同層次的廣大消費者所認可。
板栗酒廠為我村創造15餘個長期性就業崗位,60餘個季節性就業崗位。年消化板栗可達50萬斤,可一定程度上解決六渡河村板栗的出路問題。同時,對渤海鎮乃至懷柔區的板栗文化建設、打造板栗經濟品牌也有著重要推動作用。
(三)第三產業
我村的民俗旅遊發展,基礎設施先行,以京郊板栗第一村品牌打造為契機,結合栗花溝整體規劃,建設了板栗市場、濕地公園、親水平台、釣魚湖、栗花湖、科技展廳、板栗採摘、認養園、旅遊諮詢站等。經過十多年發展,我村被評為市級民俗村,全村有民俗接待戶70餘戶(其中市級民俗戶20戶),可以同時提供1000人住宿,1500人就餐。
我村市級民俗村建設,一是在“吃”上做出新文章,遊客一年四季隨時都可以吃到現炒的板栗;民俗戶還可以做板栗粥、板栗宴。二是在“住”上找到新感覺。重點民俗戶家中結合板栗特色進行文化裝飾,讓住宿遊客感受六渡河村的板栗文化農家特色。三是要在“游”上點燃新亮點。依託每年6月份板栗開花季節和9月的收穫季節,策劃好六渡河村的板栗賞花節、板栗消夏節、板栗採摘節、板栗豐收節等節慶活動,豐富鄉村旅遊文化內涵,吸引遊客前來遊玩,形成板栗旅遊產業新亮點。四是在“購”上展出新花樣。在六渡河村建設板栗市場,出售生、熟板栗及深加工產品、土特產品、手工藝品等,由此培育板栗特色市場,拉動特色鄉村旅遊業發展。五是要在“娛”上找出新體驗。通過建設以板栗栽培管理為主線的板栗文化長廊,提升遊客在板栗種植、板栗管理、板栗收穫、板栗炒制過程中的參與性,讓遊客體驗板栗農耕文化,感受親自採摘板栗、收穫板栗的樂趣,使遊客在娛樂中得到全新的體驗。
生活美
新農村建設使六渡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改善當地旅遊接待及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結合。
(一)基礎設施
為了改善村民生活質量,六渡河村建設了自來水、污水、秸稈汽化系統及汽化站,建設了2個二類公廁、村民洗浴中心,安裝152盞太陽能路燈,為108戶村民做了牆體保溫。另外,在全村推行廁所三格化,改善村民生活環境。
(二)公共服務
六渡河村建設了300平米的村民活動中心,購置21台電腦,每天對村民開放,不定期對村民進行電腦知識培訓;圖書室有藏書3000多冊,包括種養殖技術、法律服務、文化娛樂等書籍;老年活動中心有棋牌、麻將等;數字影院每周為村民放映10場電影,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村民購買無線網卡就能夠免費無線上網。
(三)社會保障
六渡河村黨支部、村委會關心村民生活,為村民免費供應自來水,為村民交納大病統籌費,每年為村民交納有線電視收視費2萬多元,中秋節為村民發放月餅,九九重陽節為老人發放慰問金、慰問品,春節給村民發米、面、油等,慰問全村老黨員、老幹部、困難戶等。
(一)基礎設施
為了改善村民生活質量,六渡河村建設了自來水、污水、秸稈汽化系統及汽化站,建設了2個二類公廁、村民洗浴中心,安裝152盞太陽能路燈,為108戶村民做了牆體保溫。另外,在全村推行廁所三格化,改善村民生活環境。
(二)公共服務
六渡河村建設了300平米的村民活動中心,購置21台電腦,每天對村民開放,不定期對村民進行電腦知識培訓;圖書室有藏書3000多冊,包括種養殖技術、法律服務、文化娛樂等書籍;老年活動中心有棋牌、麻將等;數字影院每周為村民放映10場電影,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村民購買無線網卡就能夠免費無線上網。
(三)社會保障
六渡河村黨支部、村委會關心村民生活,為村民免費供應自來水,為村民交納大病統籌費,每年為村民交納有線電視收視費2萬多元,中秋節為村民發放月餅,九九重陽節為老人發放慰問金、慰問品,春節給村民發米、面、油等,慰問全村老黨員、老幹部、困難戶等。
環境美
懷沙河像一條蜿蜒曲折的銀色絲帶盤繞在六渡河村前。如果說懷沙河是六渡河的母親河,一點都不誇張。以前六渡河的祖輩們依靠懷沙河灌溉、捕魚,得以繁衍生息,現在六渡河村依靠這一道清水打造生態和諧的度假觀光聖地。
懷沙河穿梭于山澗,依勢而行。從天空俯視,懷沙河像一條銀蛇在山谷中穿梭。六渡河像一顆鑲嵌于山水之間的明珠,熠熠發光。在某個悠閒的早晨,逗留於懷沙河之上,河水自西而來,床寬流細,柔緩有聲;遠山峰谷,霧淡雲薄,帷卷幔飄,朦朧青綠,不見頹岩。接天之際,一線曲折,國寶丹青,不過如此;駐足橋頭,樹掩村莊,間見紅牆青瓦,卻無炊煙縈繞;村東是懷沙濕地,河柳葦蒲,澤藻艾蒿,水氣染綠,延綿而下。佇足東望,水岸栗森,一時之間就覺心腑十分的清暢,平日那淒愁辱苦或名利榮譽,皆被晨風水霧所滌盪而去。
懷沙河穿梭于山澗,依勢而行。從天空俯視,懷沙河像一條銀蛇在山谷中穿梭。六渡河像一顆鑲嵌于山水之間的明珠,熠熠發光。在某個悠閒的早晨,逗留於懷沙河之上,河水自西而來,床寬流細,柔緩有聲;遠山峰谷,霧淡雲薄,帷卷幔飄,朦朧青綠,不見頹岩。接天之際,一線曲折,國寶丹青,不過如此;駐足橋頭,樹掩村莊,間見紅牆青瓦,卻無炊煙縈繞;村東是懷沙濕地,河柳葦蒲,澤藻艾蒿,水氣染綠,延綿而下。佇足東望,水岸栗森,一時之間就覺心腑十分的清暢,平日那淒愁辱苦或名利榮譽,皆被晨風水霧所滌盪而去。
人文美
隨著村民活動中心、板栗文化廣場、健身公園、村級成人學校、數字影院等一批公共設施的完善,人們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半徑進一步擴大。人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年齡、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娛樂、學習項目,農民真正成為建設鄉風文明的主體。
村里成立了30多人的秧歌隊,農閒時節排練、演出;每年年底都要舉辦村民娛樂比賽,項目有桌球、羽毛球、象棋、打牌、歌詠等;我村每年都要請栗香藝術團等10幾家藝術團來村里演出,為他們帶來歡聲笑語。
另外,六渡河村重視對村民的教育培訓,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和諧的社會環境。每年年底評選五好家庭、優秀黨員、優秀村民代表、尊敬公婆的好兒媳等先進人物,引導村民所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村里成立了30多人的秧歌隊,農閒時節排練、演出;每年年底都要舉辦村民娛樂比賽,項目有桌球、羽毛球、象棋、打牌、歌詠等;我村每年都要請栗香藝術團等10幾家藝術團來村里演出,為他們帶來歡聲笑語。
另外,六渡河村重視對村民的教育培訓,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倡導尊老愛幼、鄰里和諧的社會環境。每年年底評選五好家庭、優秀黨員、優秀村民代表、尊敬公婆的好兒媳等先進人物,引導村民所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人口數據
全村共有196戶,553口人,其中年齡18歲以下的65人,18-60歲的408人,60歲以上80人。村內共有黨員50名。
經濟狀況
該村交通便利,山水旅遊資源豐富,村西開發的渡水山莊別墅區占地約22畝,是著名的民俗旅遊村。該村經濟實力較強,板栗、核桃等乾鮮果品收入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其次是圍繞民俗旅遊取得的三產收入,2005年村級總收入850萬元,人均收入7500元,位於全鎮前列。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該村將在壯大一產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民俗旅遊業,進一步促進村級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