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文化品位

公共關係文化品位是指公共關係活動藉助文化主題和文化形式,給公眾留下的文化美醜感覺、文化類型印象和藝術情調[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關係文化品位
  • 藉助:文化主題和文化形式
  • 策略:強化文化韻味
  • 提升技巧:舉辦社會文化主題慶典活動
公共關係文化品位的提升策略,公共關係文化品位的提升技巧,

公共關係文化品位的提升策略

為了進一步強化公共關係活動的文化品位,在策劃中可套用以下幾種策略:
1、強化文化韻味
豐富多彩的文化,為開展公共關係活動準備了用之不竭的資源,同時也要求善於把握文化的博大與深邃,無論在主題上、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遵循文化、體現文化、創造文化和發展文化,使公共關係活動具有深刻的“文化基因”、濃烈的文化品位和美好的文化境界,形成宏大的文化衝擊力,從而有效地影響公眾的文化性思維。
2、講究民族色彩
人類文化既有世界性的一面,又有民族性的一面,世界性與民族性辯證統一,文化越是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而世界性文化只有轉化為民族文化之後,才有生命力。此外,在公共關係活動中,企業面對的經過定位選擇的公眾,不可能是空泛的“世界公眾”,一定範圍內的公眾總是以民族群體出現的。因此,在公共關係活動中需要遵循民族性原則。
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個性特色。由於民族歷史、所處的自然環境不同,往往有不同的文化理想、文化準則和文化標準。這樣,同一動作,在不同的民族之間,往往就有不同的理解。在這個民族看來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動作,在另一個民族看來,則是一種意義非常明確的文化動作。例如,在春節給朋友送幾個麵包、煤塊、鹽之類的東西,中國人體會不出其中的涵義,只是把它們理解為一般贈送動作而已。但是在一些西方國家看來,它們則具有至關重要的文化涵義,表達了一種美好的祝願,依次為豐衣足食、溫暖幸福、財運亨通。
既然民族文化在公眾生活中發揮主導性作用,並以民族特徵來規範人的反應、行為模式,在策劃公共關係活動時,就要充分理喻民族文化,使公共關係活動完全符合民族文化要求;同時善於藉助民族的歷史文化、典故文化、習俗文化等開展公共關係活動,使之充分展現民族文化的境界和風姿,弘揚民族文化,從而贏得公眾的好評。
3、遵循科學規律
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積極和消極之分。積極的科學的文化得到社會的擁護,而消極的、落後的、愚昧的文化,由於種種原因,也有一定的公眾市場。例如封建迷信文化,現在還有些人奉如聖旨。公共關係活動的主題內容,應該是積極、健康、文明的,否則就會違反科學性原則,不僅不能有效地開展公共關係宣傳,而且會產生破壞效用。
公共關係活動的科學性原則,要求進行文化定位、選擇文化主題時,做到以下幾個要求:
4、符合公眾需求
符合科學要求的社會文化豐富多彩,究竟選用哪種文化內容作為公共關係活動的主題思想或表現形式,這就要遵循需求性原則,即根據公眾的文化需求、某種文化對公眾的重要性來選擇文化主題。
5、講究文化魅力
公共關係活動雖然帶有文化宣傳、文化倡導的功能,但它不同於一般的社會宣傳活動,沒有權威性,只有通過自己的創意,以親切、新穎、獨特的手法才能吸引公眾。
講究文化魅力,要求我們策劃公共關係活動時,巧妙地運用新的文化包裝手段,包括新的宣傳提法、新的語言感覺、新的語句組合、新的宣傳形式等,使文化內容的科學性和表達方式的生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獲得公眾的認可,完成公共關係的宣傳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