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射束(incoming beam)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出自《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入射束
- 外文名:incoming beam
- 所屬學科:物理學
- 公布時間:2019年
入射束(incoming beam)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出自《物理學名詞》第三版。
入射束(incoming beam)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出自《物理學名詞》第三版。公布時間201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物理學名詞》第三版。1...
X射線衍射動力學理論指出,當X射線入射到完整晶體內,其入射波與衍射波相互作用,產生初級消光。只有滿足布喇格定律的晶體部分參與衍射,衍射角θ 的寬約10弧度。一般的實驗條件,入射束的發散度約為10弧度。所以,動力學衍射束只利用了入射束中很小一部分能量。如果晶體記憶體在缺陷,正常的晶體點陣排列受到破壞,在缺陷...
若在解方程時作較高級的近似,例如認為衍射束中除一束(或二束、或三束、……、或n-1束)外均遠弱於入射束,則所得的解稱雙光束(或三光束、或四光束、……、或n光束)動力學解。建立在動力學解基礎上的電子衍射理論稱電子衍射動力學理論。衍射圖 也可以和X射線衍射情況一樣,用倒易點陣和反射球來描述...
中子反射是一種鏡面反射技術,即入射束與反射束的角度相等。通常用動量轉移矢量(記為q,即經材料反射的中子動量變化)來描述反射。一般z方向定義為薄膜法線方向,對於鏡面反射,散射矢量只有z分量。一條典型的中子反射率曲線描述了反射束強度(相對於入射束)與散射矢量的函式關係。實驗時使用的中子波長通常為2至10 ...
考慮入射束和衍射束之間相互作用的理論。晶體中X射線衍射現象發現後,M.von勞厄隨即提出了一種簡單的衍射理論來進行強度的計算。這種理論處理方法的特徵在於相互獨立地考慮各原子對X射線的散射,完全忽略了入射束與衍射束之間的動力學相互作用。因而這種衍射理論就被稱為衍射運動學理論,以區別於考慮入射束與衍射束相互...
入射束流 對入射束常提出以下要求:準直、單色、能量已知並連續可變和強度適中。對中子注量率或帶電粒子束流的測量方法依束的性質而定。測量帶電粒子束流,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微安表或束流積分儀直接測量法拉第筒接收到的粒子所引起的電流或電量。靶核數 靶核數的測量技術有絕對定量技術和對已知量的標準樣品作相對...
一般講,阻塞效應不一定要求入射束是帶電粒子,也不需要嚴格的準直。但對決定核反衝方向的實驗(如核能級壽命測量)則必須考慮準直。套用 溝道效應的特性為晶體雜質定位和點陣損傷分布測量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由圖2可知,方向入射粒子能“看到”標號為“×”、“□”的原子;方向入射的只能“看到”“×”的原子;...
由固體發射的次級電子依賴於體內和表面的電子結構、入射束的能量及角度以及表面形貌。次級電子發射可認為有三個基本步驟:固體內的電子被激發到高能態;然後在表面附近運動;最後克服表面勢壘逃逸到真空。可將電子在表面附近的傳播和逃逸表面的能力用逃逸深度表示。逃逸深度一般與入射束的能量關係較小,而與樣品種類關係...
物質原子核外電子受到入射電子作用產生激發,以入射方向逸出樣品的電子稱為二次電子。二次電子的特點 (1)能量小於50eV,在固體樣品中的平均自由程只有10~100nm。在這樣淺的表層里,入射電子與樣品原子只發出有限次數的散射,因此基本上未向側向擴散;(2)二次電子的產額強烈依賴於入射束與試樣表面法線間的夾角a , ...
令不在一列上的若干衍射束(三束以上)成像時,得到二維點陣像(圖2)。其中的斑點(或條紋)代表晶體點陣在像平面上的投影。因此,從一維和二維點陣像上能直觀地看到晶體點陣的周期,晶體中的位錯、層錯以及異類晶體的交生等也都能在點陣像上直觀地反映出來(圖1)。 拍攝點陣像時,依入射束是否與電子顯微鏡的...
背散射電子是被固體樣品中的原子核或核外電子反彈回來的一部分入射電子。其中包括彈性背散射電子和非彈性背散射電子。 能量很高,有相當部分接近入射電子能量 E 0 ,在試樣中產生的範圍大,像的解析度低。背散射電子發射係數 η =I B /I 0 隨原子序數增大而增大。 作用體積隨入射束能量增加而增大,但發射係數...
增強器是指串級高能加速器中主加速器和注入器之間,初次進行加速的加速器,稱為增強器。增強器可以有一級或幾級,一般都是用小的同步加速器作增強器。通過增強器的積累作用及粒子速度的初步提高,用來提高入射脈衝流強和入射能量,改善入射束流性能。上海光源增強器簡介 上海光源(SSRF)是建造中的世界上最先進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