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腸道菌群失衡: 大便的性質和寶寶攝入的食物成分密切相關。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物不足,腸道菌群繼發改變,腸內容發酵過程少,大便易呈鹼性,乾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加,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這種情況多是由於家長沒有注意孩子的科學飲食,或者孩子挑食厭食所導致的。
2.腸道功能異常: 生活不規律,或者家長沒有為寶寶培養正確的排便習慣,都會導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進而導致
寶寶便秘。還有一些先天性的腸道疾病,比如先天性的巨結腸和肛門裂、肛門狹窄等疾病也會導致寶寶便秘。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寶寶便秘症狀較輕的時候,長期使用開塞露等
灌腸劑、或者在學校由於老師照顧不周到,寶寶長期憋便,都會引起寶寶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另外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常會引起寶寶便秘。
3.脾胃虛弱: 這種是最為常見的引起寶寶便秘的原因,其主要表現為寶寶積食、厭食以及上火等。通常家長們會把這種便秘認為是上火,而為寶寶挑選一些去火的食物或者藥物吃。但是給寶寶去火的家長都會發現,去火治便秘的結果只有兩種:一種是便秘依舊,另外一種結果是便秘好了一段時間,又反覆了。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弄清楚,上火雖然是寶寶便秘的原因,但是上火卻是由於寶寶的脾胃
陰虛、
氣虛等導致的。脾胃虛弱的問題不解決,寶寶便秘自然會出現反覆的。
4.配方奶粉中棕櫚油與鈣結合,形成鈣皂
普通配方奶粉中常添加的棕櫚油,也是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兒大便乾燥的常見原因。在腸道消化的過程中,棕櫚油中的成分會和食物中的鈣結合,形成質地較硬的鈣皂,導致大便乾燥、便秘甚至排便困難。因此,應選擇不添加棕櫚油的配方奶粉,如雅培親護易消化配方,避免寶寶大便乾燥發生的餵養誘因。另外,此類易消化配方還把奶粉中的大分子蛋白部分水解為溫和小分子蛋白,容易消化,也有助於改善因牛奶蛋白消化不好引起的大便乾燥.
危害
長期便秘反應遲鈍
日本學者飯野節夫在《兒童飲食與健腦》中指出,兒童便秘會變得“呆頭呆腦”。他在研究中發現,2~6歲的兒童長期便秘者,精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貪睡、喜哭,對外界變化反應遲鈍,不愛說話,不愛交朋友。但是,他們在通過藥物治療,大便通暢後的幾天裡,情緒就明顯好轉,“呆頭呆腦”的各種反應減輕。然而,這種兒童大多又很快便秘,恢復到原來那種“呆頭呆腦”了。他認為,經常性的便秘,兒童會感到腹脹不適,但因無法表述自己的這種不適,更不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其注意力過多集中在便秘不適上,故會對外界事物淡漠而“呆頭呆腦”。
飯野節夫認為,兒童便秘多發的原因是,飲食和生活明顯變化所致。沒有接受母乳餵養者,飲食大多以牛奶、糖類為主,又沒有注意添加有益排便的輔食,常在嬰兒期就產生便秘。到幼兒期,若以市售精細軟類兒童食品為主食者,便秘就更為嚴重。
睡眠不規律易便秘
自幼溺愛,缺乏規律睡眠,尤其是夜晚不睡,白天多睡者,最易發生便秘。另外,缺乏定時(尤其是晨起)排便者,也會發生便秘。
要使因便秘而“呆頭呆腦”的孩子變得聰明活潑起來,首先應治好便秘。家長在及時發現兒童長期便秘之後必須充分認識便秘對兒童健康,尤其是對兒童精神情緒的不良影響。排除先天生理因素和後天教育因素後,應仔細觀察其排便情況。
病理因素
1.經常飲食不夠:小兒食量太少時,經過消化後,腸道中的余渣少,大便減少;奶中糖量不足使大便乾燥;較長時間的飲食不足,致營養不良使腹肌、腸肌瘦弱,張力不足,蠕動無力,導致頑固性便秘。
2.食品不適合小孩:便秘與食物的成分關係密切,如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過多而糖類不足,使腸
發酵相對減少影響發酵,使大便呈鹼性,乾燥導致便秘。食物(如奶粉)中含大量的
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致糞便增多,容易便秘。
3.腸功能失常:由於生活和排便不規律,排便反射形成減弱或不形成;腸肌鬆弛而便秘。某些能使腸壁肌張力減弱、功能失常的藥物或疾病以及交感神經功能不正常均可致便秘。
4.遺傳與生理缺陷:某些患兒出生後即便秘。有家族史,可能與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生活環境的改變等可導致短時便秘。
預防
1、準備的飯食要少,要養成孩子每頓吃飯必吃完的好習慣
孩子的胃容量小,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都容易讓孩子的腸胃阻塞,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孩子吃飯時,家長應給孩子準備一小份飯,一般約為成人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這樣,孩子就不會有永遠吃不完的感覺,吃完之後還會有成就感。
2、少食多餐,慎選優質點心
雖然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的食物,但其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幾乎每3~4小時就需要給其補充飲食。所以,孩子的飲食應堅持少量多餐。家長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營養,分成三頓正餐和兩頓副餐來供給。
至於副餐,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營養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
蜂蜜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脂質,還有軟便潤腸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補給來源。家長可將白木耳煮軟剁碎做成甜羹給孩子食用;也可將杏仁磨碎加點燕麥、葡萄乾,用水沖泡給孩子當飲料喝;或將蜂蜜澆在水果或蛋糕上給孩子食用。
3、巧妙補充纖維質
如果孩子平時討厭吃蔬菜、水果,可以讓其多吃木耳、杏鮑菇、海苔、海帶、果乾等食物,以增加其纖維質的攝入,從而促進其排便。
中醫認為,兒童便秘的原因在於其體質燥熱。因此,便秘的孩子平時可以多進食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體內的燥熱。
如果孩子不喜歡這類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灑點煉乳、優酪乳或冰淇淋,讓香濃的甜奶味蓋過瓜味。
此外,家長還應經常為孩子熬點綠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熱通便的作用。
5、適當運動
平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因為運動可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家長也可在孩子臨睡前,以其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蠕動,還有助於其入眠。另外,在孩子進食後一小時輕按以下兩處穴位,也可促進其排便。
足三里穴:此穴位位於
髕骨下緣3寸,脛骨外側1寸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
支溝穴:此穴位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
尺骨與
橈骨之間。可連續按壓1~2分鐘。
6、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不按時排便是導致許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3~7歲的兒童,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處在發育階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們還不知道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經常需要家長的提醒。
因此,家長可以把早餐後一小時作為孩子固定的排便時間。開始時,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排便,每次10分鐘左右,漸漸幫助孩子養成定時入廁的習慣。如廁前可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
7、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
孩子的口腔衛生是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孩子牙齒不好會變得挑食、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這自然會影響排便。因此,家長平常除了注意讓孩子餐後正確刷牙外,還應定期(每三個月)帶其到牙醫診所做一下檢查。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便秘,採取上述措施後也沒有改善,或者有腹部劇痛、嘔吐等症狀,或有精神懶散、尿量減少等明顯脫水症狀,一定要儘快送孩子到醫院診治,以便能對症下藥,及時解除孩子的患疾之苦。
如何調理
飲食調理
治療兒童便秘,最主要的還是應以調護為主。要儘量調整飲食結構,使飲食多樣化,讓孩子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品。最後,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每次餐前半小時空腹喝一杯溫開水,這樣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對於經過調護仍然存在便秘現象的兒童來說,可以適當服用藥物治療。
生活習慣調理
若發現兒童長期便秘,那就應找出真正原因。這時,治療兒童便秘還應注意,改善飲食是個重點。控制食用麥片、蛋糕、餅乾等市售兒童食品;誘導其多喝水;胡蘿蔔、青菜、竹筍、薯類、玉米、良品等纖維食物應是其常見的桌上菜。另外,改變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培養其早睡早起和晨起排便的好習慣,堅持一段時間之後,便秘會有所改善或痊癒。如便秘特別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瀉劑,但切不可自行多用久用瀉劑,否則,便秘未除,更添新恙。
如何判斷
孩子如果持續有四天或四天以上不大便,而在大便時,其糞便相當硬,在這種情況下,才應該認定孩子是發生了便秘的毛病。
據統計,我國城市兒童(12歲以下)便秘者占19.8%,也就是說,大約每5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被便秘折磨。
未必上火
大便幾天一次還是每天都都解,從
大便性狀看,可能算做便秘。便秘在孩子而言是非常常見的一個病,有的孩子出生還沒滿月幾天都不解大便,門診上經常會看到。對便秘治療主要用中藥來調,這個調理其實還是從脾胃著手,因為我認為脾胃不和、胃腸功能失調造成便秘,而不是說像一般的一說便秘都是上火,因為我在臨床上反覆的看,病人來了以後,有的家長說我這個孩子上火了弄點去火的藥,我治療便秘跟一般的觀點不一樣,反對用清熱去火的藥,而是從調理脾胃的角度去著手。
孩子是不是上火了,儘管是便秘,但是看孩子的舌頭不是那么紅,如果是淡淡的紅,舌苔一般都是白的,有的很薄、有的稍微厚一點,這種情況肯定不是上火,如果上火的話舌頭本身是很紅的、舌苔是很白的,從這點判斷肯定不是上火,所以用去火的藥可能當時會取不到效果,但是越用越不行,因為去火的藥物會損傷脾胃的。
多吃果蔬多喝水定時如廁不便秘
小兒便秘增多,和天氣乾燥有一定關係。天燥容易損耗津液,導致腸道乾澀,再加上孩子多數喝水少,必然影響腸道的正常蠕動,導致排便困難。其實,不光乾燥季節,小兒一年四季都易發生便秘,主要歸咎於他們挑食、偏食、沒有養成良好排便習慣等不良生活方式。
現如今,大部分孩子都偏好瘦肉、奶類等高蛋白飲食或飲料、糖果等甜食,不喜歡吃蔬菜、水果。飲食中精細食物太多、粗纖維過少,久而久之,會抑制腸蠕動,影響排便。
此外,不少孩子由於貪玩、貪吃,想排便時一忍就過去了,使得
直腸逐漸對糞便壓力刺激失去正常的敏感性,加之糞便在體記憶體留過久,水分被反覆吸收,大便越來越乾,排出就更困難了。
正因為此,預防小兒便秘也要從這兩點入手:
一、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多喝白開水;
二、每天定時如廁,有便意時不能忍。
護理方法
(1)
灌腸:①首次灌洗劑量可適當加大(根據患兒年齡以200~500mL為宜),多次灌洗直到清空腸道;②之後每日早餐或晚餐後,以生理鹽水250mL灌腸,具體為前兩周250mL,每日1 次,第3、4 周250mL,隔日1 次,第5、6 周100mL,隔日1 次,第7、8周50mL,隔日1 次,逐漸停止灌腸。操作時動作要輕,灌洗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面色及全身反應、灌洗液顏色及出入量,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灌洗並給予相應處理。
(2)調整膳食結構:給患兒及家屬正確飲食指導:進食富含纖維、有
潤腸通便作用的食物,增加飲水量。每日睡前及晨起給患兒飲蜂蜜水,早餐前可空腹食一個蘋果,之後可適量吃一杯加入芝麻核桃粉的牛奶
燕麥粥,平時多吃主食,少吃零食,適量進食優酪乳。
(3)排便習慣訓練(DHP) :①時間安排:主要藉助胃結腸反射的“餐後早期反應”及“餐後晚期反應”安排小兒排便。②方法:耐心講解排便訓練的意義,囑患兒每日晨起飲水或早餐後30min坐便盆5~10min,便器應有適宜高度,使雙膝水平高於臀部,雙足應著地以便用力,並學會排便用力,同時可加入意念,想像糞便在腸管內移動,避免排便時久蹲、久坐及強努而導致疲勞。③指導家屬填寫排便日記,準確記錄灌腸及排便頻率、便量、糞便的性狀、費力程度、每次如廁時間、是否輔助排便、有無污糞等,動態觀察改善情況。④若治療有效應給予鼓勵,邊鼓勵邊耐心治療,即使排便不成功亦不應責備患兒。
其他方法
用按摩腹部的方法可以解除便秘症狀,具體的方法:成人用手掌順時鐘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每日1~2次,每次按摩3分鐘。也可在每天早晨給小兒喝一杯溫開水,增加腸蠕動,對改善便秘有效。
如果小兒幾天不解大便而難受哭吵時,家長可以切一小長條肥皂,蘸些水用手搓成圓柱形,塞入肛門。也可以用小拇指戴上橡皮手套後塗些凡士林或石蠟油伸入小兒肛門,或採用市售開塞露進行通便。但這些方法不宜常用,還是應該以培養按時大便習慣為主。
最好的方法還是要及時就醫,避免家長使用不正當的土方法和道聽途說的方法來做,也不要諱疾忌醫,小孩的腸道是極其脆弱的,不要錯過了最佳就診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