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坊民居

八坊民居

八坊民居是指位於國家AAAA級景區、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首府臨夏市八坊十三巷的八坊古民居。該民居建築屬於回族古民居,代表了臨夏回族民居建築的主要風格。

基本介紹

歷史淵源,民居特色,

歷史淵源

臨夏古稱河州,知道河州的人,還會知道臨夏市內的回民又稱“八坊人”。“八坊”和“河州”同時成為了臨夏的別稱。八坊這個名稱的起源和臨夏民族建築是孿生兄弟。它源於伊斯蘭教的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最早的八坊具體地點在臨夏市廣場洪水河以南,三道橋以北,東自上二社以西,西至西巷以東的這片回民聚居區。以後的八坊擴大到小西關一帶,南關、前河沿、大小西關等。據史載,從元朝至元十年(1273年)建起了第一座清真寺——南關清真大寺。到清初,在南關內外,先後建立了八個清真寺,便有了“八坊”(者麻提)之說,清朝後期雖然清真寺增多至十幾座,但是習慣上人們將這片地方還以八坊相稱,八坊這一名稱的確有了幾百年歷史。
臨夏八坊的古建築是回族前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形成的,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和資源,對這一特有的地方優勢和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承前繼後,揚長避短,不但可以挖掘其價值和潛力還能更好地弘揚特色文化。

民居特色

八坊民居多以四面合圍、對稱封閉式的小型四合院為特徵。這種四合院有大有小,依據主人家的經濟實力而定,而且大都講究中國傳統的建房方位--坐北朝南,修有三間堂屋(上房、正房),兩側各修有耳房,院子的東西兩側分別建有廂房三間,實際上是一明兩暗,中為陽,兩旁為陰,也有修南房的。在房屋建築中講究對稱、均衡格局。一般百姓居民多居住小獨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只有少數富裕人家還建有偏院、車馬院或一進數院式的,猶如一幅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畫,在人們眼中漸次展開,置身其中,細細欣賞,方能領略其中清雅韻致。
已故馬效融先生在《民國時期八坊人的衣食住行》一文中,描述民國時期河州回族人聚居的有瓦房、土棚兩種,條件好的人家蓋的是瓦房,用板瓦、簡瓦壓兩側的“邊三溝”,式樣有“一挑檐”和“兩溜水”(有脊,又叫磨房廳),“卷棚”則用陰陽瓦,頂部是圓的,向前後伸展。木架多為五架檁,前檐放飛椽,梁頭雕“鵓鴿頭”。大戶人家很講究正門,多用青磚瓦、仿古典木牌坊砌門頭。門兩側垂頭上常飾以磚雕花卉,顯得極其華麗而富貴。大門多開在東南或西南角,門扇大多用木質,油漆漆成黑或赭色,上釘銅門環。進門正面則是一面立式影壁,多用磚砌成磚雕的山水字畫鑲嵌其中。大門、里門、房眉、垂頭等處施以深淺浮雕、鏤空木雕,組成一幅幅生動的畫面。這種照壁恰似院中屏風,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曲徑通幽之妙。
上房的上席挨牆擺放著秦桌,前面放有一件大的八仙桌,桌子兩旁有太師椅。牆上多掛有“克爾白圖”、阿文字畫或漢文中堂、對聯等。秦桌上擺有《古蘭經》、大香爐,兩側擺著古玩。上房兩廂多擺有油漆板櫃,上放有茶具等。另外,靠炕沿擺放有茶几、“馬褥”(方凳子)或寬條凳,室內陳設與房屋建築相互陪襯,渾然一體,達到了有機的整體組合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