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站
2012年 8月下旬和9月中旬,
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組織了兩期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活動,來自全國20所高校的32名大學生記者分兩批深入
中原油田生產一線,分別進行了為期5天的新聞業務訓練。
從2012年8月22日開始,32名來自全國各高校的大學生記者分兩批來到河南省濮陽市。在為期4天的新聞實踐中,他們深入採油一線崗位,採訪打鑽4000多米的鑽井隊、登上幾十米高的儲油罐、走進40多攝氏度高溫的計量站,體驗了中國石化基層一線油田工人的工作與生活。山西農業大學崔建偉被女石油工人吸引,迫切希望了解這個群體的生活工作狀態;中國傳媒大學林宇孛調查了第二代石油人對他們父輩奮鬥經歷的感悟;國際關係學院楊叢榛則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鑽井隊的故事。
令同學們最難忘的,是近距離接觸油田全國勞動模範邵均克(本報曾於2007年7月3日一版頭條報導)。“邵媽媽”十幾年來扶助殘疾人就業,挑頭辦起拖把廠、手套廠和羊毛羊絨製品加工廠,先後有500多名殘疾人融入這個大家庭。
今天,16名大學生記者來到中原油田華苑公司針織二廠,了解“邵媽媽”的助殘工作和生活。當同學們看見迎接自己的是一個穿著灰色樸素工衣的邵媽媽、看見上百名殘疾員工有條不紊地工作、看見智障女孩無憂無慮的笑容時,90後大學生們被徹底震撼了。
鄭州大學學生魏航看到邵媽媽辦公桌玻璃板下壓著一張職工生日表。原來,每個員工過生日,邵媽媽都會親自為他們煮雞蛋慶祝。山東大學學生薛如錦感嘆道:“原來典型人物是這樣真實平凡、有血有肉。”
福建農林大學王選輝說,看過不少媒體報導的典型模範,這些“高、大、全”的模範,在面對愛情、親情、友情時似乎總缺乏人情味,讓人敬而遠之。“但是邵媽媽改變了我的看法。與殘障人士打交道,別說是組織生產,就是保證他們有秩序地生活都特別困難。而邵媽媽去做了,而且做得很好,我記下了她說的話:‘乾好身邊每件事,善待身邊每個人’。”
勝利油田站
2013年8月6日至10日,來自全國17所高校的17名大學生參加了“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勝利油田站的新聞實踐訓練活動。
5天時間裡,大學生記者深入老168海油陸采平台、大王北生產區等一線採訪石油工人;和山東省最美勞動者薛梅一同深夜巡線,與紮根基層的大學畢業生座談;針對綠色低碳、節能減排話題進行採訪,了解勝利油田推進精細化管理、點滴挖潛增效的探索;參觀國內最大陸地叢式井組——河50井組,探尋勝利油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邊緣用高精尖技術打井,保護環境、節約用地的努力;接觸高精尖鑽井技術、魚骨狀分支水平井技術等,採訪中石化重點實驗室——隨鑽測控實驗室,與國家級技能大師代旭升對話;走進社區與山東好人張活常一起為孤寡老人送溫暖。他們白天採訪,晚上開展業務培訓,深夜還在寫稿。
鎮海煉化站
2013年8月23日,“PX項目真的有那么可怕嗎?為什麼人們談
PX色變?”四川大學學生樊琦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了中國石化鎮海煉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鎮海煉化”)。今天,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鎮海煉化站)總結分享會在浙江寧波舉行,來自內地16所高校的16名大學生記者以及國資委、中國青年報社、鎮海煉化的代表等出席了分享會。
“如果不來
鎮海煉化走訪,有一天要在我的家鄉上馬PX設備,我也會擔心污染問題,但經過這次訓練營的學習,我知道PX項目的安全性其實是可控的,而且了解到我國對PX的需求量巨大。”在分享會上,樊琦說,這次鎮海煉化之行讓她收穫了很多真相。
本期“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由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高校傳媒聯盟、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聯合舉辦。在為期5天的訓練營期間,大學生記者圍繞“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等內容,深入煉化企業一線,與操作人員共同巡檢作業,了解有關安全環保、節能減排的工作實踐和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同時,中國青年報的記者還對大學生記者進行了專業的新聞業務培訓與指導。
在
鎮海煉化採訪期間,大學生記者分為兩個小組,走訪了不同的路線。北京師範大學學生蔡雷第一次經歷了地下輸油管道的檢修工作,當在不足1.6米高的管道中彎腰前行時,她告訴記者:“以前看到工人師傅鑽地下管道,我還感覺挺好玩的,現場感受一下才知道,彎腰走路實在太累了,這條600多米長的管道,像走了幾千米。”
在分享會上,廣西大學學生朱新欣告訴大家,他以前對化工企業的印象就是不環保,“當我們看到廠區裡的大煙囪冒著‘白煙’時,我以為找到了不環保的證據,可走到煙囪下才了解到,煙囪里冒出的是水蒸氣,因為這是一個鍋爐用水的冷卻裝置。”
參加訓練營期間,大學生記者用微博、視頻、攝影等多種方式記錄了活動的點點滴滴。他們還發起了公益微博轉發活動,截至2013年8月22日上午9點,新浪微博平台公益微博轉發量達5.0762萬次,騰訊微博平台公益微博轉發量達2.0144萬次,大學生記者還攜手鎮海煉化“寸草心”志願者,一起向寧波恩美孤兒院的小朋友贈送了牛奶和文具。
在視頻展示後,有嘉賓點評,視頻記錄了大學生記者這些天走訪中的所見所感,非常真實,這次活動達到了讓大學生記者“求知識、求成長、求真相”的目的。中國青年報社常務副社長、中國高校傳媒聯盟秘書長張坤和鎮海煉化黨委書記顧躍光都對大學生記者的分享作了精彩點評。
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記者的新聞素質,培養和發現大學生記者人才,自2012年8月起,中國青年報社與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分期分批組織“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為志願在實踐中成長成才的大學生記者提供公益新聞業務培訓。
茂名石化站
2014年7月24日,“一提到化工產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污染和危險,經過6天的新聞訓練營,我對石化企業有了全新認識。”在今天舉行的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茂名石化站)分享會上,清華大學2012級化工專業學生、“PX詞條捍衛者”王潤佳講述了自己探訪石化企業後的感想。
創建於1955年的中國石化集團茂名石油化工公司(以下簡稱“茂名石化”)是國家一五期間156項重點項目之一,也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煉油化工企業之一。7月18日至24日,來自全國16所高校的17名大學生記者走進茂名石化,深入煉油、化工、港口等多個業務板塊,了解企業在精細管理、安全生產、節能減排及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體驗石化工人的工作生活。
“
茂名石化對煉油過程中所產生污染物質的回收,以及一系列打造花園式工廠的措施讓我看見了現代石化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決心和責任。”參觀完茂名石化煉油分部廠區後,廈門理工學院學生代國輝感慨。
大學生記者還分為4個小組深入
中石化廣東石油公司的加油站,以加油員、安全員、營業員3種身份展開競賽。中國石油大學的學生李亞濤在賽後交流會上與大家分享:“我是一名石油子弟,從小對石油產業有著深厚的感情,今天到加油站體驗僅幾個小時就已汗流浹背,真正感受到基層加油員的辛苦。”
茂名石化黨委宣傳部部長董章裕表示:“當今社會對石化企業有許多誤解,新媒體興起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希望通過大學生記者的深入採訪,讓公眾了解央企特別是石化企業,用更加理性的、全面的視角看待相關問題。”
訓練營期間,在中國青年報記者的指導下,大學生記者還通過實地採訪積累新聞實踐經驗,鍛鍊新聞業務能力,他們將所見所感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在新浪微博上,“走進茂名石化”話題多次進入熱門話題榜。
涪陵頁岩氣田站
2014年7月27~31日,來自全國16所高校的19名大學生記者來到重慶
涪陵頁岩氣田,現場採訪我國首個大型頁岩氣田。
2014年3月24日,中國石化宣布,我國頁岩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將在2017年建成國內首個百億立方頁岩氣田——涪陵頁岩氣田。涪陵頁岩氣田的發現和建設,標誌著我國頁岩氣開發實現重大戰略突破,加速進入大規模商業化發展階段,對我國加大綠色低碳能源供應、最佳化能源消費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發現引起廣泛關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頁岩氣開發是全球能源領域的一場革命,對全球天然氣市場、能源供應格局、氣候變化政策甚至地緣政治都產生了重要影響。美國的頁岩氣產業就使美國降低了能源的對外依賴度,實現了能源自給。
參加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的大學生記者進行了為期5天的採訪。他們深入鑽井、測量、原始地震記錄形成、採氣等作業現場,體驗了物探和採氣工作的基本流程,採訪了一線員工。他們還圍繞頁岩氣田發現的過程、勘探和開採技術、安全環保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了解。
大學生記者踐行了“用腳採訪、用筆還原”的採訪作風,並接受了高強度的新聞業務培訓。白天,他們克服高溫酷暑等困難,深入一線採訪。晚上,他們在住處整理資料、討論選題,常常忙到深夜。清華大學學生崔婧哲帶著自己在新聞業務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來參加訓練營,她表示在訓練營有了新的感悟,收穫了很多新聞業務的實踐經驗。
採訪中,在國家能源產業一線默默奉獻的石化員工,感動了許多大學生記者。來自清華大學的周佩雅說,用腳丈量中國大地的中國石化物探隊精神,令人敬佩。來自蘭州大學的潘樹瓊則說,“採訪中,野外艱苦的作業條件是不小的挑戰,對我們來說,這只是短短的一次採訪體驗,而對石化員工來說,卻是一生的職業。”
九江石化站
2015年7月7日,來自全國16所高校的16名大學生記者7月6日至7月11日走進九江石化,圍繞中國製造2025和智慧型工廠的話題走訪九江石化消防保衛中心、中國石化實驗室樣板區、九江石化智慧型工廠的神經中樞——生產管控中心、污水處理廠和三維數位化逆向建模團隊,圍繞綠色低碳話題將走訪原油碼頭、每年800萬噸油品升級改造工程現場、石化產品檢測示範區等。
大學生記者還將現場體驗加油站加油員工作,與一線加油員進行互動拓展訓練,並為希望國小的學生上志願服務課。體驗式採訪結束後,大學生記者將對採訪心得和成果進行分享,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微電影同時出爐。
鄂爾多斯大牛地氣田站
2015年7月27日,“全國大學生記者訓練營”
大牛地氣田站活動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了開營儀式。為期5天的訓練營將跨越內蒙古、甘肅、陝西三個省區,體驗高原、丘陵、草原、沙漠4種地理環境,到鄂爾多斯市、榆林市、銅川市宜君縣、慶陽市、鹹陽市等地,走訪油氣勘探開發現場,了解原油集輸流程、節能環保工藝,體驗“採油工的一天”,了解一線工人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大學生記者還將在中國青年報記者的指導下,通過實地採訪油氣工人、石化專家等鍛鍊新聞業務能力;大學生記者還將參與由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華北石油局、華北油田分公司開展的“碧水藍天”專項活動,深入了解油氣田水處理、廢棄物處理、植被恢復等先進環保技術。
華北石油局、華北油氣田分公司是一個集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科研技術服務和油氣銷售為一體的大型國有企業,總部位於鄭州。在豫、陝、甘、寧、蒙、晉等地擁有4個油氣生產基地、15家生產科研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