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六家橋鄉於1972年2月1日由當時的六家橋鄉沙堤公社的土分、南岸大隊、孫土方公社的石橋(原叫新民)大隊、航埠公社的(原叫紅衛)王鐵大隊,郭圩公社的艾坊大隊組成。成立時取名為大土廣人民公社,當時借用大土廣車花廠的房子辦公。1973年8月在土分大隊新屋下村處興建了辦公樓房,幾次更名之後,取名為六家橋鄉六家橋鄉。六家橋鄉政府機關內現有公務員22人,其中招聘幹部3人。本科文化的3人,大專文化的有8人,中專文化的有8人;30歲以下的有7人,30歲至45歲的有12人,45歲以上的有3人,整個幹部隊伍更趨知識化、年青化、專業化。
區劃人口
轄曹坊、石橋、南岸、七分、王鐵、艾坊、寺下、梅坊源等8個村委會,76個自然村,81個村小組,共4228戶,1993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230人。
全鄉有耕地面積23191畝,其中水田21022畝,旱地2169畝。
區位優勢
六家橋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臨八公路橫穿六家橋鄉境內,南來北往車輛穿梭其間。
公路沿線土地資源十分豐富,適宜於中草藥材,花草苗木、果樹等品種的栽種;電力供應充足,六家橋鄉境內有7.5萬KV的
變電站一座;通訊業發達,700門電話的郵電端所坐落境內;公路沿線大型加油站3座,可以滿 足各種油類的供應;六家橋鄉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小(一)、(二)型水庫若干座,適宜養、種植業的立體開發。
經濟發展
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8050萬元,其中鄉鎮企業產值3902萬元,農業產值4148萬元,人均純收入1710元。
2007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1.856億元;財稅收入達到404萬元,比去年增長242 %;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 3510元,比上年增長20%。
2008年,是六家橋鄉趕超發展、提速進位、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一年,也是六家橋鄉發展史上千截難逢的機遇之年。六家橋鄉黨委、政府立足六家橋鄉實情,以撫八公路為依託,堅持“招商促發展、工業引項目、農業抓特色、財政求增長”的發展戰略和“工業強勢崛起、農業力出特色、山上狠抓再建、興商主促三產”的發展舉措,緊緊圍繞“建設好崇仁對接撫州的東大門,把六家橋建設成為崇仁縣的工業重鄉、經濟強鄉、休閒名鄉、居住宜鄉,綜合實力位居崇仁縣先進鄉鎮前列,平安、和諧、活力六家橋”的總體目標,以招商引資工作為總抓手,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三農工作為重點,以民生工程建設為切入口,全力推進六家橋工業園(縣工業園東區)建設,力促鄉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確保2008年六家橋鄉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413億元,比2007年增長30%;財政收入達594萬元,比2007年增長50%;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12‰以內。
2011年底,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1億元;工業總產值達2.5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12億元;財政總收入實際完成1853萬元,同比增長15%,完成任務103.5%,其中地稅完成737萬元,國稅完成383萬元,財口完成733萬元。
2013年,工業總產值達2.2億元,增長5%;完成財政收入2374萬元,全年實際進資實際進資2億元,引進客商舒勝孫投資1.5億元的江西興利特紙業、宜春客商徐輝投資5000萬元的億豪電氣設備公司落戶園區。
工業
鄉村企業主要有加油站、制鎖廠、松油廠、家具廠、建築公司等。
內引外聯多方出擊 招商引資成效明顯。六家橋鄉黨委政府把“招商促發展,引資強經濟”作為全年的主導工作來抓,最佳化招商引資環境,提升優質服務質量,創新招商引資方式,落實招商引資責任,營造優越優惠政策,降低投資進入門檻,吸引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發達地區的客商前來六家橋鄉投資辦廠興業,外資企業落戶境內勢頭強勁。天行工業園、福星工業園、
江西贛電電氣有限公司等外資企業建成投產,投資5000萬元的江西崇仁光輝食品貿易有限公司已落戶六家橋鄉,投資500多萬元的汽車檢測中心已簽訂了協定,即將開工建設。 明晰思路強工穩農,著力構建“一心兩翼”。緊緊圍繞中共六家橋鄉第十次黨代會精神,依託撫八公路活力經濟帶,努力把六家橋鄉建設成為崇仁融入撫州的“橋頭堡”,東進西出的前廳後園(撫州市西南工業園區的後花園,以山斜飯店為龍頭,集生態、觀光、休閒於一體的撫州西南郊生態休閒基地;六家橋鄉東部的工業重鎮,以加工、物流、商貿為主導的現代化小城鎮);努力構建“一心兩翼”(即中部以集鎮為鄉域發展核心,鄉域東北部形成生態發展翼,鄉域西南形成工貿、物流發展翼);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全力打造經濟發展繁榮、集鎮風貌獨特、產業結構合理、社會和諧安定的“活力六家橋”。
農業
1993年起,每年種植濕地松近萬畝,經7年努力,已實現消滅荒山的目標。1995年,建成麻田鄧家千畝果園場,實際種植各類果樹2100畝,成為全縣最大的水果生產基地。2000年,各類水果產量416噸,茶葉產量12噸,是縣內茶葉主產區。
六家橋鄉鄉黨委、政府加強了招商引資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了對投資軟環境的整治力度,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境內有外資企業8家、私營企業64家。同時,鄉黨委政府巧借地利條件優勢,大力發展畜牧水產養殖業,用“公司+農戶”形式鼓勵農民上山下水,大力發展麻雞、畜禽、漁等養殖業。
六家橋鄉共有豬、鴨、鵝養殖戶186戶、麻雞養殖專業戶96戶,
鮮魚、
牛蛙養殖戶65戶,養殖業占農業總收入的36%;林業發展成效顯著,六家橋鄉王里源至許家的5000畝濕地松示範點,受到了林業部的嘉獎;麻田鄧家千畝果園場碩果纍纍,文化廣播教育事業成績斐然,廣播建設連獲兩次省廳嘉獎和四次市局表彰,其它社會各項業也蓬勃發展。
城鎮建設
六家橋鄉黨委政府全力加強小城鎮建設,投入820多萬元完成小城鎮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搞好小城鎮規劃,拉大小城鎮框架,增加小城鎮常住人口,提升小城鎮人氣,把六家橋鄉建設成為個性凸起、品位較高、環境優美的特色鄉鎮。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繼2007年完成了七分的小房、坑下、車上及曹坊的曹坊、店下等5個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後,著力抓好了寺下的
王家山、艾坊的洪家兩個新農村點的建設,一個個原本雜亂無章、垃圾遍地、人畜混居、設施落後的舊村落,變成了道路硬化、院落淨化、村莊綠化美化、生產生活設施初步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翠木古樹相輝映、整潔旖旎的生態文明新村。
超前思維謀劃布局,山上再造商貿富鄉。六家橋鄉系崇仁麻雞的發源地,是崇仁麻雞飼養主要基地,全縣的麻雞大鄉,繼續打響“麻雞之鄉”品牌,以麻雞養殖基地為基礎,憑藉農戶都有飼養麻雞的優良傳統和經驗,依託撫八線的交通優勢,大力推廣麻雞散養,推動
崇仁麻雞走向中國、飛向世界。引導農民大力發展以麻雞散養、菜牛圈養、山羊放養、漁業精養等為主的養殖業,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實現六家橋鄉麻雞散養達到650萬羽,果業種植面積新增1000畝,特色水產養殖增加500噸,經濟作物種植新增600畝。成立了洪旺樹莓經濟合作社的基礎上,新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社兩個,完善了力促六家橋鄉農村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在加大小城鎮建設的同時,完善商貿市場建設。
轄區內現已建成了園區自來水廠、35KV變電站等基礎設施,還設有工商、地稅、土管、法院、信用社、衛生院等鄉屬單位。2013年度被評為省生態示範鄉鎮,六家橋鄉是一個交通便利,集餐飲、休閒、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宜商宜居、功能齊全特色村鎮。
基礎設施
六家橋鄉共投資96萬元全面加強了六家橋鄉境內水庫、渡汛和農業灌溉設施的加固、維修和建設:投資了5萬元加固了七分車上段圩堤;投資40萬元維修了車源、寺下、里坑、南坑等病險水庫;投資8萬元加高加固了王字嶺水庫;爭取25萬元資金對熊家排洪港進行全面維修加固,提高其防洪能力;投資18 萬元新建了嚴陂電排站;投資23.2萬元興建艾坊、曹坊店下村和七分村小組的飲水工程。
務實地做好糧食直補工作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順利地通過了省政府組織的林改驗收。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以科技為手段,調優、調強產品,提高經濟收入。立足新形勢,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建設。六家橋鄉立足“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區位優勢明顯突現”的新形勢,切實加強鄉村二級領導班子執政能力建設。狠抓思想政治建設這個執政能力建設的基礎。
社會事業
境內有國中1所、國小8所,在校學生2368人,教師114人。衛生院1所,病床16張。縣微波電視、調頻廣播和程控電話覆蓋全鄉。
自2012年開展新農村建設和鎮村聯動建設以來,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要求,以“六家和諧、前水後山”為格局,以“強調自然形態、宜人都市環境”為定位,以“體現運動的浪漫和宜人的生態環境,將人工雕琢和自然景觀相結合,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為原則,大力打造七分村村鎮聯動工程和梅坊源村新農村建設,凸顯“文化崇仁”氛圍,極具運動、休閒氣息的新型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