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黑豬

內蒙古黑豬

內蒙古黑豬是以內蒙古農牧學院教學牧場為主培育的豬。主要分布在西部盟市的部分旗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內蒙古黑豬
  • :動物界
  • :脊椎動物
  • :哺乳
  • :雜食
  • :豬科
  • :豬屬
  • :豬
  • 分布區域:西部盟市的部分旗縣
  • 特點:抗寒耐粗、適應性強、增膘快
簡介,產地及環境,地理分布,品種特徵,

簡介

目前集中飼養的約1500多口,1985年08月經內蒙古科委組織驗收命名為“內蒙古黑豬”新品種群。內蒙古黑豬是肉脂兼用豬,具有抗寒耐粗、適應性強、增膘快、瘦肉多、與其它品種雜交配合力好等優點,成年公豬體重198.0公
斤,成半母豬155.2公斤,屠宰率70.5%,瘦肉占49.2%,窩均產仔10口左右。
內蒙古黑豬內蒙古黑豬

產地及環境

內蒙古黑豬產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產區屬於半乾旱和乾旱的大陸性氣候,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冬季嚴寒期長,最低氣溫-32℃~-35℃,春季多大風少雨,蒸發量大。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春旱夏濕的特點極為明顯。氣溫7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北部18℃上下,西南部24℃。無霜期110~130天。由於受自然條件的限制,農業生產基本是一年一熟。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莜麥玉米高粱、糜谷、土豆。經濟作物有胡麻葵花甜菜。少數地區民眾有種植苜蓿和沙打旺的習慣。某些天然草場也是豬群較好的放牧地。

地理分布

內蒙古黑豬主要分布於呼和浩持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錫林郭勒盟等地區。

品種特徵

內蒙古黑豬全身被毛黑色,具有不規則的六白特徵。中等大小,長短適中,部凹度在150~173°之間,處於鼻骨中部。耳中等大小,前傾。體格中等大,結構勻稱,體質細緻結實,後軀發育良好,四肢堅強有力。乳頭數平均13.12±0.08個。皮薄毛細。
內蒙古黑豬成年公豬體重198.06±5.58公斤,體長149.33±2.51厘米,體高76.28±0.58厘米,胸圍140.22±2.43厘米;成年母豬體重155.20±5.04公斤,體長150.12±2.18厘米,體高70.74±0.21厘米,胸圍127.48±2.90厘米。內蒙古黑豬適應當地嚴寒多沙的自然氣候,表現較強的抗逆性。肥育豬在能量低於全國飼養標準16~24%、蛋白水平低於21~32%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肉質良好。母豬具有產仔中等、性情溫順、發情明顯易配的特點。與其他豬種雜交具有良好的雜種優勢。但該豬種存在產仔數、瘦肉率不高的缺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