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剌忽諸部

八剌忽諸部

巴爾虎蒙古族歷史悠久的一個部落。巴爾虎早在蒙古各部統一前就已屢見經傳。南北朝時期稱其為“撥也稽”;隋唐時期稱其為“撥野固”、“撥野古”或“撥也古”。《蒙古秘史》和《史集》、《元史》稱為“巴爾虎”或“巴爾虎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蒙古八剌忽部
  • 別名:撥也稽
  • 類型:古代部落
  • 建立時間:1207年
部落介紹,分布,歷史資料,部落經歷,外來遷入,

部落介紹

分布

“撥野古”是柔然部一支,公元4世紀前居住於興安嶺西麓,後遷至今貝加爾湖地區。從公元6世紀開始,受突厥汗國統治。因突厥對統治各部“衰斂苛重”、“徵稅無度”引起“撥野古”等部的反抗,並脫離突厥統治。唐時,“撥野古”等十餘部相繼歸服唐朝,該地置為州府。在南北時期因蒙古高原各部落間的戰爭,巴爾虎部落逐北移到貝加爾湖東南部的巴兒忽真河流域,稱為八剌忽部

歷史資料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撥野忽”仍在“巴兒忽真河”一帶過著半遊牧半狩獵的生活。因此,草原上的蒙古牧民稱他們為“槐因亦爾堅”,意即“林中百姓”。元代將這一地區稱為“八里灰地面”。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後的1207年,派長子朮赤征服“林中百姓”,其中包括巴爾虎、厄魯特布里亞特等部落。
清初,努爾哈赤皇太極降服貝加爾湖地區蒙古諸部。17世紀上半葉沙俄開始涉足貝加爾湖地區,迫使沿岸遊牧的部落移到喀爾喀蒙古地區,巴爾虎成為喀爾喀蒙古的屬部,生活在喀爾喀蒙古的北部,其中一部遷至嫩江上中游。他們同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族一起先後駐黑龍江、莫日根齊齊哈爾各城及布特哈地區。

部落經歷

康熙二十七年(1688),清廷平定黑龍江流域,巴爾虎部落中除一部分加入清八旗分遣各地外,還有一部分遷往喀爾喀蒙古者,即編入蒙古各部,另有一小部分遷往俄羅斯境內居住。
雍正十年(1732),清朝為加強呼倫貝爾邊防,從布特哈地區抽調3000兵丁,組成索倫八旗,(亦稱呼倫貝爾八旗)進駐呼倫貝爾,其中有275名巴爾虎兵被編到呼倫貝爾左翼的正藍旗3個佐(每佐60名兵丁)和鑲白旗的第2佐、第3佐,駐牧于海拉爾河以北地區。
1919年,經中華民國總統批准,呼倫貝爾副都統衙門以索倫左翼正藍旗和鑲白旗共5個佐的巴爾虎人為主,組建陳巴爾虎旗。由於他們編入清八旗較早,又比由喀爾喀部遷來的巴爾虎早兩年,故稱他們為陳巴爾虎

外來遷入

居住在喀爾喀蒙古地區的巴爾虎人因與喀爾喀部落統治者不合,於清雍正九年(1731)偷渡國境進入俄羅斯境內,而又被俄羅斯遣送回來,其首領黑力太等被清朝處死,余者仍在喀爾喀界內居住。雍正十一年(1733),喀爾喀車臣汗部貝子揚其布道爾吉旗屬巴爾虎管理,章京車楞與都古爾領兵前往額爾德尼召軍營,揚其布道爾吉不接見並加以辱罵,引起憤恨。車楞和都古爾聯合巴爾虎各姓氏的人請求加入清八旗,獲得批准。1734年7月,1984名巴爾虎兵丁及家屬遷往呼倫貝爾。按索倫兵制,將其中的2400人60人為一佐,組成4個佐,分為左、右八旗。這兩旗因他們比陳巴爾虎部晚兩年遷來呼倫貝爾,故稱為新巴爾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