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橋煙柳

六橋煙柳

元代錢塘十景之一。六橋一名映波,一名鎖瀾,一名望山,一名壓堤,一名東浦,一名跨虹,在蘇堤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橋煙柳
  • 屬於錢塘十景之一
  • 形成於:南宋時期
  • 全長:近三公里
簡介,景點簡介,蘇堤六橋,六橋,四時景色,相關詩詞,

簡介

六橋煙柳,錢塘十景之一。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景點簡介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臥波,連線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南宋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蘇堤六橋

當地人最習慣的叫法是六吊橋,因為蘇堤上有六座橋,所以杭州人這樣稱呼。蘇堤是很正規的叫法。

六橋

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裡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
清雍正《西湖志》卷三:“六橋一名映波,一名鎖瀾,一名望山,一名壓堤,一名東浦,一名跨虹,在蘇堤上。宋蘇軾築堤為橋以通南北路,沿堤植柳,軾詩所謂‘六橋橫截天漢上,大堤楊柳多昌豐’是也。柳性宜水,其色如煙,煙水空濛,搖漾於赤欄橋畔,史稱望之如圖畫,信然。”
後來歷時多時終於清理了西里湖之淤泥,並加高蘇堤至2丈,拓寬至5.3丈,兩旁遍植楊柳,使蘇堤恢復六橋煙柳舊觀。
御碑的“蘇堤春曉”碑亭。第四橋是“望山橋”,東眺吳山,西觀丁家(山),層巒疊嶂,嵐翠可挹,望山之趣更在“雙峰插雲”,“不見廬山真面目”,“妙處難與人說”。第五橋橋名“鎖瀾橋”,但見印月三塔沉浮湖中,映波鎖瀾,雍容自在。俏如美女的保俶塔秀麗挺拔,倩影美姿,含情脈脈。第六橋為“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佇立橋上,眼望雷峰新塔,耳聽南屏晚鐘,頓起思古之幽情。青山作屏,綠樹喧囂,花港亭台倒影湖中,映波秀色,使人留連。長長的蘇堤,滲透著的是身處喧鬧中的靜謐和安逸,置身其中,每個人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心境,沉醉在這一塵不染的空靈之中。

四時景色

蘇堤四時景色不同,晨昏各異,晴雨明晦,特以春景最為嫵媚。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瀰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醉人心魄,愜人胸懷。宋時陸游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相關詩詞

蘇堤春曉離不開煙柳、艷桃和流鶯,蘇堤“楊柳多昌豐”,柳色如煙,煙水空濛,滉漾於赤欄橋畔,望之如圖畫。六橋看柳,獨有奇趣:天色晴和看柳,絲絛低垂,輕拂湖面,波泛漣漪;輕風吹拂,萬枝婀娜,舒捲嬌柔;雨中看柳,柳絲雜入雨絲,如煙似霧,難捨難分;更有薄靄微雲之時,水浸雲吞,柳披紗縵,莫辨雲色、水色、柳色,遊人如墜物我兩忘之境。故元時又把“蘇堤春曉”取名“六橋煙柳”,列入錢塘十景。元人尹廷高有詩云:“翰苑詩人去不還,長留遺蹟重湖山。一鉤殘月鶯呼夢,詩在煙光柳色間”,明人王世貞《泛湖度六橋堤》詩曰“拂幰鶯啼出谷頻,長堤夭矯跨蒼旻。六橋天闊爭虹影,五馬飆開散麴塵。碧水乍搖如轉盼,青山初沐競舒顰。莫輕楊柳無情思,誰是風流白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