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換銀鈔論

兌換銀鈔論是中國清代鹹豐朝官員王茂蔭 (公元17981865年) 對紙幣問題的認識。王茂蔭曾任戶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1851年王茂蔭在《條議鈔法折》 中總結並發揮了歷代紙幣發行 “少則重,多則輕” 的原則,認為 “造鈔太多則壅滯而物力必貴”,提出 “極鈔之數,以一千萬兩為限”,其目的在於用控制紙幣發行數量和“以實運虛”、“以數實輔一虛” 的金屬貨幣輔助紙幣同時流通的辦法,來防止通貨膨脹和紙幣貶值,以便“無累於民”,又 “有益於國” (《王侍郎奏議》卷一)。

他在這個方案中尚未論及準備金問題,而是把發行紙幣的期望主要寄託於銀號,由銀號代為發行兌現。1854年他又上 《再議鈔法折》,主張使“錢鈔可取錢”、“銀票可取銀”,把不兌現紙幣轉為兌現紙幣。他建議以 “三十餘萬串”銅錢作為錢鈔的兌現準備,以各省所收的錢糧關稅現銀為銀票的現金準備,這是他所謂 “實運法”; 輔之以錢店和典鋪的出入搭鈔,這又是所謂 “虛運法”。他主張有現金準備,這是他兌現紙幣理論的一個重要發展。但他的主張卻受到鹹豐皇帝 “專利商賈”、“殊屬不知大體” 的嚴厲旨飭。對此,馬克思曾在 《資本論》第1卷第一篇注83中提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