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期間,“公車私用”問題持續發酵。儘管中央三令五申加強公車管理,但“公車私用”卻難剎車,由此帶來的浪費腐敗更是觸目驚心。而缺乏有效的監督辦法,是造成當前“公車私用”泛濫的重要原因。前不久,一位北京小學生提出給公車上紅牌便於接受監督的建議,在微博上被人們一次一次的推介和轉發。很多人表示,小學生的建議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既能提高公車使用透明度,也便於民眾監督。在當前監督手段屢屢失效的情況下,小學生的這個建議,能不能成為國家政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車上紅牌
- 起因:公車私用”問題持續發酵
- 方式:給公車上紅牌
- 提出人:小學生
公車私用,監督實效,專家評論,
公車私用
公車私用,被發現的只是少數?
大年初一,一條關於公車改革的微博在網上被瘋狂轉發。雲南紅河州委宣傳部微博公布了部長伍皓的公車牌號,“敬請全州廣大幹部民眾和全國網友監督。”
兩天后,廣州市南沙區城關分局四名執法人員駕駛公車,在非執勤時間到市遠郊一家農莊用餐,被網民拍下上傳後迅速引發熱議。目前,當事人已被停職檢查。
藉助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公眾監督公車腐敗力度越來越大,“街拍公車,曝光腐敗”成一道風景。“中國公車私用曝光台”等微博賬號,成為公眾熱門點擊對象。
“當前新媒體環境下,公眾監督手段增多,力度加大。”長期關注“公車改革”的湖北省政協常委、湖北統計局副局長葉青說。而據一些政府官員私下透露,“街拍曝光”越來越多,他們也繃緊了公車使用這根弦,生怕一不小心被曝光。
然而,從近期曝光的多起“公車私用”事件來看,情況不容樂觀,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中不準在節日期間公車私用等規定,並未得到貫徹執行,“車輪上的腐敗”仍在蔓延。
春節期間,記者在一些地方的餐飲場所和景區門口,仍能看到標識明顯的公車。網路上發起“隨手拍豪華軍車”活動後,不斷收到民眾自發拍攝的“公車私用”照片,其中不乏奧迪、寶馬、路虎等豪車,有的是在出行路上,有的停靠在景區門口。
葉青告訴記者,與這些明目張胆的行為相比,一些隱蔽的“公車私用”問題更嚴重。一般來說,公眾能輕易辨認出白牌車、O牌車等一目了然的公車,但對於那些標識不明顯的公車,則很難辨認。所以依靠公眾“街拍曝光”的監督辦法,被曝光的公車只是少數。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廳級幹部稱,“公車私用”現象泛濫背後有數量不斷攀升的公車在支撐。10年前他們單位只有五六輛車,現在已經翻了好幾倍,還在變著法兒買新車。如果再不監督治理,10年之後,“公車私用”不知道泛濫到什麼程度,“這就好像城市動遷,越拖成本越高,代價驚人。”
監督實效
監督失效的根源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公車私用”治理力度,各地也在探索監督辦法。2009年杭州市規定市局(副廳)級以下取消專車,實行貨幣補貼。2010年廣州市啟動試點,引入GPS實時全程監控公車使用情況。
然而從各地試行情況來看,效果卻不理想。GPS等高科技並沒有管住“公車私用”老問題,一些公職人員照樣無視政府的相關禁令,造成監督屢屢失效。
“公車標識不明顯,私用現象民眾就無從監督。而缺乏公眾參與,公車監督辦法必然‘先天不足’。”吉林大學教授邴正說。他介紹,現在對公車的監督,大都是政府內部監督。然而,讓坐公車的既得利益者去監督治理公車,只會使約束機制徒有其名,監督也容易變成走過場。
梳理近期“公車私用”事件不難發現,就是外部特徵明顯的公車容易被曝光。比如噴塗了字樣的軍車、警車、執法車等,但數量更為龐大的公車由於外部標識不明顯,難以被公眾識別。
在浩浩蕩蕩的迎親車隊中,在富麗堂皇的酒店外,在熙熙攘攘的景區旁,有多少公車在其中人們無法識別,又如何監督?
記者了解到,為了躲避外部監督,一些地方政府的應對辦法可謂“五花八門”。其中最普遍的就是採用“障眼法”,一輛公車配備多套車牌,參加公務活動用“領導牌照”,私用時改掛普通車牌。這樣一來,民眾的監督就變得更加無力。
邴正認為,在公車使用的整個鏈條中,缺乏有效監督滋生了“公車私用”這顆“毒瘤”。民眾自發監督的範圍和辦法有限,再加上“公車私用”違規現象的懲處力度小,最後導致“公車私用”現象愈演愈烈。
專家評論
小學生建議能否成為國家政策?
前不久,北京市海淀區二里溝中心國小六年級學生欒松巍建議,讓公車掛紅色牌照,以便於統一管理和民眾監督,遏制“公車私用”現象。
一位小學生的建議得到許多人包括一些專家的認可。採訪中很多人表示,小學生的建議具有很強的操作性,既能提高公車使用透明度,也便於民眾監督。在當前監督手段屢屢失效的情況下,小學生的這個建議,能不能成為國家政策?
“如果公車有了明顯標識,在那些公車不該出現的場合,還有多少人敢於以身試法?”葉青問。
一些專家認為,治理愈演愈烈的車輪腐敗,必須“監管+改革”雙管齊下,不僅要內部監督,還要引入外部監督、輿論監督、公眾監督和網路監督等。同時還必須將公車配備使用情況納入政務公開。
“當前,要以公眾監督為突破口,還要配套相關管理制度規範。只有將公車管理納入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軌道,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公車私用,將公車消費關進‘制度的籠子’。”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說。他認為,監督“公車私用”既要探索新辦法,也要增強攻堅克難的決心和勇氣。
對於公車超標、私用等違規現象,公眾呼籲必須加大問責力度。今年1月9日,廣州市蘿崗工商分局工作人員違規使用公車。被市民發現舉報後,該部門除了通報批評外,僅讓當事人補交了119元使用費。
監督“公車私用”7年多的廣州市民區少坤說,這些年監督舉報“公車私用”,得到的答覆基本是通告批評、停職檢查,或讓當事人補交使用費。懲處力度普遍很輕。他建議加大“公車私用”問責力度,這不僅會起到震懾作用,更能展示政府主動接受監督的誠意。
葉青表示,除了提高監督和懲處力度外,也要最大限度減少公車保有量。在韓國首爾、中國香港等地,由於公車數量少,基本不存在監督難的問題,因為一開出門所有人都知道公車出行,自然不敢私用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