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丘鎮

內丘鎮

內丘鎮(Neiiqiu Zhen)是河北省內丘縣政府駐地。

內丘鎮位於內丘縣東部,鎮政府駐地縣城勝利路南側。東鄰金店鎮,西接柳林鎮,南連大孟村鎮,北依五郭店鄉,面積69平方千米。轄53個行政村,15343戶,52900人,均為漢族,其中非農業人口16894人(2005年)。

內丘鎮交通便利,京廣鐵路和107國道、隆昔公路、內大公路、內臨公路等交通幹線從鎮區穿過。

內丘鎮是內丘縣重要的產糧區和工業區,是內丘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內丘鎮
  • 行政區類別:河北省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下轄地區:西關、南關、前街、東街、北街
  • 面積:69平方千米
  • 人口:52900
  • 著名景點:邢窯遺址、內丘古城牆遺址
鎮情概況,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經濟發展,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基礎設施,文物古蹟,

鎮情概況

內丘鎮(Neiiqiu Zhen)1997年以後,先後被省評為“小康文化建設先進鎮”,被市評為“文明單位”、“精神文明建設示範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紅旗鄉鎮黨委”、“綜治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連續四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實績突出單位”。
內丘縣內丘鎮
內丘鎮西部為丘陵向東部平原過渡地帶,微顯丘陵地貌。李陽河從境北部橫穿而過。主要水利設施有小型水庫3座(西丘水庫、永固水庫、新城水庫)。
內丘鎮交通便利,京廣鐵路和107國道、隆昔公路、內大公路、內臨公路等交通幹線從鎮區穿過。

歷史沿革

1949年,為內丘縣第一(城關)區政府。1950年6月城關區與北光區合併,仍稱第一(城關)區政府。1953年6月成立城關鄉政府,隸屬第一區政府。1954年5月,撤銷第一(城關)區政府,改稱第一(城關)區公所。1958年8月成立城關(衛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68年5月又改建為城關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稱人民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改為城關鎮人民政府。1989年改稱內丘鎮人民政府,鎮政府駐地西關村。1990年遷至現址。1996年1月1日原永安鄉與內丘鎮合併,稱內丘鎮。

行政區劃

內丘鎮鎮政府駐西關村。轄53個村委會:西關、南關、前街、東街、北街、南街、西街、東莊、北莊、翟莊、西丘、大良、小良、小留、北程、南程、中程、西莊、鳳凰、河村、東莊、永固、新城八里莊、四里舖、蔡家溝、蘇家莊、南雙流、北雙流、西南光、東南光、丁家莊、四里屯、申家莊、北石莊、北永安西永安、劉家莊、武家莊、張家莊、前李陽、後魯亭、前魯亭、喬馬莊、中寨陽、西寨陽、東寨陽、新石河、白家莊、前表山、後表山。

經濟發展

內邱鎮是河北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地處城區,該鎮充分發揮地理自然優勢,廣泛依託市場,在兩個文明建設中,走出了一條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綜合經營型路子。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完成9. 43億元,財政收入完成577.9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06元。
全鎮擁有農村建築專業隊、商貿服務隊、私營個體戶3100個,從業人員達1萬多人,年產值達到6000萬元。

農業經濟

全鎮已建立農業商品基地8個,1600畝,初步形成了以糧食、水果、畜禽、蔬菜、花卉盆景等為主導的產業體系,有各專業種養經營實體和專業大戶210多個,年產值達1800多萬元。

工業經濟

內邱鎮工業經濟實力雄厚,從1997年以來,引進資金5000萬元,上馬新型建材廠、精細化工公司、天龍塑業有限公司、順達煙花爆竹有限責任公司等100萬元以上的工程項目8個,到2000年底,全鎮經濟實體達到70多家,產值達8000多萬元,形成了煤礦開採、建築安裝、農產品加工、耐火材料生產四大支柱產業。並投資興建了農村集貿市場6個,使全鎮走上了城鄉一體化經營的小康之路。
據統計,內邱鎮53個村,全部有了自己的村辦項目,2000年,全鎮村辦工業產值達6.8億元。全鎮所轄的53個村全部實現了通電話、通路燈、通自來水和硬化1-2條主要街道的“三通一硬”工程。

基礎設施

該鎮基礎設施齊全,小城鎮功能明確,工業區、文化區、旅遊、商貿區、居民區區劃清晰,居民生活方式逐步城市化,很多農民走出家門,專職從事第二、第三產業。

文物古蹟

內丘鎮境內文物古蹟主要分布在縣城入周圍。國家級文物遺址邢窯遺址、內丘古城牆遺址、西丘村中丘城遺址、南程村商周文化遺址、四里舖村戰國至漢代文化遺址、城西關和孟春墓、鳳凰村漢代墓群、蔡家溝漢代墓、新石河古墓及武家莊現代革命文物“仇恨志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