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喜館
- 地理位置:龍巖市長汀縣東大街
- 八大喜:花燭、添丁、成人、立灶、喬遷、金榜題名、壽誕、豐收
- 文化類型: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汀州歷史,汀州八喜,汀州民俗,地理位置,
汀州歷史
長汀是歷煉千年的歷史名城、名揚天下的客家首府。汀州客家人自中原遷徙來此,建州千餘年。在這一千多年裡,形成了一座獨特的歷史文化長廊。為弘揚汀州客家優秀歷史文化,著力打造汀州客家歷史文化精品,重點突出汀州民俗文化內涵。挖掘整理了汀州客家人極其重要的屬於精華部分的人生八件大喜事,以“汀州八喜館”形式展示,以饗觀者。
汀州八喜
走進“汀州八喜館”,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築內,八個展廳以實物、雕塑、浮雕、文字、圖案,以及表演等多樣形式,聲、光、電、數字影像,全息投影等多媒體表現手法供大家觀賞並參與互動。展示陳列內容生動有趣,它包括:花燭、添丁、成人、立灶、喬遷、金榜題名、壽誕、豐收等客家人生“八大喜”。
八喜館為三層半的傳統客家跑馬樓,通過聲光電的方式展現客家人一生所經歷的八件喜事(金榜之喜、婚慶之喜、添丁之喜、成人之喜、立灶之喜、喬遷之喜、壽誕之喜、豐收之喜)。一樓為非遺文化表演區和歷史名人書畫汀州展示區,二、三樓為八喜靜態展示和動態體驗區,四樓涵蓋數位化互動體驗區,動漫與實景相融匯貫穿。通過運用各種手法,充分表達出客家人崇尚禮教、勤奮節儉、鄰里和諧、樂觀積極的精神,傳承汀州的習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 金榜題名之喜
“金榜題名”乃讀書人之大喜,客家人崇尚教育,無論家境再貧困,也要供子孫念書。有道是:“供子唔讀書,不如養只豬”;並以不識字者被稱為“瞎目雞”受人恥笑。客家人以“耕讀傳家”作為家風家訓代代傳承。“學而優則仕”是他們為求改換門庭,光宗耀祖的目標。
- 花燭之喜
接親需在半夜,以避“眼”(孕婦)。迎親隊伍以六人之數,取“六合”之意。娘家人送嫁也取“六合”,以六人成行。新娘入門前,為避免迎親路上新娘腳上會粘上邪氣帶進婆家,新娘要在門外等候。婆家人割了“攔門雞”新娘方可入門。入門時要跨火盆、過米篩來到正廳上與新郎牽上紅繩入堂拜天地、拜祖宗、夫妻對拜。
- 添丁之喜
客家人稱男嬰誕生為“添丁”。添丁是大喜事,有一系列的慶祝活動。嬰孩出生十天左右,孩子的父親要攜肉圓、糖姜雞、蛋、米酒到老丈人家報喜,這叫“報婆嫅”。岳父、岳母也會回贈雞與染紅的蛋。誕後三天,要做“三朝”給嬰兒洗澡。誕後一個月,要“做滿月”:請諸親友“吃薑酒”,並向諸親朋好友贈送紅蛋。
- 成人之喜
- 立灶之喜
立灶,客家人俗稱“打灶頭”。即砌築做飯用的爐灶。客家人蓋新房,需作灶。俗語說:樹大分杈,子大分家。兄弟分家,是家族興旺發達的喜事。按習俗,“大仔坐老灶,細仔坐屎窖”。沒分到廚房的當然得另起爐灶。作灶於客家人是件大事,馬虎不得。首先得請人撿個好日子,擇日動工。更重要的是請風水先生勘定灶口朝向,相對房屋附近的河水流向,有“順水灶”“逆水灶”的說法。客家人相信灶口的朝向與家庭財運相關,所以很有講究。
- 喬遷之喜
客家人蓋了新房,便要舉行喬遷儀式,俗話搬新屋。喬遷之日,主人要扛上竹篙、木梯,寓生活節節高、老人壽延高、讀書人高中之意,糈袋子裡要裝有算盤、秤子、新褲等物件,表示治家會划算,遇事稱心,吉慶有餘,代代富貴。前往新居路上,兩人各提一盞馬燈寓意旺“丁”。另有一人提火籠,表示給新居傳承火種。
- 壽誕之喜
為長輩祝壽是每個客家家庭的大事。客家習俗,老人做壽“男做齊頭,女做一”,就是男子逢六十、七十、八十歲…;女六十一、七十一、八十一歲…做壽。老人做壽,出嫁的女兒要給父母各送一件新衣、一雙新鞋。其他親戚送“壽幛”或“壽桃”、“壽麵”。
- 豐收之喜
每到收成時節,“家中米谷豆麥滿倉,窖里番薯芋子成牆,灶間薯種掛滿梁”。為慶賀豐收,感恩“五穀大神”(神農氏),客家人以“食新”、“做禾了”、“蒸歲飯”等各種形式慶賀新糧上場。各個村莊更以“迎花燈走古事”、“游草龍”“游刻紙龍燈”、“百壺宴”等各種民俗活動來表達國泰民安、喜獲豐收的喜慶之情。
汀州民俗
八大喜事,內容健康向上、寓意深刻,通過實物及現代科技手段,全方位還原了客家人當年慶祝大事、喜事的盛況和要表達的願望,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充分展示了客家先民的智慧及文化積澱。該館還精心挑選出最具汀州特色的鬧春田、百壺宴、刻紙龍燈、迎花燈走古事等民俗活動,供大家欣賞。這些民俗活動皆是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長汀人民為之自豪的民俗奇觀。
地理位置
汀州八喜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