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9年

公元739年一般指本詞條

739年,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開元二十七年,乾支紀年為己卯兔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739年
  • 739年:己卯兔年
  • 中國紀年:739年,唐玄宗至道大
  • 歷史大事:選募關內河東壯土至隴右防秋
中國紀年,歷史大事,《資治通鑑》記載,

中國紀年

739年,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開元二十七年,乾支紀年為己卯兔年。

歷史大事

選募關內河東壯土至隴右防秋
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正月九日,令隴右節度大使榮王琬自至本道巡按處置諸軍,選募關內河東壯士三、五萬人至隴右防秋。到本年秋末,如果沒有入寇之敵,就命防秋兵還本地。
張守珪因隱其敗狀被貶
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六月,幽州(今北京)鎮將趙堪與白真陀羅假節度使張守珪之命,讓平盧(今遼寧朝陽)軍使烏知義於潢水(今遼寧西拉木倫河)北討擊叛奚餘黨。烏知義不從,白真陀羅就假稱制指以迫之。不得已,烏知義遂出兵與奚戰,先勝而後敗。守珪反隱其敗狀,奏報取勝。後敗事泄露,玄宗令內謁者監牛仙童幽州調查此事。守珪賄賂牛仙童,歸罪於白真陀羅,並逼其自縊。此時,仙童有寵於玄宗,眾宦官皆嫉妒之,一同告發其事。唐玄宗聽後大怒,令楊思勖杖殺仙童。張守珪被貶為括州刺史,以御史大夫李适之幽州節度使
蓋嘉運平突騎施
突騎施原附於突厥,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八月,磧西節度使蓋嘉運率兵攻其碎葉城(今蘇聯吉爾吉斯北部托克馬克附近),突騎施可汗突火仙出城迎戰,被蓋嘉運打敗,八月十五日在賀邏嶺被擒。後蓋嘉運又遣疏勒鎮守使夫蒙靈詧與拔汗那王阿悉爛達乾潛引兵攻入怛邏斯城(今蘇聯哈薩克東南部江布爾城),擒其黑姓可汗爾微,並取交河公主。收其眾數萬以與拔汗那王,於是唐在西陲威勢復振。九月,原先臣服於突騎施的處木昆、鼠尼施和弓月等部落皆率眾內附於唐。
追謚孔子及其弟子
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八月二十四日,追謚孔子為文宣王。原先祭祀先聖先師,周公南向,孔子東向坐。於是下制:從此以後,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釋奠用宮懸。並追贈其弟子為公、侯、伯。如顏淵為兗公,仲弓為薛侯,冉有為徐侯,季路為衛侯,子貢為黎侯,子游為吳侯子夏為魏侯,曾參為成伯等。
章仇兼瓊代張宥為劍南節度使
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十一月,劍南(今四川中部)團練副使章仇兼瓊入朝奏事,盛言吐蕃安戎城(今四川理縣西北)可取,唐玄宗聽後十分高興。又因為劍南節度使張宥是文人,不習軍旅之事,把軍政大事都委於章仇兼瓊,十一月二十九日,以張宥為光祿卿。十二月以章仇兼瓊為劍南節度使。
普寂卒
開元二十七年(七三九),長安興唐寺沙門普寂卒,年八十九。釋普寂,俗姓馮,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幼年即修學經律,後到荊州玉泉寺師事神秀,神秀盡以其道授之。武則天久視元年(七00),神秀被召赴洛陽,普寂受度為僧。唐中宗因為神秀年高,下敕普寂代師統其僧眾。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被召至長安,王公大臣,竟來禮謁。卒後被謚“大慧禪師”。

《資治通鑑》記載

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中之中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七三九年)
春,正月,壬寅,命隴右節度大使榮王琬自至本道巡按處置諸軍,選募關內、河東壯士三五萬人,詣隴右防遏,至秋末無寇,聽還。
群臣請加尊號曰聖文;二月,己巳,許之,因赦天下,免百姓今年田租。
夏,四月,癸酉,敕:“諸陰陽術數,自非婚喪卜擇,皆禁之。”
己丑,以牛仙客兵部尚書兼侍中,李林甫吏部尚書中書令,總文武選事。
六月,癸酉,以御史大夫李适之兼幽州節度使。
幽州將趙堪、白真陁羅矯節度使張守珪之命,使平盧軍使烏知義邀擊叛奚餘黨於橫水之北;知義不從,白真陁羅矯稱制指以迫之。知義不得已出師,與虜遇,先勝後敗;守珪隱其敗狀,以克獲聞。事頗泄,上令內謁者監牛仙童作察之。守珪重賂仙童,歸罪於白真陁羅,逼令自縊死。仙童有寵於上,眾宦官疾之,共發其事。上怒,甲戌,命楊思勖杖殺之。思勖縛格,杖之數百,刳取其心,割其肉啖之。守珪坐貶括州刺史。太子太師蕭嵩嘗賂仙童以城南良田數頃,李林甫發之,嵩坐貶青州刺史。
秋,八月,乙亥,磧西節度使蓋嘉運突騎施可汗吐火仙。嘉運攻碎葉城,吐火仙出戰,敗走,擒之於賀邏嶺。分遣疏勒鎮守使夫蒙靈察拔汗那王阿悉爛達乾潛引兵突入怛邏斯城,擒黑姓可汗爾微,遂入曳建城,取交河公主,悉收散發之民數萬以與拔汗那王,威震西陲。
壬午,吐蕃寇白草、安人等軍,隴右節度使蕭炅擊破之。
甲申,追謚孔子為文宣王。先是,祀先聖先師,周公南向,孔子東向坐。制:“自今孔子南向坐,被王者之服,釋奠用宮懸。”追贈弟子皆為公、侯、伯。
九月,戊午,處木昆、鼠尼施、弓月等諸部先隸突騎施者,皆帥眾內附,仍請徙居安西管內。
太子更名紹。
冬,十月,辛巳,改修東都明堂。
丙戌,上幸驪山溫泉;十一月,辛丑,還宮。
甲辰,明堂成。
劍南節度使張宥,文吏不習軍旅,悉以軍政委團練副使章仇兼瓊。兼瓊入奏事,盛言安戎城可取,上悅之。丁巳,以宥為光祿卿。十二月,以兼瓊為劍南節度使。
初,睿宗喪既除,祫於太廟;自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是歲,夏既禘,冬又當祫。太常議以為祭數則瀆,請停今年祫祭,自是通計五年一祫、一禘;從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