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特點,形成,雅爾達體系,華約和北約,杜魯門主義,冷戰,思考,
特點
政治上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勢不兩立。
軍事上兩大集團強烈對抗(全面冷戰和局部侵略與反侵略鬥爭)。
兩種類型經濟並行發展、交往很少(封鎖與反封鎖)。
兩大陣營內部基本是一元結構、一個中心。
兩極格局長期相對穩定。
形成
雅爾達體系
二戰後期,為協調彼此行動,史達林(蘇)、邱吉爾(英)和羅斯福(美)在德黑蘭雅爾達和波茨坦多次舉行會晤。隨著戰爭局勢的日益明朗,戰後世界秩序的安排被提上議事日程。 在幾次會議上,三國首腦就聯合國的建立、處置德國等問題最終達成了一系列協定。這些協定是以雅爾達會議為中心確定的,其內容和具體實施構成了戰後世界格局,即雅爾達體系。
主要內容:處置戰敗國,以防止法西斯主義東山再起,重新確定戰後歐亞的政治地圖,重新劃定法西斯戰敗國及其被占領地區的疆界,對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委託統治地實行託管,原則上承認被壓迫民族的獨立權利,建立聯合國,作為協調國際爭端維持戰後世界和平的機構。
評價:雅爾達體系有利於加速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進程,體現出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共處與合作以共同維護戰後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對和平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進步性。但是,雅爾達體系具有建立在戰時軍事實力基礎上的大國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色彩。雅爾達體系結束了歐洲國家作為世界中心的國際格局,為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1、雅爾達會議和《雅爾達協定》
2、二戰後的美蘇力量和關係的變化
二戰後西歐列強普遍衰敗,而美國經濟、軍事實力則空前膨脹,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推行稱霸全球的戰略;蘇聯的軍事實力也迅速增長,成為唯一可以抗衡美國的國家;美蘇由二戰時的合作關係走向戰後對抗。
華約和北約
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的簽訂,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建立(12國、西歐和北美針對蘇聯)
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的出現,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形成。(實質是兩種社會制度的對峙)
杜魯門主義
冷戰
1947年的冷戰的形成加劇了兩極格局的形成。
條件和原因:美蘇實力的抗衡:二戰改變了世界各國力量的對比。西歐國家普遍衰落,美國和蘇聯則迅速崛起。
美國:經濟上,二戰以前,美國已經是世界是上第一經濟強國,戰爭期間經濟實力極具膨脹。軍事力量在世界是絕對優勢地位,軍隊人數多,裝備先進,有核武器,在世界許多地區有駐軍。以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做後盾,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戰後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主地位,對國際政治有巨大影響。
蘇聯:戰後蘇聯迅速崛起,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強國。儘管蘇聯在戰爭中遭受損失,但其為反法西斯做出巨大貢獻,國際聲望提高。經濟上:戰爭結束後,蘇聯採取一系列措施,將工作重心由戰爭轉變為和平建設,國民經濟迅速從戰爭創傷中恢復過來。軍事上:從二戰後期開始,蘇聯一直保持軍事力量,戰後,蘇聯成為聯合國創始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國際事務中影響舉足輕重,東歐各國在蘇聯的影響和支持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以蘇聯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蘇聯美國戰略對立;二戰結束,他們失去合作基礎,意識形態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它們的關係。
形成標誌:1947年3月,杜魯門在國會發表咨文,聲稱希臘和土耳其受到共產主義的威脅,要求國會停止援助希臘和土耳其,世界已經分成兩個陣營。杜魯門主義標誌著冷戰開始。接著美國經濟上推出馬歇爾計畫,軍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針對杜魯門主義,蘇聯針鋒相對,政治上成立九國共產黨和中央情報局,經濟上組織經互會,軍事上成立華約。蘇聯和美國冷戰全面展開。
思考
美蘇爭霸的歷史教訓是相當深刻的。各個國家,尤其是大國應該放棄爭奪世界霸權,相互攜手合作,維護世界的和平和穩定。各國應該放棄爭奪軍事優勢的做法,將主要精力和資源用於經濟發展和建設,提高以經濟和教育實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冷戰從二戰結束開始,到1991年蘇聯解體為止。韓戰、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衝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衝突,在這些衝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么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衝突的緊張性。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二戰期間結盟的美蘇關係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占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畫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畫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畫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二戰後,世界上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嚴重地衝擊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為了遏制、撲滅這些革命運動的發展,鞏固資本主義體系,採用各種手段推行“冷戰”政策。最先提出“冷戰”術語的是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於1946年初在一次演說中提出來的。同年3月5日,英國首相邱吉爾訪美時,在富爾頓發表的反共演說和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的有關內容,標誌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正式推行“冷戰”政策。1947年9月,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戰》一書並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從此起,“冷戰”術語廣為流行,冷戰政策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遏制、破壞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隨後,美軍把“冷戰”作為一種戰爭類型列入野戰條令。1962年版美軍《作戰綱要》,把戰爭分為三種類型,即“冷戰”、“有限戰爭”、“全面戰爭”。給“冷戰”所定的定義和原則是:“冷戰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面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敵對的國家或聯盟可以用冷戰來進行較量”,“不僅運用政治、經濟和心理力量,而且還使用軍事力量。軍隊在冷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實現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為遏制他國使用武力,可以動員後備役部隊或展開現役部隊”。“冷戰和有限戰爭之間的界限既不是明確的,也不是絕對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規軍隊來進行實際上是戰鬥行動的冷戰活動”。1968年版美軍《統帥綱要》又補充規定,“穩定局勢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中”。 這裡說的“穩定局勢作戰”,就是在世界各地進行的鎮壓、撲滅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作戰。在世界上,哪裡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他們的軍隊就派往哪裡進行鎮壓,或是提供軍援和作戰支援,甚至進行核訛詐、核恫嚇,大耍“世界憲兵”的把戲。儘管如此,並沒有阻止世界社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非拉和大洋洲只有38個獨立國家,已發展到140多個獨立國家。
冷戰中大部分的傷亡可能是由情治單位所採取的針對平民或軍事目標的襲擊造成的。間諜被派往東西兩方陣營,或者在當地召募情報人員,甚至強迫加入。當間諜被發現時,他們不是被立即殺害,就是與對方所抓獲的人質交換。間諜飛機和其他從事查勘任務的飛機一旦發現會被立即擊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推行“冷戰”政策,導致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於1949年4月4日成立,繼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於1955年5月14日成立。從此以後,“北約”集團15個國家的軍隊近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8個國家的軍隊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開始處於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1626枚戰略飛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飛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飛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於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鬥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於世界上已掘有的130億至160億噸當量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蘇聯解體後,美、蘇兩大集團長達40年的冷戰才算告終。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趨向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