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精神

兩會精神

2008年3月3日和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開幕。此次召開的兩會繼往開來,總結了上一個五年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提出了新的五年建設計畫,兩會堅持改革創新和推動科學發展,堅持關注民生,集中討論了廣大人民民眾關心的許多重大問題。 兩會召開期間將審議通過一系列促進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決議法案,從而能夠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實現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會精神
  • 時間:2008年3月3日
  • 類 別:黨群 宣傳
  • 版權資訊:ISBN 9787880664287
解讀音像,內容簡介,每講內容及講解人,專題音像,熱點熱議2008,2008年兩會檔案亮點解讀,熱點解讀,一取得抗震救災勝利後的第一個兩會,二北京奧運舉辦並取得成就後的第一個兩會,三農村改革發展行動綱領,四改革開放30年取得輝煌成就後第一個兩會,五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的第一個兩會,解讀講座,講座基本信息,出版背景,專家及內容簡介,精神解讀,

解讀音像

基本信息
名 稱: 2011“兩會”精神解讀(音像)作 者:
封面圖封面圖
類 別:  黨群 宣傳— 理論學習
其它介紹: 2011年3月/4張VCD/每片約55分鐘
版權資訊:ISBN 9787880664287

內容簡介

2011年的“兩會”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召開,格外令人關注。為配合學習、把握“兩會”精神,堅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民生優先的原則,貫徹落實今年的主要任務,做好今年的十項工作,我們邀請了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共中央黨校的專家對“兩會”精神進行了闡述和講解。供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參考。

每講內容及講解人

第一講:全面把握“兩會”精神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博士 王小廣
1、“十二五”規劃要點
2、2011年中國巨觀經濟走勢
3、2011年中國巨觀經濟政策的分析
第二講:“兩會”民生熱點問題解讀
主講人:中共中央黨校科社部社會學教研室 王道勇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2、民生方面的七大亮點解讀
3、幾點總體認識

專題音像

熱點熱議2008

為了更好地宣傳、學習兩會檔案精神,特邀請專家學者,對會議內容進行了深入系統地分析解讀,並精心錄製了專題講座。本講座將是各地區各部門及廣大黨員幹部進行學習的理想輔助教材。
第一講:全面貫徹十七大精神,堅持改革創新,推動科學發展
主講人: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副院長 劉春教授
第二講:看兩會熱點、解析政府公共政策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王滿傳教授
第三講:2008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主講人: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 王小廣
第四講:關注兩會、傾情民生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副主任 龔維斌教授
第五講: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問題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汪玉凱教授
其它相關兩會教材:《幹部培訓大講堂——解讀兩會熱點 聚焦民生髮展》、《2008年兩會檔案亮點解讀--加快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黨課大講堂—2008“兩會”熱點專題學習講座》等等!

2008年兩會檔案亮點解讀

一:中國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巨觀分析(115分鐘)
主講人:國家發改委巨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常修澤
二:建設服務型政府與“大部制”改革(100分鐘)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汪玉凱
三:建設新型公關服務型財政體制(90分鐘)
主講人:中央黨校研究室副主任、教授 周天勇
四:基本公關服務均等化和服務型政府建設(100分鐘)
主講人:國家發改委巨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丁文竹
析去年兩會亮點觀今年兩會看點
“艾君博侃兩會”首篇博文回顧了1979年我國重大方略和重要事件,簡單展望綜述了2009年我國面臨的問題和面對的大事兒。
還有幾天,全國兩會將在北京拉開序幕。所以,艾君認為有必要與博友們一起簡單回顧一下“2008年兩會的意義給我們的意義”以及對即將召開的“2009年兩會的特殊背景和意義”作一些簡單的分析展望。
去年兩會亮點多多,以關注民生而出台的《物權法》,以及打油詩進兩會、道歉政治上兩會等,標誌著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進步--
去年兩會召開是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初年,在實施“十一五”規劃承上啟下的年份背景下召開的;也是北京奧運會舉辦在即,改革開放30周年迎面走來,抗擊雪災考驗政府應急能力取得勝利之後的背景下召開的。委員代表針對我國物價、機構改革、醫改、住房等國計民生問題,反腐倡廉、政府應急能力、環境污染治理、幹部的選拔、教育、新農村建設、社會穩定與和諧等大政方針問題以及糧食生產、經濟發展、北京奧運等問題討論熱烈,建言獻策。
所以,去年兩會話題不少,亮點也不少。但筆者認為,2008兩會最引人注目的亮點有兩個:一是審議通過了《物權法》和《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草案》;二是代表委員以及高層領導的發言自由,折射出中國民主政治文明建設的進步。
去年“兩會”首先是“兩會”審議了《物權法》。一部起草於1993年的法律,歷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從一審到七審,從向社會全文公布徵求1萬多條意見到專門召開100多次座談會、立法論證會,《物權法》草案終於在08年兩會期間提請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民法,標誌著中國的社會經濟、民生法制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另外,黨的十七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在廣泛徵求意見基礎上提出的《關於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五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備受關注的“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改革,從原則構想到具體實現邁出了關鍵性一步。實施“大部制”能有效解決部門職能交叉的現象,提高工作效率,有利於政府部門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據悉,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雖然沒有推行“大部制”,但也在不斷地進行機構改革。從1982年到2003年,國務院機構先後進行了五次改革,國務院各部門從100個減少到了28個。
去年兩會還有一個亮點的就是“民主政治的進步”。代表委員以及高層領導敢於掏心窩、反映民意的多了,講真話、實話多了,官話、套話少了。這在以往“兩會”的歷史上還真是不多見的。有的委員甚至把民間諷刺政府的打油詩也作為討論話題向總理轉述,這體現出會議的自由、民主和暢所欲言,能夠反映民眾的心聲,代表民意。這種參政議政氣氛,是中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進步。此外,長期分管外貿等領域工作的中國“鐵娘子吳儀針對社會存在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在參加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公開向代表道歉。官員們對工作的失誤敢於道歉,這又是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進步。
總而言之,“兩會”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社會政治、民主、經濟的文明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指導作用的事情,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熱點解讀

2008年,在經歷了雪災、騷亂、地震、食品安全等危機,又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以及神七發射成功的喜悅,進行了改革開放30年的總結回顧之後,面對著世界性金融危機的困惑,進入2009年的中國還將面臨著許多實際困惑。面對著民生、經濟發展、和諧文明建設等難題,兩會又會有哪些重大舉措和好的建言獻策呢?09兩會必有新的看點--
又是一個陽春的三月,伴隨著春風春雨,對億萬人民來說,2009年承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的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又即將在北京召開,我們對會議更多的是關注和期待。
綜合分析看來,2009年兩會具有特殊的背景和現實意義,筆者認為,凸現“5個一”的大背景:

一取得抗震救災勝利後的第一個兩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罕見的8.0級大地震,震撼全球,億萬炎黃子孫以堅強的民族精神,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災偉大勝利。

二北京奧運舉辦並取得成就後的第一個兩會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舉辦,圓了炎黃子孫百年奧運夢想,實現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美好願景,完成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以及“文明奧運、平安奧運”的奧運宿願。北京奧運取得了運動競技和文明觀賽的雙豐收,創下了奧運史上眾多的第一,成為人類奧運史上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將永載奧運史冊。

三農村改革發展行動綱領

—《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推出後的第一個兩會。2008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經過充分討論、認真審議,一致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農業穩,天下安。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這個決定,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全局出發,明確了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大原則和戰略舉措。這個決定,體現了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要求,適應當前農村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和億萬農民的共同心愿,是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行動綱領。

四改革開放30年取得輝煌成就後第一個兩會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口號。全會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方針指導下,審查和解決歷史上遺留的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決定在黨的生活和國家政治生活中加強民主,加強黨的領導機構和成立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全會形成的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開始承擔起艱巨的使命。從此,沉睡封閉多年的中國,走向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的康莊大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的偉大曆程和偉大成就深刻昭示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五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的第一個兩會

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海嘯、信用危機及華爾街海嘯等到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大量銀行和金融投資機構倒閉,連鎖反應影響到世界相關國家的經濟下滑和金融機構出現擠兌風潮,蔓延成全球金融危機。儘管對中國經濟影響沒有美國等國家大,但對中國產品出口、經濟成長、就業等影響較大。
在如此多的社會大背景下召開的“兩會”,自然有著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反腐倡廉、震區重建、奧運場館利用、推進農村改革和新農村建設具體落實、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等問題,以及包括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食品安全、醫改、收入分配等民生話題也將會成為中國09年兩會的關注話題。
今年兩會背景特殊,意義也大,相信看點就會多多,讓我們期待著!(艾君2009年2月27日於北京)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於2009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
此次兩會召開正值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之際,因而意義重大不同尋常。兩會對上一年度的建設成就和經驗教訓進行了認真總結,集中討論了2009年面臨的形勢任務和熱點問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關注社會民生,科學決策並審議通過了一系列深化改革,保持經濟成長,拉動內需,促進就業,保障民生的決議法案,從而促進社會和諧,為實現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環境。

解讀講座

講座基本信息

名 稱: 聚焦結構調整 關注熱點民生 —兩會精神深層解讀(音像)
作 者: 王健、張占斌、劉明福
單 位: 套
類 別:  黨群 宣傳— 音像
其它介紹: 2010年3月/共四講/4張DVD光碟/每張盤時長100分鐘
定 價: 580元

出版背景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把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如何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 必須從打造學習型機關做起,並把加強健身和學習結合起來,讓健身成為風氣,讓學習成為常態。
2010年兩會精神解讀講座2010年兩會精神解讀講座
學習是文明傳承之途,人生成長之梯,政黨鞏固之基,國家興盛之要。建設學習型政黨,不僅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黨的自身建設發展的內在要求。旨在把我們黨建成人人學習,終身學習、與時俱進、持續創造的政治組織,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成為中國工人階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本片歷時三年,由30餘位黨史專家,學者傾力完成。本片從科學理論武裝,具有世界眼光,善於把握規律,富有創新精神四個方面,以在事紀形式對建設學習型政党進行科學的解讀,以全景大畫面的現代影視藝術形式予以充分的,客觀的、翔實的展現、是各級領導幹部建設學習政黨的學習大參考。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於2010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中國經濟經受了世界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率先迎來了經濟復甦的春天。而結構調整、消費不振、樓市泡沫、通漲壓力等困難依然有待解決。如何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成為中國發展的主題。因此,這次兩會立足於總結經驗教訓,確立新的起點,直面嚴峻挑戰,精心謀劃未來,因而具有不同尋常的重大意義。

專家及內容簡介

2010兩會精神解讀專題學習講座分為兩講,內容如下:
一、學習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專題講座(上、下)
主講人:中央黨校教授 楊秋寶
二、 兩會走進新時代(上、下)
主講人:中央黨校教授 張希賢
《2010年兩會精神深層解讀》主要內容:
第一講:中國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的深度解讀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主任 王健教授
第二講: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與房價問題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 張占斌教授
第三講:建立利益協調機制,化解社會高風險
主講人:國防大學原軍隊建設研究所所長 劉明福教授
第四講:著力改善民生的政策重點分析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 惠雙民教授

精神解讀

名稱:2011“兩會”精神解讀
規格:4盤VCD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定價:500
兩會精神
2011年的“兩會”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召開,格外令人關注。為配合學習、把握“兩會”精神,堅持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民生優先的原則,貫徹落實今年的主要任務,做好今年的十項工作,我們邀請了國家行政學院和中共中央黨校的專家對“兩會”精神進行了闡述和講解。供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參考。
《2011“兩會”精神解讀》內容簡介:
第一講:全面把握“兩會”精神
主講人: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博士 王小廣
1、“十二五”規劃要點
2、2011年中國巨觀經濟走勢
3、2011年中國巨觀經濟政策的分析
關鍵字:“經濟上新台階”“ 轉方式調結構”“ 社會事業”“ 環境保護”“ 改善人民生活”“ 深化改革開放”“ 兩降一升”“ 發展模式”“ 投資與消費”“產能過剩”“ 通脹壓力”。
第二講:“兩會”民生熱點問題解讀
主講人:中共中央黨校科社部社會學教研室 王道勇
1、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
2、民生方面的七大亮點解讀
3、幾點總體認識
關鍵字:“就業優先”“同步增長”“廣覆蓋”“保障性住房”“攻堅戰”“目標4%”“人口結構”“進步”“幸福”“理念轉變”“民生時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