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保護與傳承研究》是一本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春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保護與傳承研究
- 作者:劉春玲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3年3月1日
- 頁數:43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2712321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保護與傳承研究》是一本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春玲。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保護與傳承研究》是一本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春玲。內容簡介《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態保護與傳承研究》在文獻研究、實地調查的基礎上,主要借用文化生態學的理論方法,動態...
《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於2017年5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三次會議通過,旨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共七章六十二條,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發布 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2017年5月26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
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是非遺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平台,以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現代文化間的交流互動,增進人們的文化認識和自信心為宗旨。發展歷史 2023年11月26日,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在呼和浩特成立。機構領導 內蒙古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包文臻 ...
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屬於自治區文化廳直屬處級事業單位,於2009年1月經自治區編辦批准成立,2009年3月正式掛牌,中心設四個部室,編制25人。中心主要承擔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和聯絡交流。宗旨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
《內蒙古美術類“非遺”研究》是2024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內蒙古地區的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全面的系統梳理、深入研究,圍繞各個非遺項目的表現樣態、製作技藝、傳承現狀、創新發展等內容,摸家底,歸類別,探究竟,謀發展。同時,針對其中影響力大、輻射範圍廣、藝術特色濃厚的項目...
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民間文學(總計11項)序號編號項目名稱申報地區或單位 1NMI―1祝讚詞阿魯科爾沁旗、鄂爾多斯市 2NMI―2王昭君傳說呼和浩特市 3NMI―3嘎達梅林科爾沁左翼中旗 4NMI―4格薩(斯)爾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廳、通遼市、內蒙古民族大學科爾沁文化研究所 5NMI―5巴拉根倉的故事通遼市 ...
元上都遺址所在地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元上都遺址保護、管理以及科學研究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精神鼓勵或者物質獎勵。第二章 保護 第十一條 元上都遺址的保護對象包括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環境:(一)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宮城、皇城、外城、關廂、鐵幡竿渠、東涼亭及羊群廟祭祀遺址、臥牛石墓地、...
同期撰寫的《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立法保護的建議》,得到原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主席楊晶以及文化廳有關領導的重要批示;《我區群體性上訪事件的調查與思考》,獲2007年度法學研究課題成果三等獎;《論散居少數民族權益的法律保障─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分別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年發展進步理論研討會和全區紀念改革開放30...
2008年6月14日,國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前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榮列榜中。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草原文化館榮獲“蒙古族民歌(郭爾羅斯蒙古族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歷史淵源 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簡稱前郭縣,位於...
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要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國家觀、民族觀、文化觀,不斷鞏固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2019年7月15日在內蒙古考察時的講話)十 研究和...
第二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與個案研究 反思非物質文化遺產 ——身體和時間的維度 “媒介參與”與“非遺”的保護和開發 論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及對文化產業發展的作用 長調和呼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意義及價值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 ——新年畫運動分析 藝術區的解構與建構 ——北京798藝術區田野考察筆記 水系、船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