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漢英雙語教材·中醫養生學》是2007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注重繼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理論與實踐、中醫與西醫的關係,力求做到理論系統、重點突出、簡明扼要、臨床實用。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漢英雙語教材·中醫養生學
- 頁數: 568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9月1日)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英語
ISBN: 711708619X, 9787117086196
條形碼: 9787117086196
尺寸: 25.6 x 18.2 x 3 cm
重量: 1.1 Kg
內容簡介
《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漢英雙語教材?中醫養生學》主要內容:中醫藥學以它獨特的理論體系和顯著的臨床效果,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近些年隨著世界範圍的中醫藥熱潮的涌動,來華學習中醫藥的留學生逐年增多。為了適應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需要,加快中醫藥國際化進程,提高來華學習中醫藥留學生的教學質量,根據教育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上級領導部門的有關精神,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會研究決定擬啟動“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外國進修生教材(1997-1998年出版)”的修訂工作。此項工作得到了衛生部教材辦公室的高度重視,同時得到了國家教育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司、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全國高等院校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學會、全國各高等院校,以及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隨即教材的修訂納入了“衛生部‘十一五’規劃”,並組建了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漢英雙語教材編審委員會。本套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礎上,仍然採取漢英兩種文字語言的形式出版,即前部分為中文,後部分為中文的英文譯文。教材的科目根據留學生教學的需要由原來的6種(《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推拿學》)增補到10種(增加了《中藥學》、《中醫婦科學》、《中醫養生學》、《醫學基礎知識導讀》)。教材的編寫針對來華留學生的學習特點及教學需要,以“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外國進修生教材(第一版)”為藍本,參照國內中醫藥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學大綱,以及國際中醫藥從業人員考試大綱和國家中醫執業醫師考試大綱,同時參考全國高等中醫院校五版、七版及二十一世紀課程教材,編寫要求堅持“三基”(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啟發性、適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對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基本原則。
目錄
上篇 中醫養生學基礎
l 緒論
1.1 養生與養生學的概念
1.2 中醫養生學的特點
1.2.1 整體動態
1.2.2 和諧適度
1.2.3 綜合調攝
1.2.4 芭應廣泛
1.3 中醫養生學的時代意義
1.3.1 醫學模式和疾病譜的改變
1.3.2 社會競爭的激烈
1.3.3 台療一環節的前移
1.4 學習中醫養生學的任務、方法和要求
1.4.1 任務
1.4.2 方法和要求
2 中醫歷代養生思想精要
2.1 上古時期——起源
2.1.1 膳食養生的起源
2.1.2 環境養生的起源
2.1.3 針灸按摩和導引吐納術的起源
2.2 先秦時期——爭鳴
2.2.1 周易
2.2.2 道家
2.2.3 儒家
2.2.4《黃帝內經》
2.3 漢唐時期——形成
2.3.1《神農本草經》
2.3.2 王充
2.3.3 張仲景
2.3.4 華佗
2.3.5 孫思邈
2.3.6 釋家(佛家)
2.3.7 其他
2.4 宋元時期——完善
2.4.1 老年醫學的不斷完善
2.4.2 醫藥養生方法日臻完善
2.4.3 豐富多彩的飲食養生
2.4.4 “金元四大家”對養生學的影響
2.5 明清時期——弘揚
2.5.1 養生重“命門”和“寶精”說
2.5.2 豐富多彩的養生方法
2.5.3 動靜結合養生
2.5.4 導引武術健身
2.5.5 重視老年頤養
2.6 近代當代——發展
3 中醫養生的基本觀念
3.1 生命觀
3.1.1 生命的物質觀
3.1.2 生命的運動變化觀
3.2 壽天觀
3.2.1 先天稟賦
3.2.2 後天因素
3.3 健康觀
3.3.1 中醫健康說
3.3.2 現代健康說
4 中醫養生的基本理論與原則
4.1 基本養生觀點
4.1.1 天人相應的整體觀
4.1.2 形神合一的生命觀
4.1.3 動靜互涵的運動觀
……
中篇 常用中醫養生方法
下篇 養生實踐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