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民族教育科研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
教民廳〔201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畫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有關要求,現將《全國民族教育科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教育部辦公廳
2014年11月2日
規劃
全國民族教育科研規劃(2010-2020年)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大力促進民族教育改革與發展,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結合我國民族教育改革發展迫切需求以及科研工作現狀,特制定本規劃。
一、民族教育科研概況
千秋大業,教育為本。
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發展事關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國家安全,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持從戰略高度審視和謀劃民族教育工作,堅持以研興教、以研促教,是黨中央和
國務院高度重視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體現。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教育科研工作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民族教育科研體系已初步形成,研究領域涉及民族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各個方面。從縱向上看,涉及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等;從橫向上看,涉及民族教育基本理論、政策法規、教育教學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和民族團結教育、雙語教育以及民族文化、民族心理、宗教、跨文化研究等。這些研究及其成果的廣泛運用,對於指導和推動我國民族教育事業發展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歷史、社會、經濟發展等原因的制約,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整體呈現起步晚、底子薄、投入少、重視程度不夠、研究力量分散的狀態,民族教育科研特別是政策研究明顯滯後於民族教育事業發展,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決的特殊困難和突出問題。
今後幾年,是我國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是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促進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牢牢把握這一重要戰略機遇,必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組織開展好民族教育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研究,整合全國力量,加強民族教育主要問題和重大課題的協作攻關,以點帶面、重點突破,積極有序推動全國民族教育科研工作健康快速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高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堅持黨的民族政策,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全面提升民族教育質量和大力培養優秀人才作為民族教育科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我國民族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為著力點,堅持引領方向、突出重點、完善機制、創新體系、注重效益、加強推廣,重視以創新為導向的基礎研究,加強基於實證的政策研究,強化以標準和模式為主導的實踐研究,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著力增強科學研究為民族教育改革發展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高民族教育科研質量和水平,為加快民族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提供理論指導與智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統籌規劃、突出重點。以服務民族教育事業發展、服務民族教育政策決策、服務民族教育中心工作為重點,以民族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大理論、政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重點扶持精品課題,全面推進協調發展。
2.最佳化結構、突出效益。最佳化基礎研究、政策研究和實踐研究結構,最佳化決策諮詢、理論創新和教育教學實驗結構,完善課題立項和成果轉化機制,推進民族教育科研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民族教育科研效益,擴大社會影響力。
3.專業引領、突出整合。加強民族教育科研工作的專業化建設,促進民族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化發展,發揮、整合各級各類民族教育科研資源的作用,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和支持民族教育科研事業,促進全國民族教育科研資源的合理布局和科學發展。
4.立足實踐、突出服務。充分發揮科研工作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立足當前民族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特殊困難和突出問題,著力提高民族教育科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既要瞄準決策,為政府決策服務,促進科研興教;又要服務師生,為學校發展服務,促進科研興校。
三、基本目標和重點領域
(一)基本目標
經過幾年努力,推動民族教育科研工作躍上新台階,基本形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相適應的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新格局;基本建成有中國特色、與國際民族教育發展趨勢和我國民族教育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民族教育科研創新體系;基本建立與我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長治久安相適應的民族教育科研服務體系,力爭在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
民族教育科研規劃要統籌短線研究和中長線研究,加強研究平台建設、人才建設、學科建設、基地建設和網路建設,推動民族教育基礎數據資料庫建設,拓展國內外學術交流領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民族教育科研隊伍,形成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學術和社會影響的精品成果,更好地為民族教育巨觀決策服務,為民族教育改革發展實踐服務,為民族教育跨越式發展服務。
在理論研究領域,主要以文獻研究、比較研究、歷史研究和交叉研究為基礎,關注理論的創新性,關注現實情境中的複雜因果關聯,理解、參與、反思民族教育實踐,努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深度結合,形成中國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論。
在政策研究領域,整合全國研究力量,加強實地調查研究、比較研究和實驗研究,為政府部門制定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決策諮詢。圍繞民族教育改革發展中心工作,重點研究戰略性、緊迫性、現實性教育問題,著重考察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確立與發展趨勢。著力研究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區教育服務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政策,以民族團結教育、雙語教育和職業教育為突破口,推進促進就業、結構調整、教師隊伍和資源建設等方面的特殊扶持政策研究。加強歷史研究和前瞻性研究,重視國際比較研究,為出台重大民族教育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在實踐研究領域,堅持將深化改革全面貫穿於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探索完善教育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推進雙語教育、理科教育等民族教育重點領域的實驗試點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校本研究和合作研究,倡導學校管理者和教師從實踐者的視角,創造性地解決民族教育實踐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
(二)重點研究領域
1.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民族教育採取了許多特殊優惠政策。隨著時代的發展,民族教育政策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與發展研究,民族教育政策體系研究,民族教育特殊性政策研究,民族教育優惠性政策研究,民族教育政策實施保障機制研究,民族教育政策實施效果監測與評價機制研究,民族教育立法研究,民族教育政策與民族教育立法的關係研究,國內外民族教育政策法規的比較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探尋民族教育政策制定和實施的科學依據,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國民族教育政策諮詢服務體系。
2.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區教育研究
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區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區教育研究工作,要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這個總目標,以提高教育質量為核心,以服務就業為導向,以促進民族團結為根本,以推進雙語教育和職業教育為重點,以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為抓手,大力提升民族教育科研服務國家戰略決策能力,推進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區教育事業科學健康發展。
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新形勢下提高民族團結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問題研究,社會環境和宗教對教育的影響研究,抵禦和防範宗教極端思想向青少年滲透研究,宗教常識進學校問題研究,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問題研究,雙語教師隊伍制度建設研究,農村雙語教師補充機制研究,提高雙語教師雙語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能力研究,提升雙語教師培訓質量研究,雙語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研究,雙語寄宿制學校管理研究,雙語教學質量體系建設研究,雙語教材和資源庫建設研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研究,職業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問題研究,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區域產業發展對各級各類人才需求狀況調查研究;西藏和四省藏區雙語教學模式研究,提高西藏和四省藏區中國小數理化學科教學質量研究,西藏和四省藏區高校與民族院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和課程設定問題研究,西藏和四省藏區高校學生所學專業和就業情況調查研究,內地西藏班辦學情況調查研究;對口支援省市和新疆之間開展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活動問題研究,南疆雙語教師單獨施策研究,南疆國中階段學生全面實行寄宿制問題研究,南疆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研究,南疆地區人才供給與人力資源市場需求資料庫建設研究,新疆高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問題研究,新疆和內地高校相互擴大招生規模問題研究,提升新疆師範院校教師培養培訓能力研究,鼓勵新疆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在內地就業和內地生源高校畢業生在新疆就業的特殊政策研究,促進新疆少數民族畢業生到企業就業問題研究,兵地教育融合問題研究;內地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研究,加強內地民族班學生管理隊伍建設研究,內地民族班編班結構問題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加強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區教育重大政策與現實問題的研究,推進西藏、新疆和四省藏區教育中突出問題和特殊困難的解決,不斷提升民族教育科研服務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能力和水平。
3.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在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對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的內容、形式、途徑等作了進一步的規定。當前各級各類學校正在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亟需理論的深入指導。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民族團結教育體系研究,民族團結教育常態化機制建設研究,民族團結教育課程教材建設研究,民族團結教育的內容、實施途徑和方式研究,民族團結教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民族團結教育實踐活動形式和方法創新研究,民族團結教育師資培養培訓研究,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建設研究,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管理的途徑與策略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進一步提高民族團結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建立和完善學校民族團結教育的理論指導體系,搭建各民族學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
4.雙語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
雙語教育是我國民族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民族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雙語教育基礎理論研究,雙語教育實踐模式研究,雙語教育質量監測體系研究,學前與義務教育階段雙語教育銜接研究,雙語課程教材開發和資源建設研究,雙語教師培養培訓研究,雙語教育教學規律研究,雙語學生學習規律研究,國內外雙語教育理論和實踐模式比較研究等。這一研究領域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不斷建立和完善雙語教育的政策、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提高雙語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5.內地民族班改革與發展研究
內地民族班是我國民族教育的重要辦學形式,是黨和國家充分利用內地優質教育資源,加大對口支援力度,加快為民族地區培養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的重要舉措和重大創新,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生動體現。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我國內地辦學發展歷程研究,內地民族班教育教學與管理服務特點研究,內地民族班辦班規律研究,內地民族班民族團結教育實施效果研究,內地民族班教育教學研究,內地民族班改革發展實踐和創新研究,內地民族班辦學質量監測和評價體系研究,內地民族班學生政治傾向和思想表現跟蹤研究,內地民族班學生就業跟蹤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探尋內地民族班辦學與管理的一般規律,不斷探索和完善推動民族教育健康快速發展的內地民族班辦學體系。
6.教育對口支援和協作研究
教育對口支援是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策模式,是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兩個大局”戰略思想、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是我國民族工作一項長期而緊迫的戰略工程。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對口支援協作形式內容創新研究,對口支援協作機制研究,民族地區人才需求預測與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緊缺專業和高層次套用型人才培養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健全教育對口支援協作機制,促進教育對口支援協作的內涵式發展。
7.學校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研究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要求。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保護和傳承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文化軟實力,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學校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頂層設計研究,民族民間文化與傳統技藝進校園實踐研究,民族文化教育課程與教材開發建設研究,民族文化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研究,民族文化對少數民族學生行為習慣、心理特點的影響研究,民族文化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研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與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研究,民族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示範校評估體系研究,民族文化產業發展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通過加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研究,充分保護和傳承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發展民族文化事業,增強各民族文化創造活力,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8.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研究
基礎教育是我國民族教育事業的奠基工程,應以縮小差距、提高質量為核心,著力加強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研究,促進教育公平。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研究,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與鄉土教材建設研究,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學校管理與改革研究,邊疆民族地區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研究,跨境民族基礎教育研究,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質量評估體系研究,民族地區鞏固提高普及義務教育成果研究,民族地區高中階段教育改革和發展研究,民族地區婦女和女童教育研究,民族地區以數學為核心的理科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基礎教育階段圍繞民族團結教育、雙語教育和理科教育開展的課外活動內容和形式研究,民族地區寄宿制學校辦學研究,民族地區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高等教育銜接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通過對民族地區基礎教育特點和規律的科學研究,鞏固提高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水平,促進民族地區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9.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國民族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高等教育研究要以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增強社會服務能力為重點,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民族高等教育理論體系研究,民族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與效益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發展定位與辦學特色研究,民族地區高校與民族院校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和建設研究,民族地區高校與民族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民族地區高校與民族院校招生體制改革研究,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改革研究,民族地區師範院校雙語教師培養培訓改革研究,普通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創新發展研究等。這一研究領域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建立和完善我國民族高等教育理論體系,不斷探索適合我國民族地區特點和民族特點的民族高等教育辦學體制和人才培養模式。
10.民族地區職業教育研究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是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對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作出重大戰略部署。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產業對接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研究,民族地區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銜接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探尋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般規律,加快民族地區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為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就業作出貢獻。
11.中國特色民族教育理論體系研究
隨著我國民族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逐步推進,中國特色民族教育學學科體系逐步構建,民族教育理論體系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民族教育學理論基礎研究,民族教育學理論框架研究,民族教育學課程教材建設研究,民族教育管理理論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進一步構建我國民族教育學學科體系,不斷豐富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教育理論體系。
12.多元文化教育比較研究
多元文化教育自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興起以來,逐漸得到我國民族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多元文化教育理論體系研究,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與教材研究,多元文化教育教師與學生研究,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比較研究,中國少數民族教育與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比較研究,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研究等。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通過比較研究,積極借鑑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成果和成功經驗,推進我國民族教育的理論建設和實踐進程,促進我國民族教育及其研究走向世界。
四、近期民族教育重點研究課題
(一)雙語教育銜接和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內容包括雙語教育教學特點、規律與方法研究,學前、國小、國中等各學段雙語教育銜接研究,影響雙語教育質量的因素分析研究,雙語教育質量監測與保障體系研究等。
(二)雙語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內容包括不同語種雙語教育改革研究,雙語師資隊伍建設研究,雙語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研究,雙語教育資源建設與開發研究,現代信息技術在雙語教育中的套用研究,雙語教育政策評估與國際比較研究等。
(三)民族團結教育實施效果與典型案例研究
內容包括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實施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主要做法與寶貴經驗研究,民族團結教育典型案例研究,民族團結教育實效性問題研究等。
(四)民族地區中國小理科教學質量提升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地區中國小理科教學基本情況調查研究,民族地區中國小理科教學特點、策略及方法研究,民族地區中國小理科教學資源建設與開發研究,民族地區中小學生理科學習特點研究,民族地區中國小理科教學質量提升策略及保障機制研究等。
(五)內地西藏班新疆班改革發展創新研究
內容包括內地西藏班新疆班招生考試改革研究,西藏班新疆班管理特點和典型經驗研究,混合編班教育教學實踐研究,西藏班新疆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研究等。
(六)內地西藏中職班新疆中職班改革發展實踐研究
內容包括西藏中職班新疆中職班教育經費投入與保障機制研究,西藏中職班新疆中職班教學管理改革與創新研究,西藏中職班新疆中職班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等。
(七)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產業對接改革實踐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與產業對接問題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改革研究等。
(八)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現狀及問題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的主要形式及內容研究,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機制研究等。
(九)民族地區高校學科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地區高校學科專業建設現狀及問題研究,民族地區高校特色學科專業建設研究,民族地區高校緊缺型、套用型學科專業建設研究,民族地區高校辦學模式與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研究等。
(十)民族院校辦學特色與發展定位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院校辦學現狀及問題研究,民族院校辦學特色分析研究,民族院校特色學科專業建設研究,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與民族院校人才培養改革研究,民族院校發展戰略與辦學定位研究等。
(十一)民族地區師範院校雙語教師培養培訓改革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地區師範院校辦學定位與改革研究,民族地區師範院校雙語教師培養目標及課程體系建設研究,民族地區師範院校雙語教師培養培訓模式及機制研究等。
(十二)“雙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踐研究
內容包括“雙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現狀及問題研究,“雙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及主要內容研究,“雙語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制度設計及保障機制研究等。
(十三)民族地區與內地省市教育交流與合作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地區與內地省市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基礎與現狀研究,民族地區與內地省市教育交流與合作的內容、形式及長效機制研究等。
(十四)普通高校民族預科教育創新發展研究
內容包括普通高校民族預科教育質量工程研究,普通高校民族預科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研究,普通高校民族預科教育會考模式改革研究等。
(十五)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服務體系改革研究
內容包括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現狀及問題研究,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人才培養目標、學科專業建設、基礎強化培訓基地建設及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等。
(十六)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高端人才培養服務體系研究
內容包括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高端人才培養定位及目標研究,普通高校少數民族高端人才培養選拔機制、培養模式、基地建設及就業指導服務體系研究等。
(十七)邊境地區民族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
內容包括邊境地區民族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問題研究,邊境地區中國小辦學與管理的特點研究,邊境地區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實施效果研究等。
(十八)民族教育政策實施效果及保障機制研究
內容包括民族教育政策實施現狀及問題研究,民族教育政策實施效果評估研究,民族教育政策實施保障機制研究,民族教育重大政策實施效果分析研究等。
五、組織與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按照教育部統一部署,強化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的研究指導職能,統籌規劃、協調指導、組織開展民族教育重大理論、政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加強全國民族教育專家委員會建設,充分發揮專家的學術引領和智庫作用。進一步深化地方民族教育行政、科研部門和高校科研處(社科處)及其他科研管理部門的溝通合作,加強地方民族教育研究機構、研究基地和科研隊伍建設,整合民族教育科研資源,建立完善民族教育科研協作平台和交流研究機制。
(二)突出研究重點
要緊密結合民族教育實際,在教育部統籌規劃下加強民族教育領域重大理論、政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特別是要加強西藏、新疆、四省藏區以及其他特殊困難地區教育問題的研究。鼓勵跨地區、跨部門加強民族教育重大問題的聯合攻關,鼓勵民族教育一線工作者開展民族教育行動研究。民族院校、民族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要建立專門的研究團隊,促進民族教育科研隊伍專業化建設。
(三)加大經費投入
高度重視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把民族教育科研納入中央和地方教育科學研究總體規劃,加大政策和經費支持。中央和地方財政要根據民族教育發展需求,加大傾斜力度,支持民族地區學校、相關科研機構加強民族教育研究團隊建設,開展民族教育理論、政策及實踐研究。要廣泛開展民族教育宣傳工作,擴大社會影響力,鼓勵社會力量支持民族教育科學研究。加強科研經費的使用和監管,切實提高使用效益。
(四)完善制度建設
不斷建立和完善民族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形成規範化的課題規劃制度、評審制度、開題制度、中期報告制度、鑑定結題制度、成果獎勵和推廣制度,深化民族教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推進課題管理的科學化、程式化、民主化。加強課題績效考核,鼓勵聯合攻關,重視後期資助,促進民族教育科研製度化建設,形成知識創新系統、套用研究系統、成果推廣系統相結合的科研體系。
(五)健全實施方案
按照“分類指導、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實施民族教育科研規劃,增強規範性和可預見性。每年度課題指南應緊緊圍繞和落實科研規劃有所側重,及時反映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深化基本理論研究,強化政策實踐研究,拓展新的研究空間,進一步細化研究工作實施方案,不斷推進民族教育科研工作躍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