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杭錦後旗人民法院

內蒙古杭錦後旗人民法院

杭錦後旗人民法院成立於1950年4月,前身是米倉縣人民法院,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坐落於杭錦後旗陝壩鎮。審判刑事、民事和行政的第一審案件,法律另有規定的案件除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杭錦後旗人民法院
  • 區位: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陝壩鎮將軍北路39號
  • 地址:杭錦後旗陝壩鎮將軍路39號
  • 郵政編碼:015400
  • 聯繫電話:0478-6631351
  • 成立時間:1950-04-01
  • 全院人數:115人
  • 院長姓名:魏占勝
法院簡介,機構設定,法院建設,所獲榮譽,地理位置,

法院簡介

杭錦後旗人民法院成立於1950年4月,前身是米倉縣人民法院。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坐落於杭錦後旗陝壩鎮將軍北路39號全院現有人員115人,正式在編人員96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40人,占總人數的71%,其中碩士6人,占總人數的6%,法院隊伍呈現出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

機構設定

現有內設機構21個:政治處、辦公室、研究室、紀檢監察科、網路宣傳科、信訪科、審判監督庭、審管辦(與審判監督庭合署辦公)、立案庭、司法事務管理科(與立案庭合署辦公)、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一庭、第二庭、第三庭、交通事故專業法庭(與沙海法庭合署辦公)、執行局、執行一庭、執行二庭、執行三庭(目前有機構但因人員不足執行局三個庭沒有單獨設立)、法警大隊。派出人民法庭4個:二道橋人民法庭、三道橋人民法庭、沙海人民法庭、蠻會人民法庭。

法院建設

近年來,杭錦後旗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這條主線,堅持能動司法服務發展大局,堅持為民司法回應民眾訴求,堅持規範司法抓好審判管理,堅持公信司法提升法院形象,全面加強審判、執行工作第一要務,大力推進司法公開,以公開促公正,以公正樹公信,服務大局,勇於擔當,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飽滿的工作熱情,不斷推進工作,為構建和諧杭後、法治杭後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建立綠色通道,實現高效維權,是我院專門針對農民工索薪、農副產品購銷、排除妨礙、財產保全、證據保全等開闢的綠色通道,快立快審快辦,確保維權及時。保全案件均在12小時內辦結,其他涉民生案件儘量適用簡易程式,縮短辦案期限,提高辦案效率,這一措施的推行,及大地保護了弱勢群體的利益。 我院實行了領導幹部過問案件記錄、留痕制度。將“審理者裁判、裁判者負責”落到實處,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確保領導幹部規範用權,審判人員嚴格履職,形成職明責清、監督有序的良好格局。 三年來,杭後法院共投資528萬元,加強裝備建設,投資190多萬元購置了10輛執行辦案用車,基層法庭全部配備了越野車,投資157萬元安裝建成7個科技法庭,庭審過程可實現同步錄音錄像。

所獲榮譽

因工作成績比較突出,近年來,杭後法院先後榮獲自治區高院頒發的集體二等功,集體三等功,全區法院先進集體等區市榮譽26項,30多名法官獲得個人獎勵;先後湧現出“全國優秀法官”、“全區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全區法院先進集體”民三庭,“政法工作先進個人”、“全區優秀法官”、“全區辦案標兵”等先進典型,榮獲“全區指導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全市法院先進集體”、連續十一年榮獲全旗“實績突出領導班子”、榮獲旗委“政法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地理位置

內蒙古杭錦後旗人民法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