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枋fāng
部首:木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86:SYN 五筆98:SYT 倉頡:DYHS
筆順編號:12344153 四角號碼:4092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78B
漢語釋義
詳細字義
〈名〉
1. 古同“柄”,權柄。
枋樹。木名 [big tree used for making boats]
枋,枋木也。可作車,從木,方聲。——《說文》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莊子·逍遙遊》
2. 又如:枋榆(枋樹與榆樹)
後背洪枋巨堰,深渠高堤者也。—— 《水經注》
4. 泛指木棒 [bar]
突然,他抓起一根短短的木枋,站起來,走到
櫃檯邊。——譚秀牧《失去的黑金剛》
5. 兩柱之間起聯繫作用的方柱形木材[square wood]。如:
門枋 梁枋
常用詞組
枋子 fāngzi
(1) [square wood]∶方柱形木材
(2) [coffin] 〈方〉∶棺材
枋 bìng
其他相關
(1) 古同“柄”,權柄。
枋樹。木名 [big tree used for making boats]
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莊子·逍遙遊》
(2) 又如:枋榆(枋樹與榆樹)
(3) 築
堤堰用的大木樁 [stake;pile]
(4) 泛指木棒 [bar]
突然,他抓起一根短短的木枋,站起來,走到
櫃檯邊。――譚秀牧《失去的黑金剛》
(5) 兩柱之間起聯繫作用的方柱形木材 [square wood]。如:門枋
在柱子之間起聯繫和穩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構件,它往往是隨著梁或檁而設定。
建築學名詞
枋與梁一樣是置於柱間或柱頂的橫木,和梁所處的高度相差不多。不過,其走向上差則較大:梁是置於前後金柱或是置於金柱與檐柱之間的橫木,而枋則是置於
檐柱與檐柱,或是
金柱與金柱,或是
脊柱與脊柱之間的橫木。簡單地說,大多數的梁是與建築的橫斷面方向一致的,而枋則主要與建築的正立面方向一致。枋因位置的不同,主要分為額枋,金枋,脊枋等。
額枋
“額枋”,也叫“檐枋”,宋代之前稱為“闌額”。他是置於檐柱與檐柱之間起聯繫作用的矩形橫木。南北朝以前,這一構件多放置在柱頂,隋唐以後漸移至柱間。唐代時其斷面的高度比大約為2:1,其側面略呈曲線形稱為“琴面”,轉角處不出頭。宋代時其斷面的高度大約為3:2,轉角處有出頭,出頭有一般的出鋒或是做成近似後代的霸王拳式樣。明清時期,其斷面以近於方形,出頭部分大多作霸王拳形式。“霸王拳”就是其中間有三個凸半圓線,兩端有兩個凸半圓線,他們連續組成為花狀頭式梁枋枋頭裝飾。
金枋
“金枋”是清式建築構架名稱之一,也是枋的一種。枋是搭在梁頭與梁頭之下,柱頭與柱頭之間的橫木,走向與梁垂直,與建築正立面平行。額枋是位於檐柱與檐柱之間的枋,而金枋則是位於金柱與金柱之間的枋。金枋有上,中,下之別,即上金枋,中金枋,下金枋。
脊枋
“脊枋”也是清式建築構架名稱之一,也是枋的一種。枋是搭在梁頭與梁頭之下,柱頭與柱頭之間的橫木,走向與梁垂直,與建築的正立面平行。簡單地說,脊枋就是脊柱與脊柱之間的枋,但有些建築構架中並沒有脊柱,所以脊枋也可以說或是脊瓜柱與脊瓜柱之間的枋。其實,通俗地說,脊枋也就是枋中位置最高的枋,處在建築物的屋脊位置,與脊檀構成建築的屋脊骨架。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甫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正韻》敷房切,音方。《說文》木可作車。《管子·地員篇》其杞其枋。
又《南方草木狀》蘇枋木出九眞,南人以之染絳,漬以大庾之水,則色愈深。
又《集韻》蜀人以木偃魚曰枋。
又《集韻》甫妄切,妨去聲。舟師也。
又《集韻》《韻會》陂病切。與柄同。《周禮·春官》內史掌王八枋之法,以詔王治,謂爵、祿、予、奪、生、殺、廢、置也。
又《儀禮·士昏禮》酌醴加柶面葉,受醴面枋。《疏》柶,朼類。枋,柶柄也。
又《正韻》舫,亦作枋。
考證:〔《揚子·方言》蜀人以木偃魚曰枋。〕 謹按方言無以木偃魚曰枋之文,查系集韻。謹改揚子方言為集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