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入超
- 外文名: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 拼音:rù chāo
- 反義詞:出超
詞語概念,基本信息,基本解釋,引證解釋,其它相關,
詞語概念
基本信息
詞目:入超
基本解釋
引證解釋
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國或一地區對外貿易中進口貨物的總值超過出口貨物的總值。
相反還有出超。
其它相關
美國入超的成因
美國貿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國國會貿易赤字調查委員會於2000年11月發表了一個關於貿易逆差成因的調查報告。在他們看來,其成因主要在於美國與其它國家不平等的貿易關係,諸如:其他國家非關稅壁壘;外國商品對美國的傾銷;外國政府對本國公司的補貼;開發中國家較低的工資水平和生產條件以及美國本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消失等。不過,報告更多地是強調外部因素。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主席費爾德斯坦(Feldstein,1993)強調財政赤字對美國貿易逆差的決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孿生赤字假說”:在巨額財政赤字背景下,貨幣當局為了防止通貨膨脹,不會為財政赤字融資,因此財政赤字會導致利率升高、外資流入、美元升值,從而產生了貿易逆差。
這一觀點在20世紀80年代很有說服力,小布希上台以來,美國財政赤字又與貿易赤字一樣逐年擴大,2003財年達3750億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億美元,而2005年預計將達到5210億美元的最高記錄。但是,這難以完全解釋美國巨額逆差,因為1989-1992年財政赤字在大幅度擴大,但貿易赤字卻在縮小;1993-2000年財政赤字逐年縮小,1998年開始出現“扭虧為盈”,2000年更是出現2370億美元的高額盈餘,但貿易赤字卻在逐年擴大。即便考慮“時滯”因素,亦不能完全解釋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巨額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