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抬大轎

八抬大轎

轎子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有人說,轎子是一種不用車輪的車,這話不是毫無道理的。《隋書·禮儀制》載:“今輦制像軺車而不施輪,用人荷之。”沒有輪的“車”,用人抬著走,這便是轎子了。據史書記載,轎子的雛形遠在夏朝時期就已經存在。《尚書·益稷》中,記述大禹治水時自稱:“予乘四載,隨山刊木。”“四載”當中,就包括原始的轎子。對此,《史記·夏本紀》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抬大轎
  • 性質:一種特殊的交通工具
  • 來源朝代:我國古代
  • 記載書籍:《隋書·禮儀制》
歷史,類型,

歷史

1978年,在河南固始縣侯古堆開掘的春秋戰國的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輿(轎子的古名)。它們製作頗為精巧,包括屋頂式和傘頂式兩種類型,說明在此之前,肩輿已有了一段較長的發展過程。
先秦兩晉時期
從先秦到兩晉時期,統治階級主要是乘車外出。雖說當時轎子還不流行,但是在皇室貴族的一小部分人中還是越來越喜歡用轎子的。晉朝顧愷之在他所畫的《女史箴圖》中,就生動地描繪了西漢成帝與班婕妤同乘一駕肩輿的情景。如果從地區來看,則在南方交通不便的山區中,轎子的普及較北方平原為快。但是直到唐朝,肩輿除了帝王乘坐之外,一般還僅僅為婦女和老弱有病的官員所享用。
唐朝著名畫家閻立本有一幅《步輦圖》,就是畫的唐太宗乘轎的情形。圖中的唐太宗端坐在一乘“步輦”上。由兩個宮女扛抬,四角還有宮女扶持。《舊唐書·玄宗紀》載:唐玄宗一次歡宴百官於上陽東州,醉者賜以床褥,“肩輿而歸,相屬於路”。一時乘肩輿者很多,然而乘轎畢竟是皇上的恩賜,轎子還不是社會通用的交通工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肩輿在山區用得比較多。當年武則天到萬安的玉泉寺時,就因為山徑危懸,要用準備好的肩輿上下,卻被王方慶諫阻了。這證明當時確是有人用過肩輿上山。《舊唐書·盧程傳》說,盧程到晉陽宮去冊封皇太后時,“山路險阻,安坐肩輿”。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年老退休後,與香山僧名如滿者結香火社,“每肩輿往來”(《舊唐書·白居易傳》)。這說明轎子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八抬大轎
轎子作為一種交通工具,得到較大普及的是在宋朝。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中,繁華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有許多轎子出遊。這些轎子雖然同漢唐時期的轎子大同小異,仍兩人抬槓,但選材精良,以硬木為主,上雕花紋飛龍,造形美觀。樣子和近代見到的大致相同。南宋時,轎子的使用進一步推廣。《宋史·輿服志》中說:“中興東征西伐,以道路阻險,詔許百官乘轎……”。到明朝中後期,連中小地主也“人人皆小肩輿,無一騎馬者”(明顧起元客座贅語》)。明清時期,轎子發展為四人抬或八人抬。王公貴族之所以越來越寵愛轎子,是因為坐在這種特殊的交通工具上,無車馬勞頓之苦,安穩舒適。清朝文人王漁洋有詩道:“行到前門門未啟,轎中安坐吃檳榔。”這時,轎子已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重要代步工具。

類型

古代的轎子,大致有兩種形制或類型,一種是不上帷子的涼轎,也叫亮轎或顯轎,一種是上帷子的暖轎,又稱暗轎。不同的官品,在轎子的形制類型、帷子的用料顏色等方面都有嚴格的區分。如明清時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藍呢或綠呢作轎帷,所以有“藍呢官轎”、“綠呢官轎”之稱。另外,轎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種種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稱為輿轎;達官貴人所乘的,叫作官轎;人們娶親所用的那種裝飾華麗的轎子,則稱為花轎。抬轎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間多為二人抬便轎,官員所乘的轎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如清朝規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於皇室貴戚所乘的轎子,則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此外,乘轎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規定,處處顯示著封建社會裡森嚴的等級制度。
古代轎子的形制上也有規定。例如在清初皇帝后妃乘坐的豪華的輦,親王坐的轎子是銀頂黃蓋紅幃。三品以上大官雖可用銀頂,皂色蓋幃,在京城內四個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只準乘錫頂、兩人抬的小轎。至於一般的地主豪紳,用黑油齊頭、平頂皂幔的。
而八個人抬的娶親大花轎,舊時的結婚講究明媒正娶,由夫家用轎迎娶是其主要內容。現多用來指請的態度誠懇,儀式隆重;擺架子。多含諷刺意味。
例句:(1)如今嫌棄人家,何必當初你踩斷門檻,八抬大轎娶來呢?
(2)架子這么大,難道八抬大轎請你不成?
八抬大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