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跳動公差

全跳動公差

跳動公差分為圓跳動公差和全跳動公差。全跳動公差是關聯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迴轉面的允許變動量。全跳動公差分為徑向全跳動、軸向(端面)全跳動和斜向全跳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跳動公差
  • 定義:關聯實際被測要素的允許變動量
  • 分類:徑向、軸向、斜向
  • 性質:允許變動量
概念,全跳動分類定義及標註示例,全跳動公差,全跳動和圓跳動的區別,全跳動誤差的測定,徑向全跳動誤差的測定,端面全跳動誤差的測定,

概念

全跳動公差是關聯實際被測要素對理想迴轉面允許變動量
全跳動是被測實際要素繞基準軸線做無軸向移動的迴轉,同時指示器沿理性素線移動(或被測實際要素每迴轉一周,指示器沿理想素線做間斷移動),由指示器在給定方向上測得的最大和最小讀數之差。

全跳動分類定義及標註示例

公差帶圖例公差圖解及解釋備註
徑向全跳動
半徑差為公差值δ、且基準軸心線同軸的兩圓柱面之間的區域。
全跳動公差

全跳動公差
被測表面繞基準軸A-B作多周旋轉,且當測量儀器沿平行於基準軸的直線方向與該表面作相對移動時,圓柱表面上任意點的全跳動不得超過0.1。
全跳動公差

徑向全跳動可綜合限制圓柱面的圓度、直線度和同軸度的誤差
軸向(端面)全跳動
垂直於基準軸心線,距離為公差值δ的兩平行面間的區域。
全跳動公差

全跳動公差
當端面繞基準軸D作多周連續旋轉、且測量儀器沿垂直於基準軸面於該部分有相對徑向運動時,端面上任意一點的全跳動不得超過0.1。
全跳動公差

徑向全跳動可綜合限制圓柱面的圓度、直線度和同軸度的誤差。
斜向全跳動
二包絡面間的區域,此二表面包絡一系類直徑為公差值δ的球,該球心在基準軸同軸的理想輪廓表面上。
全跳動公差

全跳動公差
當基準軸C作多周連續旋轉,同時測量儀器沿理想圓錐的母線方向作相對移動時,被測表面上任意點的全跳動不得超過0.1。
全跳動公差

此項目在GB 1183-80中未列入。

全跳動公差

全跳動公差如圖1。
圖1 全跳動公差圖1 全跳動公差

全跳動和圓跳動的區別

圓跳動僅能反映單個測量面內被測要素輪廓形狀的誤差情況,不能反映整個被測面上的誤差。因為圓跳動中的各被測量面之間沒有建立關係,而是各截面分別讀數。在實際使用中往往要求對整個表面的形位公差綜合控制,並且要求測量簡便。根據這一功能要求,增加了全跳動公差。

全跳動誤差的測定

徑向全跳動誤差的測定

測徑向全跳動誤差,首先應該確定理想素線的方向。實際生產中通常採用平板或量儀表面作為模擬素線。
如圖2(a)所示,圖中給出中間圓柱表面對兩端圓柱面的公共基準軸線“A-B”的徑向全跳動公差要求。該零件的全跳動誤差檢測方法見圖2(b):將被測零件2的兩端圓柱面放到兩等高的V形塊3上,並沿軸向定位。調整兩基準圓柱面等高,使公共基準軸線與平板4的工作面平行。然後將指示器與被測圓柱面上端素線接觸,使被測零件作連續運轉。在指示器沿基準軸線方向作直線移動過程中,指示器上測得最大與最小讀數之差值,作為該零件的徑向全跳動誤差。
也可以在指示器測量基準不變的情況下,測量若干個橫截面上最大與最小讀數,取整個被測表面中最大與最小讀數之差值,作為該零件的徑向全跳動誤差。
圖2圖2

端面全跳動誤差的測定

檢測端面全跳動誤差也必須先確定理想素線方向,生產中通常也是採用平板或量儀表面作為模擬素線進行測量。
如圖3(a)所示,圖中給出零件的上:表面對基準軸線A的端面全跳動公差要求。該零件全跳動誤差檢測方法見圖3(b);將零件1的基準圓柱面插入導向套筒5內,兩者呈緊密配合,並使基準軸線與平板平面垂直。在被測零件軸向用支承4作軸向定位,由平板平面模擬被測理想素線。
測量時,使被測零件連續迴轉,將指示器與被測表面接觸,沿其徑向作直線移動。在整個被測表面上,指示器測得的最大與最小讀數之差,作為該零件的端面全跳動誤差。
圖3圖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