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隱序列學習漸進意識變化及其腦機制

內隱序列學習漸進意識變化及其腦機制

《內隱序列學習漸進意識變化及其腦機制》是依託蘇州大學,由劉電芝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隱序列學習漸進意識變化及其腦機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電芝
  • 依託單位:蘇州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項目以漸進意識為理論框架,考察內隱學習中意識漸變的動態過程。首先在一致的RSI學習條件下,對各種意識性測量的主客觀方法進行分析,建立各方法所對應意識狀態的敏感區域,按敏感等級建立統一的測量體系;在此基礎上從行為和腦功能兩方面探測不同的意識中間狀態及其轉化。行為方面,採用自創的規則轉換遠遷移與隱藏的條件式規則等設計,並引入個體高低感受性變數,發現更多的意識漸變狀態;腦功能方面,首次探查隨RSI的增加,腦監控系統、腦靜息態及人格感受性差異在內隱漸變過程中持續的ERPs及腦成像的變化。本研究主要有以下突破:(1)可解決每種意識測量方法所對應意識狀態的不同而導致的紛爭;(2)將單個邊緣意識的研究轉向為探討意識的漸變進程;(3)從過去只探討任務態而忽略靜息態轉向為新增靜息態的探索。本項目有助於成功揭示內隱知識向接近外顯知識轉化的認知與腦機制,為意識研究提供理論基礎與啟示。

結題摘要

內隱序列學習漸進意識機制是什麼?採用四個遞進研究來探索:(1)研究一4個實驗,確定了內隱序列學習各意識測量方式敏感性和有效性,為漸進意識研究澄清了有效指標。發現:電生理比行為指標敏感;再認比生成任務敏感,但無法區分無意識/意識;生成任務及其腦成像比口語報告敏感,但其PDP(process dissociation paradigm) 計分方式存在問題。本研究鑑別出包含任務正確數是意識,而非PDP認為的意識和無意識協同,排除任務錯誤數是無意識,兩者對SOA敏感;中央區和頂葉的N2/P3是無意識/意識的有效指標,並對RSI敏感;N1﹑P2是測量情感開放性對內隱序列學習影響的指標,並對RSI敏感。(2)研究二3個實驗,發展出多個新意識測量方式。發現:遠距離遷移是測量漸進意識的新指標。主序列﹑非主序列習得和轉移組塊效應是測量高低情感開放性者漸進意識的新指標。開發的快慢任務是內隱人工語法漸進意識的有效線上測量方式。開發的反向對抗邏輯範式彌補了內隱人工語法意識對抗邏輯PDP範式缺陷。(3)研究三採用研究一和二確定的意識測量方式,通過7個磁共振腦成像﹑腦電和行為實驗系統探索了多個因素對內隱序列學習漸進意識的影響。發現:隨SOA增加,意識/無意識的PDP表征都升高,任務前靜息態自發腦激活能預測不同SOA漸進意識。額葉﹑頂下小葉﹑殼核是意識隨組段增加而漸進變化的關鍵腦區。隨RSI增加中央區和頂葉的N2無意識知識減少,P3意識知識增大;且N2是遠距離遷移的ERPs指標。轉移組塊的數量和位置影響漸進意識。人格通過梭狀回,小腦,腦島,扣帶回,蒼白球等腦區的任務前靜息態自發腦激活影響意識。人格能預測漸進意識並影響意識可塑性。單側化影響主觀意識。中央執行功能影響內隱序列學習。(4)研究四從深度上擴展到內隱序列學習意識具身機制,從廣度上擴展到考察不同意識間的關係。發現:內隱序列學習意識具有具身機制。外顯具身操作影響內隱長時/短時記憶;內隱具身操作影響外顯認知。不同意識可能存在相關。這些研究揭示了內隱序列學習漸進意識若干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