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送羊

六月送羊

六月送羊是河北省的傳統民俗文化。每年農曆六月,邯鄲市東部鄉村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製作一種形狀如羊的麵食,然後由外公、外婆,或者舅舅、舅媽送給外甥享用,希望孩子由此學會感恩。據悉,這一習俗源於“劈山救母”和“羊羔跪乳”的傳說,在當地已經流傳了上千年,就如同春節吃餃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盛行。寄託了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六月送羊
  • 地區: 河南 新鄉  新鄉縣 ,河北邯鄲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日期:2007年
所屬地區,民間習俗,

所屬地區

: 河南 · 安陽,新鄉 · 新鄉縣 ,河北邯鄲(肥鄉縣,成安縣,磁縣,魏縣)
文化遺產名稱:六月送羊
遺產編號: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新鄉縣
遺產級別: 市

民間習俗

民間傳說,沉香是一個孝子。自從他打敗舅舅楊二郎,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生身娘三聖母之後,報仇雪恨的心情極為迫切。這一天他跪在三聖母面前懇求說:“娘啊,您在華山底下吃盡了苦頭,叫兒去劈了那楊二郎吧!”三聖母聽了,搖了搖頭,伸手把沉香拉了起來,說道:“兒呀,你的心情娘知道,可也不能如此魯莽啊!”沉香一聽,急了,話兒出口像連珠炮,“他不顧你們兄妹清分,用天上的條律害得您和爹爹不能團圓,在山下受盡折磨,今兒個不要了他的命,實在難平兒的心頭大恨!”三聖母又勸說道:“不管怎么說,他和娘是一母同胞,他是你的親舅舅呀!”沉香看在娘的面上,答應饒楊二郎一命。不過,他提出,為了讓楊二郎記住教訓,必須每年送來一對活羊,並聲稱;要年年剝他楊二郎的皮。吃他楊二郎的肉(楊與羊諧音)。這話傳到了楊二郎的耳朵里,他一來怕沉香的神斧劈了他的腦袋,二來為重修兄妹之好,就答應了沉香的條件。第二天就趕著兩隻活羊送給了沉香。這一天剛好是農曆五月十三。以後便年年五月十三給沉香送一對活羊。
現已進入農曆六月,按照我國的習俗,麥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家家都忙著看閨女,給外甥送羊,隨著生活的提高,不管禮品怎樣變化,但是兩隻“面羊”總是少不了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當年的“面羊”逐漸被“麵包羊”和“蛋糕羊”所代替。
現有很多青年人,只知道送羊這種形式,卻不知道這個節氣的含義,我們中華民族是個忠孝之國、禮儀之邦,不管從文化內涵上還是從形式上都有著深厚的底蘊。據考證,六月送羊史於春秋時期,真正的含義就是:姥姥給外甥送羊,讓他效仿羔羊跪乳,去孝敬母親,報答母親含辛茹苦養育之恩,羊羔為了表示對母羊的孝敬,就用跪著的方式去吃奶,這就是羔羊跪乳的來歷。如果一個人不孝敬老人,就連一個羊羔都不如,以此來推動孝道,促進社會和諧,並通過六月送羊這一形式固定下來,並流傳至今。
六月送羊
我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然而一些人道德品質卻越來越低下,他們只顧及自己的安逸享樂,而不贍養老人,此類案例各宣傳媒體屢見不鮮。以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和諧社會創建,樹立社會主義“八榮八恥”的榮辱觀,為此,六月送羊有著特定的時代意義。
習俗
農曆六月家家“送羊”如過節
涵涵的姥姥說,其實一進入農曆六月份,成安縣的眾多鄉村就會像過節一樣熱鬧,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蒸羊”、“送羊”。按照當地的風俗習慣,先是女兒回家瞧娘,然後是姥姥、姥爺上門“送羊”,並帶去涼蓆、電風扇、毛巾被等一些夏季常用的物品。
閨女先瞧娘,娘家再“送羊”
在成安縣一帶,女兒回家瞧娘的時間為每年麥收過後,其所帶禮品非常特殊,為16個或18個用新收的麥子磨麵做成的饅頭,絕對不允許為單數。另外,女兒回娘家時,也不能將饅頭全部留下,必須要帶走其中的兩個,這叫“下羊仔”。因為當地流傳一個民謠:“割罷麥子打罷場,誰家閨女不瞧娘?瞧娘不全為瞧娘,是讓娘家去送羊”。
做“羊
以前大鍋蒸,如今可定製
女兒在娘家“下羊仔”之後,老人們就要開始給外甥準備“面羊”了。其製作過程是,提前和一盆面,再根據個人的愛好,請來四鄰,一同將面塊捏造成綿羊或卡通羊的形狀。然後在院內支起鍋灶,用大鐵鍋和竹籠屜開始蒸製。
如果誰家的老人沒有時間,或著為了追求外觀時尚好看,也可以到一些食品加工廠定製形式各樣的“麵包羊”或“蛋糕羊”。
送“羊”
每個外甥送一對,一直送到成家
據成安縣東魏村王景祥老人介紹,做好了“面羊”之後,要由姥姥、姥爺選出一個好日子,親手送給小外甥。一般有幾個外甥就要送幾對羊,其中每對都是由一個大羊和一個小羊組成,大的可達1米多長,十公斤重。
另外,“面羊”的裝飾也很講究,不但身上要飾以紅綠色的花帶,而且在大羊的身邊,還要配置一些形態各異的面制小動物,如青蛙、兔子、蝴蝶等。
姥姥、姥爺給外甥“送羊”的時間,多在農曆六月十五前後,最遲不能超過六月底。“送羊”一直要送到外甥結婚成家為止。如果姥姥、姥爺去世了,則由舅舅、舅媽承擔,這也叫“妗不老,羊不倒”。
吃“羊”
先用紅繩拴面羊,吃完面羊戴紅繩
吃“羊”前,要先用紅繩將“面羊”拴起來,意思是怕羊跑了。吃“羊”的人,必須是外甥家的直系親屬。吃完“羊”後,再把紅繩戴在外甥脖子上,以祈求一生平平安安!
寓意
宣揚孝敬美德千年不衰
記者在成安縣了解到,當地居民對於“送羊”非常重視,甚至和春節吃餃子及中秋節吃月餅一樣盛行。那么,這一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俗為何會流傳千年而不衰呢?
霍鳳傑認為,首先“送羊”傳承的是一種孝敬老人的美德,教育意義深刻。另一方面,女兒出嫁後,父母一般很少有機會去女兒家走親戚。有了“五月瞧娘”、“六月送羊”這一來一往,加深了女兒一家和娘家人之間的感情。所以,當地民眾至今都非常喜歡這一習俗,即使年輕人也普遍願意接受。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觀念的轉變,“送羊”的習俗也開始花樣翻新。以前製作的“面羊”,個頭大,樣子憨,一個重達10餘公斤。現今人們的生活好了,不再注重面羊的重量,但開始加入新元素:味道更加可口,色彩與外觀也更加豐富,如新型的“糖羊”、“麵包羊”、“蛋糕羊”等,就很受孩子們的喜愛。
起源
“民族和睦”說:
遊牧民族以羊贈漢人
關於這一習俗的由來,有著多種說法。據成安縣民俗專家霍鳳傑介紹,“送羊”主要流行於邯鄲市東部各縣,以及河南省安陽市一帶。據一些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北方遊牧民族先後在鄴城(今臨漳縣)一帶建立過後趙、前燕、北魏、北齊等國。因為是遊牧民族,這些國家均將羊視為貴重的財富。為了穩定政權,緩和與漢民之間的矛盾,這些民族也常常以“羊”為禮贈送漢人,以尋求友善和睦。久而久之,便在邯鄲市東部地區形成了送羊風俗,延續至今。
“劈山救母”說:
二郎神送沉香活羊謝罪
而在民間,“送羊”習俗的起源又有“劈山救母”和“羊羔跪乳”兩種說法。其中的“劈山救母”說,與《寶蓮燈》中的情節幾乎完全一致:三聖母違反天規與凡人成婚,被兄長二郎神壓在華山之下。三聖母之子沉香學得一身好本領,利用神斧劈山救出母親,又欲找舅舅報仇。“劈山救母”說增加的情節是:二郎神為了緩和兄妹關係,答應每年給外甥送來一對活羊,以示謝罪。後來,這兩隻活羊變成了面羊,這一習俗也擴展到了民間。
“羊羔跪乳”說:
頑劣子觀羊跪乳變孝子
“羊羔跪乳”說,似乎更加合乎情理,也更加令人感動:一位婦女辛辛苦苦地拉扯著兒子,可她的孩子自小頑劣異常,不懂得孝敬老人。婦女的哥哥是個牧羊人,為了教育外甥,他便常常帶著外甥觀看羊羔吃奶。那個孩子發現小羊吃奶時常常跪在地上,便問舅舅原因。牧羊人於是告訴男孩,那是小羊在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從此,男孩痛改前非,成了十里八鄉有名的孝子。後來,村民們為了教育子孫,也紛紛效仿那位牧羊人,每年給外甥送去一大一小兩隻面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