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自2010年由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發起以來,各學會輪流主辦,每年召開一次,旨在促進植物生物學相關研究領域科研人員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植物生物學研究的創新發展。
2023年8月3日上午,2023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
- 發起時間:2010年
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自2010年由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發起以來,各學會輪流主辦,每年召開一次,旨在促進植物生物學相關研究領域科研人員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植物生物學研究的創新發展。
2023年8月3日上午,2023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在甘肅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
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自2010年由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發起以來,各學會輪流主辦,每年召開一次,旨在促進植物生物學相關研究領域科研人員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我國植物生物學研究的創新發展。2023年8月3日上午,2023全國植...
2014年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已於2014年9月11日至14日在河南開封舉辦。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植物學會 中國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會 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 中國遺傳學會 中國作物學會 承辦單位: 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學專業委員會 河南大學 協辦單位: 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南大學) 植物生理學與生物...
據2018年10月中國植物生理與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官網顯示,學會創建的品牌會議有“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植物代謝國際會議”、“植物-生物互作國際會議”。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 2010年起,由學會倡議並發起,聯合中國遺傳學會、中國植物學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中國作物學會四個兄弟學會,五個學會每年共同主辦、輪流...
中國植物學會是全國植物學科技工作者自願結合,依法登記成立的公益性,學術性和全國性的非營利法人社會組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下屬的民眾性學術團體。中國植物學會成立於1933年,至2013年,共召開十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據2018年5月學會官網顯示,中國植物學會下設9個專業委員會和5個分會以及6個工作委員會,在全國29個...
12 作物雜種優勢利用國際學術大會 2012.8 國際性 13 第一屆國際糜子會議 2012.8 國際性 14 Current Topics in Plant Pathology 2012.5 雙邊性 15 作物逆境適應與持續生產 2012.11 國際性 16 2012年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 2012.1 全國性 17 中國園藝學會2012年學術年會 2012.1 全國性 表格參考資料: [9] ...
中國植物營養大會(China Plant Nutrition Conference)每年針對分類或產業聚集地域的差異,分別召開諸如新型肥料、生物肥料、有機肥料、水溶肥料、矽肥、中微量元素等論壇活動,邀請該領域國內外頂尖的植物營養專家、農業管理部門領導、肥料企業領袖、優秀的農資渠道商等人士參與,發布最前沿的科研、生產的技術信息,最新的...
2018年10月,由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主辦的中國植物保護學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植保科技獎頒獎大會在西安召開,年會圍繞大會主題“綠色植保與鄉村振興”,設定了農業害蟲與綠色防控、植物病害與綠色防控、生物防治技術與套用、農藥減量增效、農田草害與綠色防控和農田鼠害與綠色防控等6個分會場,134位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
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4年,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所獲植物學專業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日本愛媛大學聯合研究生院植物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執行主任。擔任職務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常務委員會 委員...
王偉 王偉,男,現任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副研究員。人物經歷 現任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副研究員。
植物基 植物基:一切直接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而形成的有機物質,廣義概念:植物基包括了所有的植物,代表性的為農作物及農林廢棄物。狹義概念:植物基主要是指農林業生產中除去糧食和果實以外的農林廢棄物和農林產品加工廢料等。
以下簡稱全國生物學競賽)對外稱中國生物學奧林匹克,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Biology Olympiad英文名稱縮寫為CNBO;國家集訓隊,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Biology Team英文縮寫為CNBT;是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及國家教育部的支持下,由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植物學會聯合主辦,由在校高中學生自願參加的民眾性生物學科...
1929年,在鄒秉文和戴芳瀾的積極支持和贊助下,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在南京成立。1937年至1949年,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因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期間受戰亂影響,活動陷於停頓。1949年,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在北京召開第一次復會會議,推選戴芳瀾教授為臨時理事長,籌備召開新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53年2月,中國植物病理學會在北京...
胡篤敬為湖南農業及植物生理學人才的培養作出了巨大貢獻。(湖南省科技廳、湖南省教育廳、湖南農業大學植物激素重點實驗室評)胡篤敬一生簡樸,不忘初心。(光明日報評)胡篤敬為中國硬質橡膠研究和杜仲研究開闢了道路。(《湖南第一師範名人譜》評)胡篤敬為培養植物生物生理學高級專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湖南農業大學...
李付廣,1966年8月生,河南延津人,中共黨員,植物生物工程專家,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現任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育種與種子研究室主任;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李付廣於1989年獲得北京農業大學植物生理與生物化學學士學位;1989年—2000年任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助 理研究員;2000年—2002年任...
截至2018年7月,海峽兩岸細胞生物學研討會已舉辦十三屆。全國植物生物學研討會 為促進中國從事細胞生物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功能基因組學以及育種等領域的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研討相關領域的最新成果和進展,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植物細胞生物學專業委員會、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細胞與發育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和分子生物學專業...
同時,也應邀為杜邦研究所、全美植物生物學家年會(ASPB 2014)、全美植物生物學家中亞特蘭大區年會(Mid-Atlantic Section ASPB,2013)、國際植物激素大會(2016海南)等做專題報告。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十三五重大研發子項目等多項省部級項目。擔任國家青梗菜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首席專家,中國農技協福建閩侯...
目在中國設有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各大地區的植物研究所及各高等院校中,設有植物生理學研究室(組)或教研室(組);農林等部門設立了作物生理研究室(組)。中國植物生理學會自1963年成立後,已召開過4次全國性的代表大會,並出版了論文集。許多省、市、自治區陸續成立了地方性植物生理學會。中國植物...
截至2017年6月,李恆已主持和參加了“重樓屬植物綜合研究” “獨龍江地區越冬考察—獨龍江植物區系研究”“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特徵及其評價”等20 餘項基金項目。科研獎勵 截至2017年6月,李恆已獲得國際、國家、省部級獎項24項,其中“天南星科芋屬植物的種質資源與分類學研究”獲得雲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廣義...
羅宗洛(1898年8月2日—1978年10月26日),浙江黃岩人,植物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生前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羅宗洛1930年從北海道大學畢業,並獲得農學博士學位;1931年任中山大學理學院生物學系主任;1933年9月—1939年任南京中央大學生物系教授;1944年8...
謝聯輝,1935年3月9日出生於福建龍巖,植物病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福建農林大學植物病毒研究 所 所長。謝聯輝1958年畢業於福建農學院農學系;1958年—1960年任福建農學院植病教研組助教;1961年起歷任福建農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79年—1994年任福建農學院植物病毒研究室主任;1984年—1996...
侯學煜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吉林師範大學、西北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兼課。班級建設 1954年和1958年,侯學煜兩次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內為全中國各省區有關高等院校的教師開辦全國性植物生態學講習班。講授課程 1932年,侯學煜在和縣縣立中學任教期 間,講授《英語》《化學》《生物...
“戴芳瀾是中國真菌學的創始人和中國植物病理學的主要創建人之一。”(《中國科學報》評)“一代宗師,治學楷模。”(戴芳瀾誕辰100周年生物學家貝時璋院士 題字紀念)“戴芳瀾對近代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在中國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開創和奠基的作用 。”(新華網評)“戴芳瀾為青年一代真菌學人樹立了勇往直前、開拓創新...
2019國際植物光生物學大會,大會報告,西班牙 2019.6 第十一屆國際植物激素乙烯大會,大會報告,希臘 2018.6 2018國際植物光生物學大會,大會報告,日本 2018.1 第十九屆國際植物學大學, 大會報告,深圳 2017.7 2016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大會報告,武漢 2016.10 第十七屆全國植物基因組大會,大會報告,福州 2016.8...
“王伏雄為中國孢粉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為中 國植物科學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中國農業大學評)“王伏雄是中國傑出的植物生殖生物學家,中國孢粉學奠基人之一,是著名的學者與令人敬佩的師長。”(《植物雜誌》評)“王伏雄不僅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很好的教育家,他為中國植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6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1988年,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7年—1991年,任中國科學院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副主任。1991年—2001年,任中國科學院系統與進化植物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1998年—2000年,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副主任。...
為創造新型細菌肥料、微生物固氮、同位素農業、地方病與生物微量元素等邊緣科學、交叉科學等領域的研究開闢新的道路。他支持將遠緣雜交新課題的研究與該所植物分類研究室同從蘭州遷來武功(今楊陵)的植物栽培馴化室合併,為該所以後培育小偃5一6號小麥高產優良品種起了作用。楊陵地區如今已成為聯合國農業研究中心之一...
楊其長長期致力於農業生物環境工程方向的研究,主要包括設施園藝工程、超高層智慧型LED垂直植物工廠技術、垂直農業技術、智慧型環控技術、水肥一體化、智慧型園藝裝備、智慧型農業機器人、植物光生物學、植物環境學等研究領 域。2018年3月,楊其長受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委派在四川負責籌建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和國家成都農業科技...
在蔡邦華一生的科研和教學中,培養了一大批昆蟲學專門人才,有的成為昆蟲學家、教授、學術骨幹,有的成為學部委員。如土壤化學家朱祖祥院士,浙江農業大學趙明強教授 ,昆蟲分類學家楊平瀾教授,美國細胞生物學會主席徐道覺教授,昆蟲學家唐覺教授,浙江大學李學騮教授,植物保護專家張宗旺教授等。榮譽表彰 社會任職 個人...
1980年,中國植物學會真菌學會(中國菌物學會的前身)成立。後由俞大紱、湯佩松、方心芳、裘維蕃、王伏雄、吳征鎰、閻遜初、鄭國錩等8位生物學院士推薦發起。1992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批准成立中國菌物學會。1993年5月,中國菌物學會正式成立。2000年10月,被批准加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李連捷(1908年6月17日—1992年1月11日),河北玉田人,土壤地理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前任北京農業大學教授。李連捷1932年畢業於燕京大學理學院生物學和地質地理學系;1944年獲得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47年任國立北京大學農學院教授;1949年任北京農業大學土壤農業化學系教授;1955年當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