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海水系

在西城區東部,有六個相互連通的湖泊組成的內城龐大水系。六海指後三海(西海、後海、前海)和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北京旅遊界又統稱後三海為什剎海。六海原是古永定河(高粱河)故道的窪地,後因瀦水而形成湖泊,金代稱白蓮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海水系
  • 別名:liuhaishuixi
  • 後三海:(西海、後海、前海)
  • 前三海:(北海、中海、南海)
  • 地址:西城區東部
  • 狀態:六個相互連通的湖泊
  • 別名:什剎海
  • 金代稱謂:白蓮潭。
歷史和面貌,

歷史和面貌

元世祖忽必烈時期,郭守敬主持新河工程,引白浮泉、玉泉諸水注於積水潭。元代的積水潭不但涵蓋今日之後三海,且水深面廣,東西寬達二里,東南面與太液池(金之北海和中海,當時尚無南海)相連,呈現“汪洋如海”、“水天一色”的景象。那時京杭大運河南來的糧船,可經北運河。、通惠河駛進元大都的積水潭。積水潭遂成為漕運終點碼頭,呈現出一派航運繁忙、“舳艫蔽水”的興旺景象。
明代前期因北京城池的改造,城內部分河道被圈入皇城之內,漕運船隻不再進城,加上水源減少,積水潭水面縮減,湖泊的名稱也發生了改變。今日的西海當時仍稱積水潭;今日的後海和前海當時統稱什剎海。太液池南部增闢了南海。明代後期,太液池始按地域分稱北海、中海、南海。
清代,前三海分別稱北海、中海、南海;後三海分別稱積水潭(即今日的西海)、什剎海(即今日的後海)、前海。
現六海水系的水源來自密雲水庫,六海兩岸名勝古蹟眾多,北海公園和什剎海景區已成為北京的重要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