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閱讀書香叢書:書窗內外》是作者的隨筆集,分“閱讀之思”“書人之間”“學海一葦”三輯。《全國閱讀書香叢書:書窗內外》作者仔細研讀近代與現代的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並關注時下文壇的中青年作品,談書論藝,讀人閱世,表現了對人文精神的追求,顯示了融學問、見識、情趣於一體的情懷。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閱讀書香叢書:書窗內外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3962163
- 作者:趙普光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 頁數:219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全國閱讀書香叢書:書窗內外》由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趙普光,文學博士,現為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博士後。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其中有文章曾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特別資助、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資助等項目。曾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獎等獎勵多種。參與編輯著述多部,學術兼職多項。
圖書目錄
閱讀之思
文學、啟蒙與圖書館閱讀推廣
資訊時代,閱讀如何可能
關於讀書與研究的隨想
《知堂書話》的四種版本及其他
黃裳書話:熔鑄古今成新體
談姜德明的現代文學書話
作為書話家的何為
書人之間
“情聖”詞宗唐圭璋
盧前《冶城話舊》及其他
田仲濟:歷史不會忘記
世間幾人真書痴
閒覽雜書病自愈:話說《我的筆名》
《荊棘花冠》:最是矛盾蘇雪林
學海一葦
寫在《王統照全集》出版之際
《廢墟上的精靈》: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思想文化探索
《中國現代文學期刊史論》讀札
“魯迅概論”:大學課堂,走進魯迅何以可能
讀《現代詩性小說的敘事研究》
《中國在梁莊》:把根留住
後記
文學、啟蒙與圖書館閱讀推廣
資訊時代,閱讀如何可能
關於讀書與研究的隨想
《知堂書話》的四種版本及其他
黃裳書話:熔鑄古今成新體
談姜德明的現代文學書話
作為書話家的何為
書人之間
“情聖”詞宗唐圭璋
盧前《冶城話舊》及其他
田仲濟:歷史不會忘記
世間幾人真書痴
閒覽雜書病自愈:話說《我的筆名》
《荊棘花冠》:最是矛盾蘇雪林
學海一葦
寫在《王統照全集》出版之際
《廢墟上的精靈》: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思想文化探索
《中國現代文學期刊史論》讀札
“魯迅概論”:大學課堂,走進魯迅何以可能
讀《現代詩性小說的敘事研究》
《中國在梁莊》:把根留住
後記
後記
檢拾自己從學之餘有關讀書的斷章零札若干,匯成一集,名之日《書窗內外》。
之所以取這個名兒,實在是主編及出版社的要求,書名首字均要有一“書”字。但是想來想去,有關“書”的書名,古今中外,簡直太多了,差不多都用盡了。想個什麼好呢?這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最後終於想到“書窗內外”,算是符合要求,勉強交差了事。這是起名的過程。
可是書名兒起過,又該輪到寫後記了。依常例,確實該有一後記,交代此集的來由。但是,為自己的雜集寫後記,感覺只有一個字,難。
按照叢書的體例,後記要寫自己的所謂“讀書心路”,加之集名為“書窗內外”,仿佛自己真的就是像模像樣的讀書人一般。這個書名有點“裝”,容易讓人多想,或想像出寒窗苦讀的勤奮,或聯想到負暄品茗的悠閒。可是,在我,遠遠不夠那么勤奮,也沒有那份悠閒雅致。自己學力又淺,經歷甚少,談自己讀書生活。心裡沒底兒。當然,話說回來了,唯一與書名有點關係的是,自己整日的生活畢竟是和書打交道,所以,此集所收文章還真的都不離書。因為所收文章都是與書有關,那么後記還寫讀書那點事嗎?寫出來真怕也是味同嚼蠟、面目可憎了。
幾次提筆,卻實在不知道寫啥好。若硬著頭皮寫,也擠不出什麼來啊。這時候正趕上馬年春節,於是暫且擱下寫後記的任務,給自己放幾天假,就有了徽州之行。黃山當然到處熙熙攘攘,風景沒有看風景的人多,只好又往皖南的群山深處走,到宏村、盧村等幾個村落看看。
泡在書房中間久了,發現自己的身上有了霉味,偶爾到…間、溪上,也散散身上的酸氣兒。雖是冬天,山不茂卻蒼茫,水未漲卻清冽,這時忽然意識到“書窗內外”之“外”,意味深長。書窗之內的經史子集、筆墨紙硯,絕不比書窗之外的山石田土、蟲魚鳥獸更高貴更重要,或許書窗之外更生動,更鮮活,更真切,更自然。要不,古人言格物致知,並沒有說格書致知。
山前有村,村中有塘。坐在水邊,我就想起來朱子那首極出名的詩: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因為這詩題日“活水亭觀書有感”,故而後世的解讀往往以為,源頭活水是“書”。可是到了山水之間,我似乎隱約感到,這若不是朱夫子故意開了一個玩笑,起“觀書有感”為詩題,逗一逗後人開心,就是後人的一種誤讀。我覺得朱熹這裡的“源頭活水”,本意絕不在“書”,或絕不僅僅在“書”,而在那“天”“雲”。然而,又想,只是那純自然的“天”“雲”么?似乎也不是。朱子沒有隻講“天”和“雲”,而是講徘徊在一鑒“方塘”中的“天光”與“雲影”。“方塘”怎么形成的,為人所開鑿,然而“方塘”是實實在在的池塘嗎?似乎是,又不是。看來,這源頭活水,不是純天然的天、雲,不是純人工的池塘,而是那人心與萬物的交融、互映。
因在皖南山中走了不少處,方才體會到一個道理。當你真正處在一個渺無人煙的大山里,那山那水是空洞可怖的,當你處在沸反盈天的鬧市中,你又會覺得茫然失落的。最親近可人的,還是青翠蒼茫的群山中,點染著一兩處黛瓦青磚,你可說群山是背景,你也可說炊煙是點綴。滿目蒼翠,卻非只有大山;不見人跡,卻聞足音。這種圖畫,才稱得上是和諧。所謂“白雲生處有人家”,道理一也。
沒有人,只有山,那是“野”;只有人,沒有山,那是“俗”;山與人相諧,才是“文”。有了文,才有書,這是自然的邏輯,正常的邏輯。可是後來很多人,特別是一些讀書人,常常把邏輯弄反,總以為書是前提。本末若倒置,那讀書也只能變成緣木求魚的蠢行了。
這樣一想,徽州之行,還真有些意義。至少發現自己起的這個書名,還有那么點切合。窗之外有天地,窗之內有書籍,而之所以有書籍、有天地,關鍵在於有人、有我。於是,我望著依山傍水的宏村,構思起了本集所謂的後記:
這本來只是個雜集,每篇文章都是獨立的問題,互相之間並沒有明顯的聯繫。但是為了體例緣故,不能不有所歸理。總的來說,本集談書論藝,涉及魯迅、周作人、王統照、蘇雪林、黃裳等現當代作家文人的心路歷程,論述唐圭璋、盧冀野、田仲濟等前輩學者的學術人生,也關注時下活躍在學院內外的中青年學者作家。談書論藝,其核心又在乎人,故而本集最終指向在於:借讀書閱文而讀人閱世。分而言之,大致可為三輯,一日“閱讀之思”,二日“書人之間”,三日“學海一葦”。一輯或談對文學閱讀的若干感想,或關於書話作家的閱讀雜記;二輯多由書及人、借書閱史;三輯多屬學術批評,所謂“一葦”,並非自謙亦不敢自大,而是為了修辭,並無深意也。由此可見,內容雖然很雜亂,但大致還是自己讀書生活、從學之路留下的點滴痕跡。
從目前的職業來說,我大概也算學院中人了。自2003年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學術規範、研究方法,端坐書桌之前,學寫像模像樣的學術論文。可是逐漸發現,嚴整的論文寫多了,生命反而少了幾多潤澤,有些話反而不會好好說了。堂而皇之的學術論文規範,也是一種所謂的體制,這種體制有時候是對靈性的一種規約。學問何為,研究何為?很快成了自己的困擾。於是在所謂學術論文寫作之餘,又開始有意識地寫些隨性的文字。學術隨筆成了自己頗嚮往的一種體式。當然,大概因為是有意識地做,所以結果常常既無法脫盡積習已久的學究氣,又難掩刻意為之、強作隨性的痕跡,還遠未達到隨筆之“隨”的自然從容。偶見梁漱溟先生語,能解決真問題的,才是真學問。此言得之。於是恍然大悟,寫出的東西,屬於學術之文也罷,還是隨性之筆也罷,不去管它,只要是出自自己點滴所思,只要是誠意而為,文中只要有我,哪怕是淺薄的我、支離零星的我,可也。所謂學術論文、所謂學術隨筆,蓋體式也,體式者,形式而已。漸漸地就不那么在乎自己寫的東西是不是論文,是不是隨筆了,而結果就有了本集裡多數不倫不類的文字。好在自己並非作家,不必非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好在這本小集子,對自己的學術職業也沒有什麼直接的現實意義,根本無法計算“工分”,唯一的意義或許是為自己讀書、研究的一點趣味、一點興致,留下鴻爪一痕,靜靜地在書窗之內,青燈之下,聊以自賞而已。
以上所談,大概也可以算是自己的讀書心路吧。
集子編定,忐忑中請丁帆先生賜序,誰知丁老師競爽快地答應了。丁老師既著通達嚴正的學院宏文,又為犀利深刻的思想評論,兼涉極富生命體溫的隨筆散札,他能為這本不像樣子的小集作序,在我甚為感激。序言寄來,我又按照其中的意見,刪去了幾篇與本集風格更不協調的文章,這是需要在此補充說明的。 小書能夠出版,要感謝主編徐雁先生。徐老師以書為媒,廣結善緣,卓然立於學海與書林之間。這些年裡,徐老師指教多多,讓我感念不盡。蒙徐雁先生和出版社不棄,將這本集子納入叢書,使得我有機會實現了在學術論著之外出版隨性文字的小小願望,這比自己原來預期的要早很多。
甲午正月初三夜草於黟縣宏村外虞溪樓旅館
初十夜改於南京槐香齋
之所以取這個名兒,實在是主編及出版社的要求,書名首字均要有一“書”字。但是想來想去,有關“書”的書名,古今中外,簡直太多了,差不多都用盡了。想個什麼好呢?這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最後終於想到“書窗內外”,算是符合要求,勉強交差了事。這是起名的過程。
可是書名兒起過,又該輪到寫後記了。依常例,確實該有一後記,交代此集的來由。但是,為自己的雜集寫後記,感覺只有一個字,難。
按照叢書的體例,後記要寫自己的所謂“讀書心路”,加之集名為“書窗內外”,仿佛自己真的就是像模像樣的讀書人一般。這個書名有點“裝”,容易讓人多想,或想像出寒窗苦讀的勤奮,或聯想到負暄品茗的悠閒。可是,在我,遠遠不夠那么勤奮,也沒有那份悠閒雅致。自己學力又淺,經歷甚少,談自己讀書生活。心裡沒底兒。當然,話說回來了,唯一與書名有點關係的是,自己整日的生活畢竟是和書打交道,所以,此集所收文章還真的都不離書。因為所收文章都是與書有關,那么後記還寫讀書那點事嗎?寫出來真怕也是味同嚼蠟、面目可憎了。
幾次提筆,卻實在不知道寫啥好。若硬著頭皮寫,也擠不出什麼來啊。這時候正趕上馬年春節,於是暫且擱下寫後記的任務,給自己放幾天假,就有了徽州之行。黃山當然到處熙熙攘攘,風景沒有看風景的人多,只好又往皖南的群山深處走,到宏村、盧村等幾個村落看看。
泡在書房中間久了,發現自己的身上有了霉味,偶爾到…間、溪上,也散散身上的酸氣兒。雖是冬天,山不茂卻蒼茫,水未漲卻清冽,這時忽然意識到“書窗內外”之“外”,意味深長。書窗之內的經史子集、筆墨紙硯,絕不比書窗之外的山石田土、蟲魚鳥獸更高貴更重要,或許書窗之外更生動,更鮮活,更真切,更自然。要不,古人言格物致知,並沒有說格書致知。
山前有村,村中有塘。坐在水邊,我就想起來朱子那首極出名的詩: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因為這詩題日“活水亭觀書有感”,故而後世的解讀往往以為,源頭活水是“書”。可是到了山水之間,我似乎隱約感到,這若不是朱夫子故意開了一個玩笑,起“觀書有感”為詩題,逗一逗後人開心,就是後人的一種誤讀。我覺得朱熹這裡的“源頭活水”,本意絕不在“書”,或絕不僅僅在“書”,而在那“天”“雲”。然而,又想,只是那純自然的“天”“雲”么?似乎也不是。朱子沒有隻講“天”和“雲”,而是講徘徊在一鑒“方塘”中的“天光”與“雲影”。“方塘”怎么形成的,為人所開鑿,然而“方塘”是實實在在的池塘嗎?似乎是,又不是。看來,這源頭活水,不是純天然的天、雲,不是純人工的池塘,而是那人心與萬物的交融、互映。
因在皖南山中走了不少處,方才體會到一個道理。當你真正處在一個渺無人煙的大山里,那山那水是空洞可怖的,當你處在沸反盈天的鬧市中,你又會覺得茫然失落的。最親近可人的,還是青翠蒼茫的群山中,點染著一兩處黛瓦青磚,你可說群山是背景,你也可說炊煙是點綴。滿目蒼翠,卻非只有大山;不見人跡,卻聞足音。這種圖畫,才稱得上是和諧。所謂“白雲生處有人家”,道理一也。
沒有人,只有山,那是“野”;只有人,沒有山,那是“俗”;山與人相諧,才是“文”。有了文,才有書,這是自然的邏輯,正常的邏輯。可是後來很多人,特別是一些讀書人,常常把邏輯弄反,總以為書是前提。本末若倒置,那讀書也只能變成緣木求魚的蠢行了。
這樣一想,徽州之行,還真有些意義。至少發現自己起的這個書名,還有那么點切合。窗之外有天地,窗之內有書籍,而之所以有書籍、有天地,關鍵在於有人、有我。於是,我望著依山傍水的宏村,構思起了本集所謂的後記:
這本來只是個雜集,每篇文章都是獨立的問題,互相之間並沒有明顯的聯繫。但是為了體例緣故,不能不有所歸理。總的來說,本集談書論藝,涉及魯迅、周作人、王統照、蘇雪林、黃裳等現當代作家文人的心路歷程,論述唐圭璋、盧冀野、田仲濟等前輩學者的學術人生,也關注時下活躍在學院內外的中青年學者作家。談書論藝,其核心又在乎人,故而本集最終指向在於:借讀書閱文而讀人閱世。分而言之,大致可為三輯,一日“閱讀之思”,二日“書人之間”,三日“學海一葦”。一輯或談對文學閱讀的若干感想,或關於書話作家的閱讀雜記;二輯多由書及人、借書閱史;三輯多屬學術批評,所謂“一葦”,並非自謙亦不敢自大,而是為了修辭,並無深意也。由此可見,內容雖然很雜亂,但大致還是自己讀書生活、從學之路留下的點滴痕跡。
從目前的職業來說,我大概也算學院中人了。自2003年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學術規範、研究方法,端坐書桌之前,學寫像模像樣的學術論文。可是逐漸發現,嚴整的論文寫多了,生命反而少了幾多潤澤,有些話反而不會好好說了。堂而皇之的學術論文規範,也是一種所謂的體制,這種體制有時候是對靈性的一種規約。學問何為,研究何為?很快成了自己的困擾。於是在所謂學術論文寫作之餘,又開始有意識地寫些隨性的文字。學術隨筆成了自己頗嚮往的一種體式。當然,大概因為是有意識地做,所以結果常常既無法脫盡積習已久的學究氣,又難掩刻意為之、強作隨性的痕跡,還遠未達到隨筆之“隨”的自然從容。偶見梁漱溟先生語,能解決真問題的,才是真學問。此言得之。於是恍然大悟,寫出的東西,屬於學術之文也罷,還是隨性之筆也罷,不去管它,只要是出自自己點滴所思,只要是誠意而為,文中只要有我,哪怕是淺薄的我、支離零星的我,可也。所謂學術論文、所謂學術隨筆,蓋體式也,體式者,形式而已。漸漸地就不那么在乎自己寫的東西是不是論文,是不是隨筆了,而結果就有了本集裡多數不倫不類的文字。好在自己並非作家,不必非要形成自己的風格。好在這本小集子,對自己的學術職業也沒有什麼直接的現實意義,根本無法計算“工分”,唯一的意義或許是為自己讀書、研究的一點趣味、一點興致,留下鴻爪一痕,靜靜地在書窗之內,青燈之下,聊以自賞而已。
以上所談,大概也可以算是自己的讀書心路吧。
集子編定,忐忑中請丁帆先生賜序,誰知丁老師競爽快地答應了。丁老師既著通達嚴正的學院宏文,又為犀利深刻的思想評論,兼涉極富生命體溫的隨筆散札,他能為這本不像樣子的小集作序,在我甚為感激。序言寄來,我又按照其中的意見,刪去了幾篇與本集風格更不協調的文章,這是需要在此補充說明的。 小書能夠出版,要感謝主編徐雁先生。徐老師以書為媒,廣結善緣,卓然立於學海與書林之間。這些年裡,徐老師指教多多,讓我感念不盡。蒙徐雁先生和出版社不棄,將這本集子納入叢書,使得我有機會實現了在學術論著之外出版隨性文字的小小願望,這比自己原來預期的要早很多。
甲午正月初三夜草於黟縣宏村外虞溪樓旅館
初十夜改於南京槐香齋
序言
普光自做碩士論文時,就開始了中國現代書話的研究。當時我就覺得他的選題是中國現代文學所忽略了的一個論域,切入點雖然小,然論述的空間還是十分闊大的。因為碩士論文做得十分紮實,大家都認為此人實乃可塑之材,於是便收入楊洪承先生門下攻博。其博士論文是在碩士論文的基礎上更加拓展了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亦開始注意到這個領域中的許許多多的理論問題了。可以看出,普光經過多年的學術訓練,逐漸不滿足於現有的評論層面的作家作品個案研究的范型,已經開始尋覓新的研究方法與路徑了。
普光做博士後之前找我長談了兩次,我以為他的閱讀量很大,史料蒐集翔實,功底已經很紮實了,便建議他在大量的資料中突圍出來.站在一個制高點上來重新爬梳史料,將作家作品分類,從中找出各自相應的文學性格,從而將他們放在文學思潮和文學史的大框架中來考察甄別,以期在俯視文體寫作中提升思辨的能力,成為從書話文體研究切入文學史研究的第一學者。這幾年,普光正是沿著這條路徑向前走下去的。
此集開篇之作《文學、啟蒙與圖書館閱讀推廣》就可力證普光的研究層次開始提升,他對五四文學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獨特理解,不僅充分顯示了他紮實的史料功底,同時也可以看出他長期的深刻思考結晶:“說起中國現代啟蒙運動的開展,自然至少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在發起之初,其確立的思想文化啟蒙的方向是可貴而且正確的,那就是立人,通過思想文化的啟智普及漸進的方式,提高人的素養和文明程度。這種漸進的普及、啟智的開展方式,其實就是運用文化的力量、引導的途徑、化育的方式來使得國民公眾具有科學、理性的觀念和自覺。這裡面的所謂的‘人’,是新的‘人’,非舊的‘人’,更多地是指的人心、人的精神心靈的狀態。它至少包括兩個層面:理念的開明和心智的健全。以《新青年》同仁為主力和核心的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自覺採用這種涵養、化育的方式來推進新文化運動,推進啟蒙的開展。他們相約‘二十年不談政治’,他們採用這種看來過於迂闊的,但卻是最根本的路徑試圖解決人的問題,這也是社會的根本問題,解決人的內在的靈魂心智的問題。應該說,這一方向是正確的,如果堅持下來,我們可以想像,今天的中國人早已非目前這種混亂狀況了,或許很多歷史的誤會和現實的不堪都有可能避免。然而,‘五四運動’的爆發,打斷了剛剛開始不久的思想文化啟蒙運動的進程。歷史的發展往往是偶然中轉向的,自發的群體性學生事件‘五四運動’的開始意味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流產。在以往的幾乎所有的歷史教材及其他的現代文學史教科書中都無一例外的將五四運動的歷史功績推崇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往往將‘五四運動’的影響的評價遠遠高過新文化運動。特別令人啞然失笑的是,遠早於‘五四運動’的新文化運動,卻因後來發生的‘五四運動’而得名——‘五四’新文化運動,其實很荒唐的。其實這是一種有意的建構和想像,造成了近一百年的歷史誤會。”
反思“五四”文學,必先反思“五四”新文化運動。這已經是近年來許多人已經做出的學術選擇,但是深入地從歷史的細節中找出它的規律與真相來,除了要大量的史料閱讀功底以外,還得由從史料中拔地而起的思想衝擊力的支持!而此前普光對現代文學功能的批判性總結,也足以見出他的思考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層面。儘管我並不完全同意他的觀點,甚至有相左之處,但是,我欣喜地看到了普光的思考與研究達到了比一般青年都要深刻的學術境地,這不僅得益於他深厚的閱讀積累,更重要的是他對史實的認知有了自己獨到的經驗、分析與見解。
使我更加感佩的是,普光的勤奮是一般年輕學者所少有的。正因為他“甘坐板凳十年冷”,才有了許多紮實的學術成果,他相繼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大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受到了學界廣泛地關注,《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刊物的轉載就充分說明了學界對其成果的肯定。然而,面對這些成果,普光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在不斷反省自己的淺薄中尋找新的研究路徑,這也是我所欣賞他的踏實工作、勤勉上進的學術性格的一面,長此以往,必成大器也。
此集的出版,標誌著普光對自己學術心路的部分階段總結,歸為三類。檢閱所有篇什,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就是將幾篇捨不得丟棄的另類文章也勉強夾雜在其中。這也是我年輕時出集子曾經有過的,這些遺憾只有歷經滄桑,回眸再看時,心中才覺出那一點瑕疵而不舒服。
總之,能夠在學術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過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而少有其他的干擾者,尤其在年輕學者中,已經是鳳毛麟角了,我希望趙普光能朝著自己的這一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就會在螢雪之路中獲得學術的愉悅。
拉雜所言,聊作序也。
甲年年正月初八寫於仙林大學城瘦蠹齋
普光做博士後之前找我長談了兩次,我以為他的閱讀量很大,史料蒐集翔實,功底已經很紮實了,便建議他在大量的資料中突圍出來.站在一個制高點上來重新爬梳史料,將作家作品分類,從中找出各自相應的文學性格,從而將他們放在文學思潮和文學史的大框架中來考察甄別,以期在俯視文體寫作中提升思辨的能力,成為從書話文體研究切入文學史研究的第一學者。這幾年,普光正是沿著這條路徑向前走下去的。
此集開篇之作《文學、啟蒙與圖書館閱讀推廣》就可力證普光的研究層次開始提升,他對五四文學和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獨特理解,不僅充分顯示了他紮實的史料功底,同時也可以看出他長期的深刻思考結晶:“說起中國現代啟蒙運動的開展,自然至少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在發起之初,其確立的思想文化啟蒙的方向是可貴而且正確的,那就是立人,通過思想文化的啟智普及漸進的方式,提高人的素養和文明程度。這種漸進的普及、啟智的開展方式,其實就是運用文化的力量、引導的途徑、化育的方式來使得國民公眾具有科學、理性的觀念和自覺。這裡面的所謂的‘人’,是新的‘人’,非舊的‘人’,更多地是指的人心、人的精神心靈的狀態。它至少包括兩個層面:理念的開明和心智的健全。以《新青年》同仁為主力和核心的一批先進知識分子,自覺採用這種涵養、化育的方式來推進新文化運動,推進啟蒙的開展。他們相約‘二十年不談政治’,他們採用這種看來過於迂闊的,但卻是最根本的路徑試圖解決人的問題,這也是社會的根本問題,解決人的內在的靈魂心智的問題。應該說,這一方向是正確的,如果堅持下來,我們可以想像,今天的中國人早已非目前這種混亂狀況了,或許很多歷史的誤會和現實的不堪都有可能避免。然而,‘五四運動’的爆發,打斷了剛剛開始不久的思想文化啟蒙運動的進程。歷史的發展往往是偶然中轉向的,自發的群體性學生事件‘五四運動’的開始意味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流產。在以往的幾乎所有的歷史教材及其他的現代文學史教科書中都無一例外的將五四運動的歷史功績推崇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往往將‘五四運動’的影響的評價遠遠高過新文化運動。特別令人啞然失笑的是,遠早於‘五四運動’的新文化運動,卻因後來發生的‘五四運動’而得名——‘五四’新文化運動,其實很荒唐的。其實這是一種有意的建構和想像,造成了近一百年的歷史誤會。”
反思“五四”文學,必先反思“五四”新文化運動。這已經是近年來許多人已經做出的學術選擇,但是深入地從歷史的細節中找出它的規律與真相來,除了要大量的史料閱讀功底以外,還得由從史料中拔地而起的思想衝擊力的支持!而此前普光對現代文學功能的批判性總結,也足以見出他的思考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層面。儘管我並不完全同意他的觀點,甚至有相左之處,但是,我欣喜地看到了普光的思考與研究達到了比一般青年都要深刻的學術境地,這不僅得益於他深厚的閱讀積累,更重要的是他對史實的認知有了自己獨到的經驗、分析與見解。
使我更加感佩的是,普光的勤奮是一般年輕學者所少有的。正因為他“甘坐板凳十年冷”,才有了許多紮實的學術成果,他相繼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大刊上發表的學術論文受到了學界廣泛地關注,《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刊物的轉載就充分說明了學界對其成果的肯定。然而,面對這些成果,普光沒有沾沾自喜,而是在不斷反省自己的淺薄中尋找新的研究路徑,這也是我所欣賞他的踏實工作、勤勉上進的學術性格的一面,長此以往,必成大器也。
此集的出版,標誌著普光對自己學術心路的部分階段總結,歸為三類。檢閱所有篇什,也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就是將幾篇捨不得丟棄的另類文章也勉強夾雜在其中。這也是我年輕時出集子曾經有過的,這些遺憾只有歷經滄桑,回眸再看時,心中才覺出那一點瑕疵而不舒服。
總之,能夠在學術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過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而少有其他的干擾者,尤其在年輕學者中,已經是鳳毛麟角了,我希望趙普光能朝著自己的這一目標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就會在螢雪之路中獲得學術的愉悅。
拉雜所言,聊作序也。
甲年年正月初八寫於仙林大學城瘦蠹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