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圖書作者:朱高峰
出版時間:2003-02-01
I S B N:7-80149-880-1/F·306
關 鍵 字: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製造
內容簡介
該書涉及製造業的發電、輸變電、石油及化工、數控工具機、現代軌道交通、船舶、現代農業、工程機械、環保、儀器、紡織、電子信息裝備等十多個裝備製造業領域的數據與分析,對中國製造業的歷程以及存在的諸多問題給予了詳盡科學的分析,並在實地調查基礎上對全國有代表性的省份在製造業領域的發展作出行業分析預測,在數據分析與問題會診及前景展望上具有極強的權威性、指導性、深入性與專業性。
中文目錄
製造業與現代化(代序) 宋健
第一篇 總 論
第二篇 中國和世界製造業發展概況
第一章 中國製造業發展概況
第一節 製造業的內涵及構成
第二節 中國製造業發展現狀
第二章 世界主要國家製造業狀況及發展趨勢
第一節 工業已開發國家製造業發展狀況
第二節 世界製造業的發展趨勢
第三節 世界製造業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第三章 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
第一節 裝備製造業的內涵和構成
第二節 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現狀和差距
第三節 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滯後的原因分析
第四節 振興裝備製造業迫在眉睫
第四章 中國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現狀
第一節 先進制造技術的內涵、特點與構成
第二節 中國先進制造技術發展現狀
第三節 先進制造技術發展趨勢
第三篇 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分析
第五章 裝備製造業主要產業分析
第一節 發電裝備製造業
第二節 輸變電裝備製造業
第三節 石油及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業
第四節 重型機械裝備製造業
第五節 數控工具機製造業
第六節 現代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
第七節 現代船舶裝備製造業
第八節 現代農業裝備製造業
第九節 工程機械製造業
第十節 環保裝備製造業
第十一節 現代儀器儀表製造業
第十二節 現代紡織裝備製造業
第十三節 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業
第六章 若干地區裝備製造業狀況及發展思路
第一節 遼寧省裝備製造業
第二節 黑龍江省裝備製造業
第三節 上海市裝備製造業
第四節 安徽省裝備製造業
第五節 山東省裝備製造業
第六節 河南省裝備製造業
第七節 重慶市裝備製造業
第八節 四川省裝備製造業
第九節 河北省裝備製造業
第十節 廣東省東莞市製造業
第十一節 有關地區裝備製造業若干問題的分析
第七章 中國裝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第一節 國際競爭力的內涵
第二節 裝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第三節 裝備製造業主要行業國際競爭力評價和分析
第四節 中國裝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綜合分析
第四篇 中國製造業發展展望
第八章 新世紀中國製造業的地位與作用
第一節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物質基礎和產業主體
第二節 製造業是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戰略的中堅力量
第三節 製造業是科學技術的載體和實現創新的舞台
第四節 裝備製造業是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第五節 製造業有助於塑造市場經濟的道德基礎和秩序
第九章 中國製造業發展需處理好的若干關係
第一節 中國工業化的特點
第二節 發展製造業應處理好的幾個關係
第十章 中國製造業發展思路
第十一章 中國製造業發展目標和預測
第一節 21世紀前20年中國製造業發展展望
第二節 中國製造業發展目標
第五篇 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制度環境與政策措施
第十二章 中國製造業企業的深層次體制改革
第一節 企業體制改革應實現“充分市場化轉型”
第二節 製造業企業“充分市場化轉型”的實現
第三節 “充分市場化轉型”的兩個相關問題
第十三章 振興中國製造業的政策與法律研究
第一節 運用產業政策振興製造業的必要性及政策的重點
第二節 WTO規則與振興製造業的政策核心
第三節 促進制造業技術進步的產業技術政策
第四節 加入WTO之後中國的製造業與外資外貿政策
第五節 振興中國製造業的產業組織措施
第六節 為裝備製造業發展提供市場空間
第七節 充分利用稅收槓桿振興中國製造業
第八節 為振興裝備製造業制定法律條例
第十四章 中國製造業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第一節 振興中國製造業的技術對策
第二節 振興中國製造業的政策措施
主要參考文獻
主題精品圖書推薦
序言
由於中國的工業化水平較低,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至90年代中後期,人們(特別是在青年人中間)有一個好的願望,希望能夠找到一條捷徑,跨過工業化時代,直接使中國進入知識經濟時代,趕上世界工業已開發國家的水平。由此中國社會出現了把在工業化中與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關的、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重大作用的製造業比做“夕陽產業”,社會的主流開始熱衷於進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和分配,而不再是物質的生產和分配;由比特代替原子等理想主義”的狀態。由此產生的後果是人們不重視中國的製造業提高和發展,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的水平日趨下降,進而成為世界進口大國,真正需要進口的關鍵裝備則受到嚴格的限制,阻礙了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綜觀世界發展史以及製造業在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地位和作用,特別是從美國和日本的製造業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變化中可以看出,製造業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與新技術相結合,一直為人類創造著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和綜合實力提高的支柱,是一個不朽的產業。
在這種背景下,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前任院長宋健院士多次在不同場合和報刊,發表講話和文章呼籲提高和發展中國製造業的重要性,為此中國工程院諮詢工作委員會根據院士們的建議,於2001年批准成立《新世紀如何提高和發展我國製造業》諮詢研究項目組,並由中國工程院前任副院長朱高峰院士任組長。 諮詢項目組共組織了相關專業的25位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的院士以及40多位工程技術、社會科學和管理等方面的專家,經過1年多的工作,分別對《我國製造業發展現狀》、《新時期我國製造業的作用、地位及發展趨勢》、《新世紀振興我國製造業的對策》、《企業深層次體制改革是製造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關鍵》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和研究,寫出了專題研究報告,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新世紀如何提高和發展我國製造業》諮詢研究總報告。報告指出:製造業是為人類提供衣食住行的基本條件,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及國防建設的物質基礎,是國民生產總值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中國人口占世界的1/5多,沒有一個強大的製造業支撐,不可能實現現代化,因此建議政府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高度重視提高和發展製造業,特別是提高和發展裝備製造業,並採取有效措施。
本書是為了使大家進一步關心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根據社會各界的要求,並在以上研究報告的基礎上重新編寫而成的。部分章節還參考了由國家發展計畫委員會產業發展司、機械研究院和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共同研究的《中國裝備製造業發展研究報告》的內容。經全國政協副主席宋健院士同意,將他近期發表的文章《製造業與現代化》作為本書的序言。
編輯工作分工如下:
第一篇由李仁涵負責
第二篇和第三篇由屈賢明和潘鳳湖負責
第四篇由李平負責
第五篇由鄭家亨和劉戈平負責
李京文負責協調統稿
最後定稿由主編、副主編和編委等負責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有關院士、社會各界的領導和專家、國家統計部門及企業等方面的人士支持,在此向他們表示誠摯的感謝!對於書中可能出現的疏漏和錯誤,敬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