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岐

兩岐

詳細解釋

亦作“ 兩歧 ”。

分為兩支

後漢書·張堪傳》:“﹝張堪﹞拜漁陽 太守……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呂溫 《道州觀野火》詩:“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岐
  • 拼音:liǎng qí
  • 解釋:兩支/兩個分岔
  • 出處:《後漢書·張堪傳》
基本信息,詳細解釋,分為兩支,指兩個分岔,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農業有方,民樂年豐,借指麥子,指特異之禾稼,兩種意見分歧;兩種辦法不統一,

基本信息

詞目:兩岐
拼音:liǎng qí

詳細解釋

亦作“ 兩歧 ”。

分為兩支

後漢書·張堪傳》:“﹝張堪﹞拜漁陽 太守……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
呂溫 《道州觀野火》詩:“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

指兩個分岔

南朝 齊 謝朓 《將游湘水尋句溪》詩:“瑟汩瀉長淀,潺湲赴兩岐。”
陸游 《雪作》詩:“飛蝗掃地無遺種,瑞麥連雲有兩歧。”
李東陽 《周公神道碑》:“麥有兩岐,芝有三秀。”

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農業有方,民樂年豐

典源
《後漢書》卷三十一《張湛傳》
在郡二年,征拜騎都尉,後領票騎將軍杜茂營,擊破匈奴於高柳,拜漁陽太守。捕擊奸猾,賞罰必信,吏民皆樂為用。匈奴嘗以萬騎入漁陽,堪率數千騎奔擊,大破之,郡界以靜。乃於狐奴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後守令能否。蜀郡計掾樊顯進曰:“漁洋太守張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討奸。前公孫述破時,珍寶山積,扌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帝聞,良久嘆息,拜顯為魚復長。方征堪,會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詔褒揚,賜帛百匹。
典源譯文

張堪在蜀郡兩年,征拜為騎都尉,後來率驃騎將軍杜茂,擊破匈奴於高柳,被拜為漁陽太守。捕擊奸猾,賞罰必信,官吏民眾都樂意為他所用。匈奴曾經以一萬騎侵入漁陽,張堪率數千騎奔襲,大破匈奴兵,漁陽郡界得以安靜。於是在狐奴開稻田八千多頃,勸民耕種,得以富裕起來。百姓歌頌道:“桑無附枝,兩岐長滿了麥穗,張君為政,百姓樂不可支。”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帝嘗召見諸郡掌管計簿的官吏,問其風土及前後郡守縣令的政績。蜀郡計掾樊顯進道:“漁陽太守張堪過去在蜀,其仁愛足以恩惠部下,威信足以討伐奸佞。前公孫述破滅時,珍寶堆積如山,積聚掌握之物,足以稱富十代,而張堪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帝聞之,嘆息良久,於是拜樊顯為魚復縣長。正準備征張堪,恰好張堪病逝,帝深為悼惜,下詔書表彰,賜帛百匹。
釋義
張堪任漁陽太守時,吏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百姓歌頌道:“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後遂以“兩岐歌”為讚美吏治清明、歲和年豐的歌。 亦簡稱“兩岐”。
運用示例
南朝 齊 謝朓 《答張齊興》詩:“子肅兩岐功,我滯三冬職。”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詩:“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畝當今識兩歧。”

借指麥子

南朝 梁 沉約 《留真人東山還》詩:“待余兩岐秀,去去掩柴扉。”

指特異之禾稼

前蜀 韋莊 《序》:“是知美稼千箱,兩岐爰少;繁弦九變,大護殊稀。”

兩種意見分歧;兩種辦法不統一

《宋史·王覿傳》:“若悉考同異,深究嫌疑,則兩歧遂分,黨論滋熾。”
張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節:“而湘贛代表均已先後到鄂,粵代表黃君克強亦本在漢陽,故復電催各省迅即派員赴鄂,以免兩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