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創建的“鳳池”書院和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創建的“正誼”書院於1902年合併,更名為“全閩大學堂”。是福建最早的一所公立學校,1951年改名福州第一中學,迄今已有193年的歷史。地址在今福州市鼓樓區三牧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閩大學堂
- 創建時間:公元1817年
- 地址:今福州市鼓樓區三牧坊
- 改名:福州第一中學
由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創建的“鳳池”書院和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創建的“正誼”書院於1902年合併,更名為“全閩大學堂”。是福建最早的一所公立學校,1951年改名福州第一中學,迄今已有193年的歷史。地址在今福州市鼓樓區三牧坊。
由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創建的“鳳池”書院和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創建的“正誼”書院於1902年合併,更名為“全閩大學堂”。是福建最早的一所公立學校,...
全閩大學堂遂改名“福建高等學堂”。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學堂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停止正科招生,校名改稱“福建高等學校”。直屬福建省巡按公署(...
福州第一中學前身可追溯至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創建的鳳池書院和同治九年(1870年)創建的正誼書院,曾先後易名為全閩大學堂、福建高等學校、福建省立第一中學、...
閩侯一中,源自福州三牧坊,始於1902年的“全閩大學堂”。是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福州八縣(市、區)一中教學聯合體成員學校之一。抗戰期間,遷往沙縣,同年8月,學校...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考入全閩大學堂(今福州一中),開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學說。 [3]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回鄉與陳意映結婚。...
1904年,全閩大學堂改名“福建高等學堂”。福州一中校門 1912年1月,校名改稱“福建高等學校”。直屬福建省巡按公署(福建省政府)管轄。1915年1月,福建高等學校改稱...
按照規定,學堂教習要舉人才行,林孝穎被破格聘任為全閩大學堂國文教習。林孝穎在1912年到1914年10月間任館長。在林孝穎任內,“1913年9月,教育司改為教育科,...
光緒二十八年(1902)正誼書院與鄰近的鳳池書院合併為“全閩大學堂”。光緒三十年(1904),更名為“福建高等學堂”。1911年,福建光復,翌年,福建政務院教育司在正誼...
葉淵,又名葉采真,福建安溪人。早年(1905年)就讀“福建高等學堂”(前身為“全閩大學堂”),1917年畢業於國立北京大學經濟系。1920年,受聘任集美學校校長、董事長...
民國3年,夢良入全閩大學堂讀書,成績優良,翌年與林瑞英結婚後不久,便北上京都,考入北京大學法科哲學部,並在閩籍學生北京聯合會擔任職務,經常在《京報》、《晨報...
徐式圭,原名世特,字若璋,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生於屏南縣汾溪村。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考入福建全閩大學堂。民國元年(1912年),徐式圭就讀於福建私立法政...
翁敬棠秀才出身,全閩大學堂畢業後入日本法政大學法律系學習,畢業回國,考取法政舉人。民國初年即為閩侯地方檢察廳檢察長。時彭壽松嗾使手下人,白日攔路刺殺蔣子莊...
福州高等教育始於1902年創建的全閩大學堂,到了清朝結束前夕的1911年,包括教會大學在內,福州有全閩高等學堂、福建優級師範學堂、福建官立法政學堂、華英女學堂、私立...
福州城門中學前身為創辦於1896年的全閩大學堂,1903年11月改名福建高等學堂,1912年1月為福建高等學校,1914年1月為省立第一中學,1927年1月為省立第一初級中學,1929...
福建省閩侯第一中學的前身是全閩大學堂,50年代學校曾以福建省高考紅旗享譽省內外。...... 福建省閩侯第一中學的前身是全閩大學堂,50年代學校曾以福建省高考紅旗享...
全閩大學堂遂改名“福建高等學堂”。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1月,教育部令學堂改稱學校,監督改稱校長,停止正科招生,校名改稱“福建高等學校”。直屬福建省巡按公署(...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考入全閩大學堂。光緒三十三年被保定陸軍速成學堂錄取,參加同盟會。宣統元年(1909年)畢業,授工兵科副軍校(中尉)銜,為保定第二鎮見習官,...
其最早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創辦的全閩大學堂(堂址在今福州市鼓樓區三牧坊),後曾改名為福建高等學堂 閩侯三中(11張) (1903年)、福建高等學校(1912年1月)、省立...
葉在琦後充貴州學政,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應閩浙總督許應騤之聘,回福州擔任“全閩大學堂”監督。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苑交通信息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