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明指數

公共文明指數

公共文明指數是描述市民文明素質發展狀況、評價市民文明素質發展水平和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包括城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項目內容。

基本介紹

指數簡介,測評目的,測評方式,測評內容,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測評介紹,測評結果,激烈角逐,上榜城市,成都,廈門,寧波,2010年結果,

指數簡介

根據中央文明委的部署安排,從2009年起,中央文明辦委託國家統計局,每年都將對全國文明城市和先進城市進行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並進行排名公布。
公共文明指數,是描述市民文明素質發展狀況、評價市民文明素質發展水平和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成效的重要工具。依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央文明辦將對城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最能反映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項目進行測評,同時,將道德模範評選表彰,以及社會志願服務等中央文明委部署的重點工作納入測評內容。測評採取實地考察、入戶調查和材料審核三種方式進行。
同時,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也從“三年一評定結果”改為“每年測評,三年總評”,每年的公共文明測評結果計入評選總分,是下一輪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文明城市評選方法的重大調整,標誌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轉變為常態化、制度化,對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測評目的

 城市公共文明建設,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是文明城市創建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工作,也是一個城市整體形象的重要體現。加強城市公共文明建設,營造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建設文明和諧的公共秩序,倡樹互助友愛的人際關係,開展進步奉獻的社會公益活動,是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和成功承辦全運會部分項目的需要,是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的需要。
公共文明指數公共文明指數
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內容直接關係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開展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工作和創建文明城市,目的是為人民民眾創造一個優美的城市環境和優良的生活環境,提高人的文明素質,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品位,讓人民民眾享受到更豐富的文明創建成果。

測評方式

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主要採取實地考察、入戶問卷調查和材料審核三種方式,其中實地考察全部採取暗訪形式,重點對廣場、主要商業大街、主幹道、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線路、文化場所、火車站、汽車站等處的市民文明行為進行實地調查。

測評內容

測評內容主要包括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方面。

公共環境

公共環境主要考察有無暴露垃圾,有無隨地吐痰或口香糖,有無亂扔廢棄物、損壞綠地和花草樹木行為等現象,有無占道經營,道路是否破損、是否坑窪積水,公用電話、信箱、報欄、座椅、窨井蓋、垃圾箱等公共設施是否損壞,公益廣告、門面招牌是否符合規範,禁菸場所是否有吸菸現象等。

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主要考察車輛是否闖紅燈、搶道、逆向行駛、亂停亂放,是否向車外亂拋垃圾,行人、非機動車是否各行其道,行人是否亂闖紅燈、亂穿馬路、亂翻護欄,是否有序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是否存在亂晾曬、亂張貼、亂搭建、亂堆放、亂潑污水、盯人散發小廣告、違規出攤經營等現象。

人際交往

人際交往主要對公共場合人們的行為是否熱情、友善、誠信、守法、文明等進行評價。如搭乘公共運輸工具能否主動為老弱病殘孕讓座,能否耐心細緻回答外來人員求助詢問,公共場所是否著裝整潔和儀容得體、注重禮儀等。

公益行動

公益行動主要對市民參與慈善捐助活動、社會志願服務活動以及見義勇為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測評介紹

測評結果

在繁忙的交通路口,行人和車輛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在清爽的社區院落,鄰里之間友善融洽、互幫互助……在成都,一街一景,一言一行,都能讓人感受到“文明”二字。
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公共文明指數測評
這份發之於心的主觀感受也得到了最客觀的評價——2010年11月8日,中央文明辦公布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結果,成都在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名列第三。
城市公共文明建設,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也是一個城市整體形象的重要體現。2008年下半年,成都迎來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檢查驗收,2009年初,成都以測評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在2009年全國城市文明指數測評中,成都在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名列第三。在2010年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成都再次以總分第三名位列榜單前列。
在連續三次的文明“大考”中,成都均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這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我市推進常態創建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效,也是成都廣大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的力證。這也足以說明,文明已經成為成都市民的一種習慣養成。

激烈角逐

117個城市激烈角逐
成都總分第三
2010年7月至9月,中央文明辦委託國家統計局對全國117個城市(區)公共文明指數進行了測評。事先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目的就是要通過測評,了解各城市創建工作的常態和城市公共文明的真實水平,發現創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督促解決與人民民眾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
公共文明指數包括城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四項主要指標。測評中,由國家統計局異地抽選專業人員,採取實地考察、入戶調查和材料審核三種方法進行。實地考察由調查人員深入城市主幹道、主要交通路口、商業街、公園、廣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進行暗訪,對市民的文明行為進行實地綜合考察。入戶調查主要是每個城市採取抽樣方法選擇一定數量的居民家庭,請他們對本市市民在公共場所行為的文明程度進行評價。材料審核主要是考察該城市落實中央文明委部署的重點工作情況。
此次“參考”的117個城市,覆蓋了中央文明委歷次表彰的全國文明城市和地級以上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而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則是對每個城市持續創建文明城市的一次階段性成果的檢驗。根據測評結果,在參評的30個省會、副省級城市中,成都市總分排名第三。

上榜城市

成都

連續兩年進入“前三”
得益於強有力的創建推進機制
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連續兩年的測評中,成都均以第三的優異成績位居前列,得益於我市建立的一套強有力的創建工作推進機制。
按照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成都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與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主動深化創建內涵,實施“全域成都全面創建”,構建城鄉文明一體推進的工作架構。
公共文明指數測評街拍公共文明指數測評街拍
在全域成都範圍內推進創建工作,強力實施成都綜合文明指數測評、城鄉環境綜合測評、視窗行業文明測評和文明交通秩序測評,連續四年納入市委、市政府基本目標管理,實現中心城區、近郊區和遠郊區“三個圈層”全覆蓋,推動城鄉文明創建步調一致、目標一致。
2010年以來,我市還建立了一支150人的市民督查員隊伍,對街道、廣場、公園、車站等公共場所的公共環境和公共秩序情況進行全天候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反映,並全程跟蹤監督直到問題解決。
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我市就堅持以測促創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了成都市綜合文明指數測評體系,納入市委目標管理,制定並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測評、視窗行業測評、交通路口測評等分項測評體系,作為衡量成都公共文明的“文明標尺”。
重民生務實創建 市民受惠倍感幸福
文明創建,成都一直都以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作為著力點和重點,一項項務實之舉,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市民倍感幸福。
住在橫丁字街40號大院的趙大姐,自從小區進行了綜合治理以後,現在每天的心情都特別好。以前的40號大院,通道里坑坑窪窪,黑咕隆咚,腳踏車棚也滿是灰塵、殘破不堪,公共用地和綠化帶幾乎全被占用了,堆滿了各種雜物。每到下雨天,進進出出總是深一腳淺一腳。
為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建設,夯實文明城市創建的“細胞”和基石,從去年11月開始,我市實施了文明社區示範點建設工程,先後對55個社區的275個老舊院落實施了提升整治,40號大院也在其中。拆除違建、恢復綠地、清洗樓面、粉刷樓道、鋪設地磚……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不到兩個月,40號大院就修葺一新、重新亮相。
這項投資超過8000萬元的項目,共惠及約44000戶家庭,打造了一批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社區示範點,有力提升了院落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從根本上提升了市民對創建工作的支持率和滿意度。
而這項工程的實施,也標誌著我市文明創建工作實現了從“進社區”向“進院落”的轉變,促進城市整體文明、和諧程度邁上新台階。這些民眾看得見、說得出的好事實事,使廣大市民切實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變化和實惠。
全民參與創建 每個市民都是主人公
沒有文明的市民,就沒有文明的城市。在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過程中,成都緊緊圍繞提高市民素質這一目的,不斷推進思想道德建設,塑造城市的靈魂。
創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構成了一道道城市文明的風景線,營造著全民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氛圍。每逢重要的節慶日、紀念日,全市更是以各種活動為載體,把思想道德建設和創建活動滲透到各個領域。
與文明同行,每個市民都是主人公。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主辦,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成都傳媒集團、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承辦的2010年度“道德模範·成都好人”評選活動於日前正式啟動。
近年來,按照中央文明辦關於評選表彰道德模範和“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工作要求,為全面提升廣大市民的文明素質,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成都傳媒集團,成都公和社區發展基金會組織市級新聞媒體,深入開展了“道德模範·成都好人”宣傳推廣活動,宣傳報導了一批在我市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人物,如“義務打撈東風渠”的劉謀傑、王武群夫婦,“危難之際有大義”的劉忠勇,“人民的好法官”徐澤民,成都公車司機“雨傘哥”賴小剛……這些人、這些事跡所詮釋的,正是這座城市的文明內涵。
文明,是永無止境的追求。為了紮實推進常態創建,我市正在建設文明城市監控協調平台,依託現代技術,推進文明城市點位管理數據化,從而進一步提升文明創建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水平。在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征程中,文明的力量將助推成都一路前行。

廈門

促城市文明推“聰明公交” 在此次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廈門榮膺省會、副省級城市的第一位。據介紹,去年11月以來,廈門推出的智慧型公交系統,對文明交通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日照美景日照美景
據介紹,在“聰明公交”上,乘客將聽到“前方斑馬線,請減速”的溫馨提醒。廈門所有長途客運、常規公交、快速公交、海峽計程車等都安裝了G P S,指揮中心通過G P S指揮公車。廈門公車在島內的限速為50公里/小時。島內外的無信號燈斑馬線信息都錄入了智慧型公交系統,車輛經過時,都會接到減速慢行的提醒,一旦超速,也會收到警報。報站也是自動的,司機以前開一趟車要忙著開門、關門、報站,現在只需安全出行,其他什麼都不用管。智慧型化的報站,也能避免錯報、漏報。
另外,通過智慧型公交系統,公車在站點是否有停頓,以及停頓的時間有多長,都能夠一目了然。指揮中心的人可以隨時調出某一站點的圖像,某一輛車子的運行軌跡也能一清二楚。因為有著系統的督促,一年來,司機進站停車上下客也規範了許多。

寧波

11月9日,2010年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公布,在省會、副省級城市的排名中,寧波排第九,比去年往前進了4名。
“和排名前三的城市比還有差距”
已經兩次被評為文明城市,寧波在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時拿了一個好名次,其實不奇怪。
“這次的排名還好,但我們和排名前三的這些城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昨天,寧波市文明辦副主任劉永成談了他的幾點想法。
他認為,寧波能比去年進步,是近年來寧波在創建文明城市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居家養老等舉措提高了居民滿意度,這為全國測評打下了基礎。
寧波這兩年針對城市管理中的難點問題也進行了個個攻破。劉永成說,比如在交通方面,推行文明出行、文明禮讓斑馬線、文明施工,圍繞這些主題進行的活動讓市民在素質上得到提升。
國家測評時寧波先自測
另外,記者了解到,寧波從2010年3月份起也進行了第一次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 範圍涉及各個視窗單位、公共場所、社區環境等等。
在國家測評時先自測,據了解,寧波市的自測邀請了部分市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共同見證測評的過程,並請市紀委(監察局)對測評程式、方法等進行監督,進一步增強測評工作的公信力。目前寧波已經兩次公布了城市公共文明指數,第三次測評正在進行當中,年底將會揭曉。
“面子問題”上失分較多
劉永成透露,寧波和排名靠前的城市的差距,主要是在公共環境和公共秩序這兩方面少拿了幾分。
公共環境具體就是指市容市貌、城市衛生等方面,而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交通秩序、公共場所的秩序。
為什麼在“面子問題”上會失分?劉永成分析說,主要是寧波正處於大建設時期,軌道交通、道路整治、眾多建設中的大項目讓城市中工地比較普遍,由此也造成了市民滿意度下降;另外,這和市民素質也很相關,這說明,整體素質還需提升。

2010年結果

11月8日,全國117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結果公布,綿陽列全國地級城市第9名。此次測評的117個城市,是中央文明委歷次表彰的全國文明城市和地級以上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測評於今年7月至9月進行,受中央文明辦委託,由國家統計局異地抽選專業調查人員,採取實地考察、入戶調查和材料審核三種方法進行,事先不發通知,不打招呼。
綿陽市綿陽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測評結果,公共文明指數排名靠前的城市分別是:  省會、副省級城市(前16名):
廈門市、青島市、成都市、廣州市、長沙市、深圳市、濟南市、鄭州市、寧波市、大連市、福州市、南寧市、南京市、武漢市、南昌市、蘭州市。
地級城市(前40名):
臨沂市、東莞市、惠州市、常德市、揚州市、濰坊市、長治市、威海市、綿陽市、鄂爾多斯市、淄博市、萊蕪市、南通市、包頭市、金昌市、新鄉市、許昌市、江門市、大慶市、煙臺市、中山市、克拉瑪依市、洛陽市、邯鄲市、馬鞍山市、寶雞市、蘇州市、岳陽市、紹興市、珠海市、鎮江市、唐山市、淮北市、伊春市、柳州市、濮陽市、宜昌市、東營市、吉林市、嘉興市。
根據國家統計局測評結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排名靠前的城市分別是:
省會、副省級城市(前16名):
成都市、廣州市、長沙市、深圳市、廈門市、青島市、大連市、南京市、鄭州市、寧波市、福州市、南寧市、濟南市、蘭州市、杭州市、拉薩市。
地級城市(前40名):
常德市、東莞市、惠州市、綿陽市、濰坊市、長治市、臨沂市、揚州市、淄博市、許昌市、珠海市、大慶市、中山市、萊蕪市、洛陽市、常州市、金昌市、煙臺市、鎮江市、新鄉市、漯河市、伊春市、江門市、威海市、濮陽市、無錫市、淮北市、晉城市、柳州市、南通市、蘇州市、紹興市、嘉興市、東營市、萍鄉市、漳州市、營口市、三明市、寶雞市、馬鞍山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