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後梁乾化三年(癸酉,公元913年),閩王王審知賜翁(林碩德)分食邑古侯官縣治,封第於古侯官大嶼頭山,令十八翁居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橋林
- 時間:後梁乾化三年
- 朝代:五代
- 記載:《六橋》
上街《六橋》
翁留子隨王,而自居於三進封第,見周圍玉浦水繞,造橋以渡,有合潮、玉浦、鄭嶼、溫陽之名,貞明元年(乙亥,公元915年)春,十八翁於玉浦之陽別營一第,布石蒔花,名曰花嶼,又造左右二橋,曰山後,曰玉丘,合以上四橋,稱六橋,遂稱六橋林氏。當春光潮入,落花隨水,蕩漾周流,舟楫往來,漁歌夜起,月白風清,翁往還自得其樂焉。 上街《六橋》,在古代稱花嶼、上溪、上街。即今上街、新峰兩個行政村境內,它包括花嶼橋、溫陽橋、玉浦橋、玉丘橋、合潮橋、上方橋六座石橋。這六座橋,有二個特點:一是橋短時間長。每坐橋都只有十多米長,而始建時間都有千餘年歷史;二是橋小名聲大。每座橋高不過數米,寬也不過數米,而名聲卻很大。[明] 何喬遠於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撰的福建現存最早和卷帙最多的福建省志《閩書》、福建首邑第一部邑志《閩侯縣誌》(歐陽英修陳衍纂,民國22年(1933)刊本)都有記載這六橋的橋名、方位及周圍環境:“六橋,在後尾(今稱厚美)花嶼山下。南嶼之外有花嶼,周圍者六橋,曰合潮、玉浦、鄭嶼、溫陽、後山、玉丘,皆擅花木之勝,宋林安宅居址。”更早的宋《八閩通志》也有類似記載。
現據《六橋林氏族譜》、林其蓉先生於1974年甲寅六月在其愛梅精舍撰寫的《六橋考》全文,錄入族譜,以資紀念。
《六橋考》
節錄舊譜涉及六橋者原文:後梁乾化三年(按:公元913年歲次癸酉),閩王王審知賜碩德公第宅於古侯官之嶼頭山,即今花嶼。公見周圍水繞,造木橋以渡。有鄭嶼、溫陽、玉浦、合潮之名。乙亥貞明元年(按:公元915年)春,十八翁又造左右二木橋, 曰山後, 曰玉丘。及第六世孫居廣公運石造上方橋,即山後橋,又就玉丘橋,俱易以石樑。並刻其德配陳二十一娘雲。
六橋表
花嶼橋,俗呼雙合橋。溫陽橋,俗訛溫頭橋。玉浦橋,俗呼杏楊橋。玉丘橋,俗呼林前橋。合潮橋,俗呼石塘橋。上方橋,今稱新豐橋。
花嶼橋
在舊祠東北里許。譜稱鄭嶼。因其前達鄭嶼,俗呼祖厝雙合橋,謂北達赤塘,南通玉浦也。按:明 曹能始《名勝志》謂花嶼,為林公碩德賜第宅之地。有亭台花木之勝。又按:舊譜載:花嶼橋,鐫有興和里,元豐庚申年(按:公元1080年),弟子林懷資重修等字,今石多折損,字亦不全。
鄉晚林退翁翁花嶼橋詩云:
過橋便入鼓山阿,雙合溪流漾綠波。統使園亭雖易代,奇花還是此間多。
溫陽橋
下圖為1978年前溫陽橋:
在祖厝六橋林氏舊祠前去三百二十步,計有兩門,俗訛呼為溫頭橋。橋面左梁石刻陳二十三娘,為亡夫林十八郎,張與室葉二十二娘,蕭仁寶與室張二十二娘,各舍梁乙條;右染石刻:元豐三年庚申(按:公元1080年),弟子林懷資重修,為四恩三有。舍梁 條。又已未至於祥符九年(按:公元1079~)丙辰基止木石。按:舊譜載,懷資,系居廣公子,任俠好義,有父風,曾修花嶼、溫陽各橋。
上圖目前溫陽橋現狀圖形
林退翁溫陽橋詩云:
路距宗祠里許長,橋名原是署溫陽。元豐三載重修日,石刻今猶列兩旁。
玉浦橋
在杏山東里許,橋有兩門。後縮為一大門。是橋下達埔口南嶼各處,為鄉中出口孔道。俗又稱杏楊橋,因近屬杏山,南接梧楊也。按:1963年,邱明蕭宗波子在南澤,匯款為70壽。波以是款,命子守元,取里人修是橋雲。按:橋旁石刻有:林居廣同室二十一娘,舍梁重造等字。今已不見矣。
林退翁玉浦橋詩云:
玉浦瀅洄數里長,石橋建在杏山旁。春來更覺風光好,半是桃花半綠楊。
下圖為1978年的玉浦橋:
上圖目前玉浦橋現狀圖形
玉丘橋
在上街大宅埕前一百三十步。初為十八翁葉構木橋,後六世孫居廣易以石樑,計有三門,俗稱林前橋,橋旁右刻:林居廣同室二十一娘陳氏發心舍梁六條重造等字。明季橋壞,僧惠信住興琳寺,募緣重修。清初梁折其二,俱沉池底。此橋遂廢,至1972年,里人起出石樑,每梁剖開兩片,以為玉浦水閘雲。
林退翁玉丘橋詩云:
總因橋斷舊途荒,池底優存舊石樑。從古城池有興廢,休論村落小滄桑。
合潮橋
上圖目前合潮橋現狀圖形
在上街石鼓埕西,俗稱石塘橋,或稱新宅橋。旁通旗麓各村落。按:橋樑左右刻云:閩縣陳彥遠為亡考三十二郎、妣林六娘,捨身造橋二所。右梁石刻云:政和七年十月 日。考政和為北宋徽宗年號,政和七年即公元1117年。
林退翁合潮橋詩云:
石鼓埕西右石塘,石樑橫跨水中央。政和七載橋重造,石刻題為卅二郎。
上方橋
在杏山西西南里許。初右山後橋,為十八翁構一木橋。至六世孫居廣易以石樑。計三門。今縮短為一大門。俗訛稱上峰橋。近年新宅、上峰,兩處合為大隊,簡稱新峰橋,今上街新鎮漸由大宅弄移至橋西,建有供銷社、醫葤公司、郵電分局、油廠、建築社、糧店等,為上街最熱鬧之地,拽:父老云:上方橋舊有石刻載:興和里林居廣同室中陳二十一郎,舍橋樑六條云云。今以通弄所系,拓寬改以水泥建設,舊橋樑墊於橋底,字亦不見。按父老相傳:居廣公富而無子, 祈夢某寺, 夢仙翁示要有子, 必爾婦受千人跨。公悟,乃廣修各處橋樑,並刻有室中陳氏二十一娘造等字。後果得子,即懷資公,長亦好俠好義,有父風焉。孫名虎,宋代進士,入宦後子孫他遷。
上圖目前上方橋現狀圖形
林退翁上方橋詩云:
橋在唐時號上方,宋初始用石為梁。當年故事流傳久,鐫刻曾題廿一娘。
下圖為1978年前的上方橋:
六房其銳先生亦有六橋詩:
吾鄉勝跡有六橋,千載行人譽未凋。信是祖先留偉業,從教子姓認名祧。
好勞病涉功何鉅,大利交通德廣昭。石刻銘勛須謹記,光宗各自展高招。
上街《九井》
九井考,吾鄉上街,古稱為花嶼、上溪,至光緒季年始改稱為上街。鄉中古有九井,皆唐宋時建築物,其井欄石刻尚存一二可考。今特遠稽里乘,近詢鄉老,乃定九井之所在地,並載古今名稱之各異,以供後人考證,亦飲水思源,不忘祖澤云:
按:九井皆在六橋以內,余若丹嶼井在丹嶼大街旁,赤塘井在赤塘池上,興琳寺內兩井,因寺毀今已填塞。又寺後二百步有一井,對面鳳尾里,井在彭塔尾,建築年代亦久,均不在九井之數。
九井表
長房花嶼井 即祖厝井
長房府園井 即園欄井
二房弄後井 即二房井
三房帥府井 即石鼓井
四房門前井 即四房井
五房花門井 即大街井
六房杏亭井 即弄里井
七房荔墩井, 即祠後井
通用上方井 即橋頭井
以上九井俱在六橋之內。
長房花嶼井
在舊祠後右邊,俗稱祖厝井,井欄石刻景祜二年(按:公元1035年)歲次乙亥造。與荔墩井並稱蟹眼。1969年重修,其舊井欄已毀。
長房府園井
在府園之南,以井欄系石鑿為園形故名,並無石刻,此井在新建上街中心國小前十餘步。
二房弄後井
在新峰大宅弄右邊之後,今俗呼為二房井。
三房帥府井
在新宅元朝元帥府前左邊,俗呼石鼓埕井。
四房門前井
在上街四房祖厝前左邊,俗呼為四房井。
五房花門井
在杏亭大街旁,井欄石刻僅存乾口丁卯三字,按:宋太祖有乾德(按:公元963~967年)年號。北宋真宗之乾興年號去景德十二年。據其營又查:“乾口丁卯” 應為宋乾德五年歲次丁卯,即公元967年。
六房杏亭井
在杏山前橫弄(俗稱後門弄)內,去六房祖厝七柱廳僅百步。
七房荔墩井
在舊祠後左邊。俗呼祠後井,其井欄石刻景祜元年(按:公元1034年)造,與花嶼井並稱蟹眼。今沒人民居地枰下,其井欄已毀,僅見井口。
通用上方井
在上方橋頭數十步,或稱橋頭井。
以上九井俱在六橋內。林退翁九井詩云:
曾傳九井上溪村,古篆欄旁石刻繁。
一姓居鄉從衍派,千年飲水要思源。
縱橫地脈鐘為瑞,潔白家風汲不渾。
到底泉甘由土厚,至今祖澤尚長存。
又詩云:
九井泉甘旱不渾,千家曉汲語聲渲。
雲祁近更多蕃衍,飲水須知念本源。
府園山古井考
府園山,古稱嶼頭山,又稱花嶼,譜載後梁乾化三年(按:公元913年),閩王王審知賜我始祖碩德公甲第於此。據父老相傳,賜第已經回祿,成為廢墟矣。今1974年農曆五月上街大隊,建中心國小教學樓其上,掘地2米許,現一古井,建築堅固,上蓋石板,縱橫1米,井腹大亦1米,水猶澄澈不腐,深約7米有奇雲。
按:是井掩蓋不用,必有原因。或人沒井中,予防後患,寧廢弗用;或第宅既毀,井亦無用;或殘唐兵亂,居人避寇他遷,掩之而去。大約不出這三者之故。或謂是井未必唐季,余謂不然,夫厝屋既毀,山上鑿井有何所用?且井旁殘磚、猶是古制,鄙意定為殘唐建築物,但年代久遠,莫從稽考,請考古專家一決之。
林退翁府園山古井詩云:
古井年深發現遲,殘唐兩宋亦難知。
吾鄉古蹟留佳話,要得方家一析疑。
又按:吾鄉九井,多宋代所造,並在人居稠密之處,府園山古井則在山上,是九井前建築無疑。
丹嶼街古井
位於上街村丹嶼街橫路泰成、泰洛厝邊,屬九井之後之古井,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愛國僑胞林新楠捐資整修後,加上環境美化,顯得十分壯觀,雖然目下家家都有自來水了,但此井水仍然有用。
涼傘橋
上圖目前涼傘橋現狀圖形
在上街新峰村境內,上方橋以南橫跨玉浦,為六橋之後之拱形石橋,從橋下向上看,酷似梁傘,因而得名。此橋始建於明。
林退翁涼傘橋詩云:
跨港長虹廿丈賒,六橋以外又增加。橋名涼傘知何意,殆欲高撐蔭萬家。
超山橋
超山橋位於旗山東北麓超山寺前,橋墩四門,石切基座。初名坐椅橋,又名四門橋,宋上街六橋林氏六世祖居廣捐資以建。(恭錄《八閩旗山志》編纂委員會編的《八閩旗山志》1993年3月出版,第43頁)此橋至今尚在使用之中。
濡沁橋
濡沁橋亦位於超山寺附近,亦由上街六橋林氏六世祖安世,字居廣,公繼完成建造十四門橋、超山禪寺工程之後,與坐椅橋同時建造的,初橋墩三門,全石構造,又名三門橋。
十四門橋
十四門橋坐落在上街鎮榕橋村,以橋孔有十四個故稱。《閩都別記》載:“十四門橋在招賢里,疊石為橋,水流孔道十四,故名之。”《閩侯縣誌》亦記載:“十四門橋,在招賢里,疊石為橋,釃水凡十四道。”(摘自民國《閩侯縣誌》[校點整理本]),1995年,第47頁),橋下流的是溪源匯流而下的溪流經此流經青洲港、岐頭港、馬保港、出九孔水閘匯流到閩江。此橋為上街六橋林氏第六世祖林安世,字居仁,公所創建的,長100餘米,寬1。74米。由六橋林氏六世祖林居廣始建於宋孝宗淳熙丁酉年,經5載,至辛丑年(1177~1181)始成功。安世公字居廣,富甲一方,田糧每歲輸官者建6萬,因感兩岸往來不便,自捐資貸石造橋。此橋扼山鄉交通要衝,是上街諸村民去旗山種田、討柴、墾山所必經,又為山民銷售山貨之要道。明 鄭元韶(過十四門橋)詩云:
西望旗山數里遙,尋常春遊阻耕樵。而今遊客過多少,憶渡溪源十四橋。
至清末民初,十四門橋自然損壞嚴重,於民國十八年(1930)歲次庚午,我上街六橋林氏第二十八世孫林文瑛予以重修。始造及重修,均在橋面上有題刻,始造時在石板橋面上陰刻:“興禾里林居廣與室中陳二十一娘同發心舍造石橋一十四門,上報四恩口口,下及一切含生,同沾福利”。 這是林居廣創建十四門橋的根據。十年“文革” 時始毀,今猶存字模。十四門橋一九八九年三月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街《玉浦》
古人說:吾上街“家枕旗山第一峰,鄉環玉浦十三里”。玉浦為上街境內之浦流,自古與閩江相通。宋《六橋林氏入閩志始》序中說:“癸酉乾化三年(913年)閩王分食邑,立第於古侯官大嶼頭,見周圍水繞,-----當春光潮入,落花流水,蕩漾周流,舟楫往來,漁歌夜起,月白風清,翁(按:指入閩始祖碩德公)往還自得其樂焉。”閩江之水,從侯官橫岸入口,分兩條水道:
一條流經過排山、院前山東南麓,過江仔,注入袁岐港。
一條經赤塘山東麓,繞廟山邊、過透、上方橋、大浦,最終亦注入袁岐港。
這條灣灣曲曲環繞玉浦鄉間十三里之浦流,常年既可農田灌溉,也可養魚,造福我六橋林。但目下浦流阻隔,活水變成死水,有待疏通,整修六橋,以保持良好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