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年

公元前39年

公元前39年,農曆壬午,西漢永光五年,在位皇帝為西漢元帝皇帝劉劉奭[sh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39年
  • 農曆:壬午
  • 年號:西漢永光五年
  • 事件潁川大水
歷史紀事,文化紀事,雜譚逸事,通鑑記載,

歷史紀事

一、潁川大水
永光五年(前39年),潁川(今河南禹縣)發生大水,民受水害。淮南陰陵、東城、全椒等縣“雨壞鄉聚居舍,水流殺人”。
二、靈縣大水
永光五年(前39年),潁川大水後,黃河又在清河靈縣鳴犢口(今河北景縣、山東高唐間)決口。
三、廬州大水
據史載:漢永光五年(公元前三九年),秋,廬州大水,民舍田壟受損。
四、嗚瀆河形成
馬頰河由於受黃河決口、南北大運河的開挖、引水濟運和減河分洪等影響,歷史變遷與治理頻繁。漢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黃河靈縣(今高唐縣)嗚瀆口潰決,衝出一條嗚瀆河,又穿過屯別河,此出為屯氏別河,在今恩縣以西分為南北二支,南支稱屯氏別河南瀆,在平原、樂陵間,沿篤馬河東北流至無棣、霑化一帶,又沿鉤盤河東流入渤海;北支叫屯氏別河北瀆,經今平原、德縣、樂陵、無棣以北入海。
五、三頭同盟與“米塞諾協定”
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39年,三頭同盟與他們的最後一個強大的反對者、占據著西西里島的龐培之子塞克斯圖訂立了米塞諾協定。

文化紀事

宗廟禮制改革
永光五年,元帝詔令議皇帝宗廟迭毀禮制。與剛剛結束不久的因合乎國情,且得到統治階層,尤其是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儒學士大夫階層的普遍支持而順利推行的罷棄郡國廟相比,皇帝宗廟迭毀制度的確立、實行卻因受參與政策討論、制定者援引經典的不同,以及現實政治因素的影響而充滿了坎坷、波折。西漢自建立至元帝永光五年前,此禮久廢不行。因而往往因此為後世所譏諷:“漢承亡秦滅學之後,宗廟之制,不用周禮。每帝即世,輒立一廟,不止於七,不列昭穆,不定迭毀。”
“就錢”記錄頻現漢簡
西漢中期以後邊郡戰事頻繁,物資轉運甚重,因而僱傭民車轉運糧草很普遍,漢常見“就人”、“就直”和“就錢”等,其反映的含義與糧草的轉運密切相關。吳簡中的僦錢不是商業性之“租賃費”,而是轉運稅,是一種政府定期徵收的財政稅目,而“地僦錢”賬簿表示的就是一種記錄臨湘侯封地徵收轉運稅的總賬簿。《居延新簡》記:“候長胡霸千二百……永光五年五月甲辰朔壬申候君付長霸候史延□,執胡隧長李敞就錢廿一卩。”結合以上例證,“就錢”指的是轉運費。
歷譜
古四分術的恆氣,四年裡面,氣與氣的距離日數不同。流沙墜簡著錄的西漢永光五年壬午(前三九年)歷譜,有冬至立春的注入。

雜譚逸事

一、西漢西域伊循屯田考論
據《漢書·西域傳》,地處南道上的國家自東向西依次有鄯善、且末、精絕、 彌、渠勒、于闐、皮山、莎車等“南道八國”,而“鄯善當漢道沖”;散處於西域南道兩側的還有小宛、 羌、 盧、渠勒、烏 、西夜、子合、蒲梨、無雷、依耐、難兜等國;再西過蔥嶺,可通往大月氏、 賓和安息等地。作為西漢王朝與上述各國往來的必經之道,必然有大量使節和商人從鄯善國經過。光五年七月癸卯朔丁巳,使送于闐王諸國客,衛司馬參、副衛侯臨,稱敦煌太守,一過不足以考功,致縣略察長吏居官治狀,待客尤辨者。涉頭、淵泉盡治所。
二、莉薇婭與奧古斯都結婚
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42年前後,莉薇婭嫁給了她的表兄弟提貝里·克勞狄·尼祿。在尤利烏斯·凱撒被刺之後的內戰中,克勞狄·尼祿與奧古斯都敵對。前39年,莉薇婭倖存迫害,而且遇到奧古斯都。在這時候,莉薇婭早已有了一個兒子,即後來的皇帝提庇留。她當時還懷著次子老杜路蘇斯。傳說奧古斯都立刻愛上她,在雙方宣布與他們各自的舊夫妻離婚的當天兩人就結婚。克勞狄·尼祿顯然同意讓她離開,而且還出席婚禮。奧古斯都想要利用克勞狄的聲望來對抗他的反對派,而克勞狄·尼祿則希望以此獲得政治上的倖存,這兩個原因或許可以合理地解釋這對暴風雨式的結合。雖然兩人婚後沒有誕下孩子,莉薇婭奧古斯都的婚姻仍然維持了五十二年,而且莉薇婭在她丈夫跟前始終享有特權顧問的地位。

通鑑記載

孝元皇帝下永光五年(壬午,公元前三九年)
春,正月,上行幸甘泉,郊泰畤。三月,幸河東,祠后土。
秋,潁川水流殺人民。
冬,上幸長楊射熊館,大獵。
十二月,乙酉,毀太上皇、孝惠皇帝寢廟園,用韋玄成等之議也。
上好儒術、文辭,頗改宣帝之政。言事者多進見,人人自以為得上意。又傅昭儀及子濟陽王康愛幸,逾於皇后、太子。太子少傅匡衡上疏曰:“臣聞治亂安危之機,在乎審所用心。蓋受命之王,務在創業垂統,傳之無窮;繼體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養其心,休烈盛美皆歸之二後,而不敢專其名,是以上天歆享,鬼神祐焉。陛下聖德天覆,子愛海內,然陰陽未和,奸邪未禁者,殆論議者未丕揚先帝之盛功,爭言制度不可用也,務變更之,所更或不可行而復復之,是以群下更相是非,吏民無所信。臣竊恨國家釋樂成之業,而虛為此紛紛也!願陛下詳覽統業之事,留神於遵制揚功,以定群下之心。《大雅》曰:‘無念爾祖,聿脩厥德。’蓋至德之本也。《傳》曰:‘審好惡,理情性,而王道畢矣。’治性之道,必審己之所有餘而強其所不足,蓋聰明疏通者戒於太察,寡聞少見者戒於壅蔽,勇猛剛強者戒於太暴,仁愛溫良者戒於無斷,湛靜安舒者戒於後時,廣心浩大者戒於遺忘。必審己之所當戒而齊之以義,然後中和之化應,而巧偽之徒不敢比周而望進。唯陛下戒之,所以崇聖德也!
“臣又聞室家之道修,則天下之理得,故《詩》始《國風》,《禮》本冠、婚。始乎《國風》,原情性以明人倫也;本乎冠、婚,正基兆以防未然也。故聖王必慎妃後之際,別適長之位,禮之於內也。卑不逾尊,新不先故,所以統人情而理陰氣也;其尊適而卑庶也,適子冠乎阼,禮之用醴,眾子不得與列,所以貴正體而明嫌疑也。非虛加其禮文而已,乃中心與之殊異,故禮探其情而見之外也。聖人動靜游燕所親,物得其序,則海內自修,百姓從化。如當親者疏,當尊者卑,則佞巧之奸因時而動,以亂國家。故聖人慎防其端,禁於未然,不以私恩害公義。《傳》曰:‘正家而天下定矣!’”
初,武帝既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入海,廣深與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是歲,河決於清河靈鳴犢口,而屯氏河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