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氣環流的三維分解及其動力學特徵的研究》是依託蘭州大學,由胡淑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大氣環流的三維分解及其動力學特徵的研究
- 依託單位:蘭州大學
- 項目負責人:胡淑娟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批准號:40805034
- 申請代碼:D0502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9-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經費:20(萬元)
《全球大氣環流的三維分解及其動力學特徵的研究》是依託蘭州大學,由胡淑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全球大氣環流的三維分解及其動力學特徵的研究》是依託蘭州大學,由胡淑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近幾十年來,氣候學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氣候預測準確率的提高仍然很有限,預測水平遠遠滿足不了業務預報的要求。...
當前,隨著對全球大氣環流和氣候的形成及其變化的研究,動力氣象學研究的對象已不只局限於大氣本身,而需要把發生在海洋和陸地中的過程統一起來考慮了。相關學科 大氣科學、氣候學、物候學、古氣候學、年輪氣候學、大氣化學、動力氣象學、大氣物理學、大氣邊界層物理、雲和降水物理學、雲和降水微物理學、雲動力學、雷達...
行星波與大型天氣系統密切相關,又是大氣環流或大洋環流的主要組成部分,故為大氣動力學 、海洋動力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的主要研究對象。行星波的相速和流速同量級,渦量遠大於散度,故又稱渦旋波。其產生機制是行星表面各處的科里奧利參數不均勻,即行星大氣渦量的地面法向分量存在梯度,從而使流體微團在運動過程中改變其...
這一時期氣象學與氣候學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關於海平面上風壓關係定律,氣旋模式和結構,大氣中光電現象和雲雨形成的初步解釋,大氣環流的若干現象解釋等。從19世紀開始,陸續出版了一些比較有質量的氣候圖,如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世界月平均氣壓分布圖,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等。此外,德國學者漢恩(Hann)於1883年開始...
《大氣環流系統》是197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E.帕爾門。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岩石、礦物和礦石的分解方法,包括400餘種岩礦樣品。對每類分解方法作了必本書譯自國際地球物理叢書第13卷.本書對氣象衛星問世以前歐美各國的天氣動力學和大氣環流工作進行了較系統的闡述.較全面地介紹了各種大氣環...
韋志剛,男,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全球環境變化:陸氣相互作用;氣候動力學;陸面過程與地球系統模擬。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8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氣象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7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獲得氣候學碩士學位。2004年3月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
並就重要的氣候形成因子,如輻射、海陸分布、雲、冰雪、大氣中二氧化碳、臭氧和塵埃含量變化,及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等,建立若干種氣候模式,據以對全球氣候的基本特徵及氣候變化和異常的原因提出解釋或假說。相關學科 統計氣候學 統計氣候學是使用數學統計方法對氣候資料和氣候要素進行時空特徵及相互關係的研究。天氣...
系統評估不同外強迫因子對泛第三極和東亞地區西風-季風的影響,研究末次冰盛期以來東亞氣候分區和植被的時空演化以及不同強迫因子的單一和組合影響;通過模擬結果和多源代用資料綜合對比,集中研究在構造和軌道尺度上東亞氣候演化歷史及動力學機制、及其與全球氣候變化間的內在聯繫。
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上取得一批原創性成果,在季風亞洲-北太平洋-印度洋區域地球系統動力學與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地位;建立和完善全球變化科學數據採集、處理和管理平台,建設全球變化科學基礎數據集(庫);建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球系統模式;提高對未來環境變化及其對人類影響預測的可靠性;培育國際一流水平的研...
研究領域:大氣物理學和大氣環境:大氣輻射、大氣遙感理論、大氣湍流和邊界層物理、雲物理、大氣化學。氣象學:大中小尺度動力學和暴雨預報、大氣動力學、數值預報和模擬、大氣環流、非線性動力學、統計預測方法、動力氣候學、氣候變化預測理論、全球變化、歷史氣候、海氣相互作用與大氣水循環、海洋物理學。師資力量 趙...
《阻塞的長期變化特徵及其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刁一娜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阻塞的發生與大尺度環流背景(急流、行星尺度定常波等)有關,阻塞生命的發展和維持與上游渦動強迫(風暴路徑)密切相關。全球和區域大氣環流背景的變化必然對阻塞活動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研究阻塞的長期變化和...
全球變化研究的主要科學問題與進展 季風、天氣氣候災害及其動力學若干前沿問題 地球系統模式 中國對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畫的貢獻:回顧、現狀與挑戰 陸氣相互作用與青藏高原的氣候效應及其觀測 海洋熱力異常對中國氣候的影響 平流層與中間層大氣動力學的研究進展與急需研究的問題 中尺度動力學研究進展 大氣化學與氣候變化 ...
這些大氣現象均和力學中所涉及的氣壓梯度力、離心力、科氏力、摩擦力等有關,並用力的平衡和角動量守恆定律等作了科學解釋。《談風說雨:大氣垂直運動的力學》特別對大氣中的風和雨的運動形式以恢復力、阻尼力為參數進行了幾何分類,複雜的全球大氣環流形式便有了通用、簡潔的拓撲特徵。這樣,大氣中的力學問題就可用...
胡永云: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學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大氣相互作用、氣候動力學、大氣環流、臭氧層變化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古氣候和行星大氣。黃寶琦: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古海洋學、古氣候學 李紅云: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國際法、海洋法、空間法、環境...
為了控制大氣和海洋之間的部分耦合、將單個反饋過程從整個耦合氣候變化中分解出來是本研究中套用的一個新穎的模式實驗技術,是研究海氣相互作用最有效手段之一。結題摘要 海洋環流作為核心的海洋動力學過程,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它的演變特徵及其反饋效應是氣候變化研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通過資料和理論分析、運用全球氣候模式...
當前一段時間的刊登重點是:海-氣相互作用、中低緯相互作用、低頻振盪及遙相關、低緯大氣環流異常及其機制、熱帶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季風動力學、熱帶氣旋動力學與運動學、熱帶套用氣象、熱帶大氣探測、熱帶大氣物理、熱帶大氣環境與化學、熱帶氣候變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聯繫、熱帶大氣科學試驗以及相關方面等的學術成果。
本書從高原對東亞、全球天氣氣候影響的視角,提出了青藏高原大氣水分循環過程熱力驅動類似第二類條件不穩定的“CISK”機制,剖析了青藏高原作為聳立在地球大氣對流層中部的“中空熱島”的動力、熱力結構,揭示了青藏高原特殊的下墊面水熱過程、邊界層特徵對區域與東亞大氣環流及其災害性天氣氣候的影響;從世界氣象組織...
第三編 副高活動與變異的動力學機理的反問題研究 第13章 副高形態指數的動力模型反演與機理討論 13.1 研究資料 13.2 動力系統重構原理 13.3 遺傳算法運算流程 13.4 副高一季風指數的非線性動力模型反演 13.5 1998年夏季的大氣環流特徵與天氣事實 13.6 模型動力特性討論與副高異常機理 13.7 副高南北向非連續...
他研究提出大氣“強迫源”所激發波列路徑、波射線形變以及波流型回響特徵等新認識,提出城市大氣重污染過程周邊源輸送“通道”多尺度特徵及其“空氣穹窿”三維結構影響機制;發展城市周邊污染源判識追蹤分析與模式源同化技術;提出“世界屋脊”高原大氣水分循環模型;拓展青藏高原天氣氣候“強信號”上游關鍵區影響理論等,...
(3)並利用簡單的海氣耦合概念模型討論了中緯度海氣相互作用中不穩定模態的特徵、產生條件和影響因子,以及北太平洋海氣系統的固有模態;(4)診斷分析了全球大氣強迫源分布特徵及其年代際變化與大氣環流的關係,分析大氣對異常強迫的回響結構和回響過程以及熱源強度、結構及其與基本氣流的相對位置對回響的影響。
他為國際大氣科學、全球變化研究的發展和開闢現代中國氣象學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一、對大氣動力學的重要貢獻 葉篤正在大氣動力學方面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發表了多篇論文。1949年首次把群速概念引入大氣環流研究,證明西風帶環流能量可以遠異於風速或波速向下游(或上游)頻散,從而證明在某處發生強大擾動之後,在其...
黃榮輝多年來從觀測事實、動力理論和多層數值模擬系統地研究了地球大氣中準定常行星波的形成、傳播和異常的機理,提出準定常行星波在球面三維大氣中傳播方程和在三維大氣中沿兩支波導傳播的行星波傳播理論,正確地證明了球面大氣行星波的波作用守恆;20世紀80年代他與日本學者Nitta同時提出熱帶西太平洋暖池熱狀態和暖池...
56.張容焱,鄧自旺,沈新勇,鮑瑞娟,2009:福建春雨多時空尺度變化特徵,南京氣象學院學報,32,1,121—127.57. 楊宇紅,林振敏,沈新勇,鄭仙照,壽紹文,2009:“0604”颱風暴雨的數值模擬與診斷研究,氣象科學,29,1,71—76.58. 譚娟,沈新勇,李清泉,2009:海洋碳循環與全球氣候變化相互反饋的研究進展,...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南海地區夏季大氣短周期振盪特徵及相關海氣相互作用過程的研究”,2014.1-2017.12,在研。5. 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重大項目培育和新興交叉學科培育計畫項目“南海及周邊地區氣候變化及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和反饋作用”,2014.7-2017.6,在研。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熱帶平流層準...
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學者把海洋稱作“生命的搖籃”。海洋作為地球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大氣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成為控制地球表面的環境和生命特徵的一個基本環節,並具有下面一些特徵:第一,海洋是大氣-海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因此世界海洋是大氣中水汽和熱量的重要來源...
《全球臭氧氣候圖集》序言一 《全球臭氧氣候圖集》序言二 正壓大氣中長波的演變 2008年初我國南方雨雪低溫天氣的中期過程分析紀立人 關於西太平洋暖池對東亞夏季風系統和西北太平洋颱風活動 熱力作用的最近研究進展 寒潮天氣過程與貴州凍雨 廣東歷史上的水旱風災害分析 城市中尺度天氣動力學研究與城市災害天氣預報技術——...
中國近海環流形成變異機理、數值預測方法及對環境影響的研究”是國家海洋973計畫批准的第一個研究項目,該項目對中國近海主要環流均作了非常系統的研究,長江最大流量時的300倍還要大的東海“黑潮”,其分岔機理存在不穩定因素;對黃海冷水團環流結構以及南海渦流從巴士海峽進入的路線過程,以及西北太平洋通過南海對全球...
重力場結構是地球質體密度分布的直接映象。全球重力場模型是研究岩石圈及其深部構造和動力學的重要樣本。近年來地球物理學家利用已有的各種階次的重力場模型進行了多種富有成效的研究。根據擾動場點質量模型, 擾動場源深度h 與擾動位模型的階n之間存在的簡單關係h=R/( n-1 )( R=6371k m ,是地球平均半徑) ...
證書號:2005-04-212 青藏鐵路工程與多年凍土相互作用及其環境效應,2007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完成者,排名第10,獲獎總人數15人。證書號:2007-J1-006-R10 甘肅乾旱生態環境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回響及減災技術的研究,2007年度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主要完成者,排名第3,獲獎總人數9人。證書號:2007-J2-...
氣候平均場上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雙脊線過程可能成因的動力診斷分析 祁莉,張祖強,何金海,管兆勇,王黎娟 大氣科學, 2008,32⑵: 395-404 權威 69* 夏季熱帶東風急流的結構、變化及其與亞非季風降水的關係 陳樺,丁一匯,何金海 大氣科學, 2007,31⑸:926-936 權威 70 大氣季節內振盪的數值模擬Ⅱ.全球變暖的影響 俞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