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湯圓

《兩個湯圓》是當代作家林清玄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兩個湯圓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出處:《打開心內的門窗》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林清玄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兩個湯圓
朋友請我到餐廳吃飯,是現在最流行的“吃到飽”餐廳,每個人一百九十九元,任人吃到飽為止。
由於算起來便宜,餐廳內人聲鼎沸,有許多場面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東西拿太多掉在地上的有之,剩下一大盤吃不完的有之,還有一些人吃得太飽,而撫著肚於嘆氣。
一般最能自我節制的人,也免不了吃下比平常食量更多的東西。
我對朋友說:“這種吃到飽的餐廳真是赤裸裸地表現了人的貪慾,也正是文明粗俗的表征呀!”
更有趣的事情是,當我們走出一九九元吃到飽的餐廳,才發現透明的窗玻璃上貼了許多減肥瘦身的廣告。
朋友開玩笑地說:“減肥的美容院開的速度大概與吃到飽的餐廳是成正比的。”
我說:“如果大家每餐都不吃到飽,也就不需要減肥了。”
接著,我與朋友在公園散步,以消耗我們吃得過多的食物,邊走就想起民間一個關於貪慾的寓言。
話說八仙之一呂洞賓剛成仙的時候,很想找一個弟子傳授仙術,他想到:作為我的弟子,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不貪心呀!
於是,呂洞賓心生一計,變成一個賣湯圓的老人,在攤子上貼了一張紙:“湯圓一文錢吃一個,兩文錢吃到飽。”
從早到晚,許多人都跑來吃湯圓,卻沒有一個是吃一文錢的,全都是兩文錢吃到飽。眼見黃昏來臨了,呂洞賓心想收徒無望了。
突然有一個青年付了一文錢,吃一個湯圓就走了。
呂洞賓大喜過望,追上去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兩文錢吃到飽呢?”
那年輕人無奈地說:“可恨我身上只剩一文錢,真可恨呀!”
呂洞賓長嘆一聲,縱身飛上天去,終生都沒有收徒弟。
我講這個故事給朋友聽,我說貪心是人的天性,也是正常的習性,只是很少人看見自己的貪心罷了。
朋友說:“我們以後還是少去這種吃到飽的餐廳了。”

作者簡介

林清玄(1953—),筆名秦情、林漓、大悲等。中國台灣高雄人。畢業於中國台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中國台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誌》主編等職。連續十年被評為中國台灣十大暢銷書作家,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散文集有《打開心內的門窗》《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走向光明的所在》《白雪少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