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內枋,明、清時期稱內方社,民國22年(1933年)稱內枋保,1949年(解放後)繼續延用民國的保甲制,仍稱內枋保,1950年3月廢保甲制改稱村,1951年5月與青陽村合併稱青枋鄉,1958年10月青枋鄉撤鄉建制改稱內枋生產大隊, 1968年9月成立革命委員會,1984年10月撤生產大隊建制改稱內枋村民委員會,實行村民高度自治,村長由全體村民選舉產生,每三年換屆一次,隸屬於枋洋鎮
[①]。
生產關係
清末至民國期間,耕地大部份為私有田和氏族公田,土地大部份集中在地主、富農手裡,無地或少地的族人向地主、富農租地耕種。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評定階級成分,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沒收地主的土地等財產,族人從地主、富農手中分到土地,實行耕者有其田,族人自籌資金、自置農具,在分得耕地上生產經營。
1954年組織互助組,村民自願結合,等價交換,自負盈虧;1956年在互助組的基礎上建立合作社,合作社社員耕地歸集體所有,取消土地分紅,社員的耕牛、大農具、林果樹折價入股,收益分配實行“按勞取酬”,兼顧國家、集體、社員三者利益。
1958年9月,枋洋成立人民公社,內枋生產大隊廢除合作社,實行政、社合一,工、農、商、學、兵一體,生產資料實行公社所有制,取消自留地和自留山林茶果園,限制社員家庭副業,由大隊進行統一分配,並實行年供給制和按勞分配相結合,內枋也開辦集體食堂,大搞“吃飯不要錢”的平均主義。
1962年,解散公共食堂,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基本核算單位下放到各生產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按生產隊進行收益分配。
1980年,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包乾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4年,聯產承包責任制不斷完善,集體耕地按人口平均分包到戶生產經營,集體財產折價歸農戶所有。
人口宗族
內枋行政村戶數320多戶,人口1300多人,原有8個村民小組,1999年7月組建上洋村時,第7村民小組(草洋社)劃歸上洋村。內枋村民姓蔡的居多,少數姓鐘、高、黃等,第8村民小組(花坑社)大多姓黃。
內枋肇基始祖,暨霞山始祖蔡文真第七世孫邦宏、邦揚(陽)兄弟於明朝成化年間(約1470~1490年)從霞山[②]遷居內枋,迄今530多年,繁衍蔡姓20代, 近300戶,1200多人分衍在狗腳、洋尾、人家、四角樓、紅林、圳田、崎圳、庵仔崎、尾樓、中樓、山腳、溪州、大帽寨、上大帽、大坂洋、青壠邊等地;部份宗親(約100多戶300多人)因經商、工作等原因遷居林墩、岩溪、十里村、長泰縣城、龍海市程溪鎮內雲村下尾社、南靖山城、薌城區、廈門等地,還有部份族人遷往台灣、新加坡等地。
社會、經濟發展
內枋以種植業等農業生產為主,各種資源豐富。明朝萬曆(1599~1602)年間,朝廷組織2000多人在內枋開採過銀礦,遺留的礦井縱橫交錯,“銀洞”也由此得名,洞內生有石燕,屬名貴中藥材;20世紀60年代當地政府開採過鎢礦;民間也開採過葉臘石礦、錳礦、高嶺土礦。
內枋譽稱龍眼村,百年龍眼古樹不計其數,至今依然煥發生機,松柏樹、杉木、毛竹、茶樹、雜木鬱鬱蔥蔥,森林覆蓋率80%。
-----基礎設施建設新中國成立前,內枋的基礎設施非常落後,交通運輸全部靠肩挑背馱,房屋陳舊,道路狹窄,新中國成立後,內枋村重視基礎建設,不斷加大投資興建力度。
交通方面,1966年開通內枋至枋洋鎮鄉村道路,建造首座“內枋石拱橋”;同年各生產隊都添置了非機動車(板車、獨輪車、腳踏車),1971年內枋生產大隊添置機動車(拖拉機,1975年各生產隊都添置手扶拖拉機);蜿蜒鄉村道路的開通和非機動車、機動車的使用,結束了內枋村500年多年來肩挑背馱、走“十八彎”羊腸小道的歷史,為族人脫貧致富打下堅實基礎。1980年完成村內各村民小組道路互通,並建造村內石拱橋,2011年完成村內道路全部水泥路面硬化。
電力方面,早在1958年就興建了小型水電站,為族人提供照明用電,現已建成小型水電站10座,裝機容量達3000多千瓦,1991年實現以電代柴的電氣化村。2011村內主要道路也於同年安裝了照明路燈。
民居建設方面,內枋村民國前的古民居多為塊石壘牆基、土夯牆的瓦房大厝(俗稱“大五規)。清嘉慶庚申(1800)年,蔡文真第十五世代暨邦揚第九世孫,名長安,號銀山,在本村建成“泰芳樓”,該樓占地面積8畝,主樓長25米,寬25米,高9點8米(2層),底層牆體寬2米多,共6廳36間房,其極盡奢華可見一斑;解放後至改革開放(1978年)期間多為土石牆結構的一、二層木瓦房,20世紀80年代後多為磚混(現澆樓板)結構的二、三層樓房。
1953年興建大隊部及會場,2008年折舊翻新,重建村委會辦公樓。
文化教肓衛生方面,1961年興建教室10多間,成立內枋國小,曾於1986年設立國中部(1988年停辦),1994年在“畸圳”重建國小大樓,1970年開始推薦工農兵學員上大學。1970年6月成立農村合作醫療站,建立合作醫療制度,基本免費為村民治病;1991年後改稱村衛生所,不再實行合作醫療制度,誰治病誰出錢;2005年參加農村新型醫療合作社,大病住院治療享受國家補助。1970年實施計畫生育,提倡優生優育。2014年興建龍弼宮鄉村休閒公園,是供族人休閒、祭祀活動的場所。
1998年12月,施行殯葬改革,除第五、八村民小組外,土葬改為火葬。
1958年12月大隊部電話開通,1995年升級程控電話;1999年9月,開通有線廣播電視。
-----商業貿易 1958年成立專業隊,利用水動力加工磨麥、碾米,榨糖,同時加工生產面線、面乾、米粉等副食品,並辦養牛、養豬場;又於1975 年成立農科所,指導科學種田。
1951年在“洋尾”設立供銷社,1961年遷至“紅林”,1973年在“紅林”後山擴建,至今仍是族人不可缺少的購物場所。1978年後進行商業體制改革,開放市場,發展私營個體經濟,村里個體供銷店隨處可見。
展望未來,內枋人正滿懷信心,為實現中國夢,向著新的目標邁進;內枋的歷史,正譜寫著新的篇章;內枋的明天,將更加燦爛輝煌。
[①]注:枋洋鎮行政區劃的演變過程:
明、清時期稱善化里,民國22年稱第四區公所,民國32年撤區建制稱枋洋鄉,1949年9月稱四區,1955年9月稱枋洋區,1958年2月稱枋洋鄉;1958年9月稱衛星人民公社,1959年稱枋洋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撤銷人民公社,實行鄉建制,稱枋洋鄉;1992年稱枋洋鎮。
[②] 赤嶺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