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托弗·威利巴爾德·格魯克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爾德·格魯克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爾德·格魯克,德國歌劇作曲家。原籍波希米亞。早年創作義大利風格的神話歌劇。1750年起移居維也納。1754年任宮廷歌劇院樂長,始作法國喜歌劇。後與義大利詩人卡爾薩比基(Raniero da Calzabigi, 1714—1795)合作,用其腳本作《奧菲歐與尤麗狄茜》、《阿爾且斯特》和《巴呂德與愛萊娜》,從事歌劇改革。1773年去巴黎,繼續其歌劇改革事業。主張歌劇必須有深刻的內容,音樂戲劇必須統一,表現應力求自然、純樸,並創造了標題性序曲,又恢復群舞場面與合唱在歌劇中的重要地位。其代表作尚有《伊菲姬尼在奧利德》、《伊菲姬尼在陶利德》、《阿爾米德》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斯托弗·威利巴爾德·馮·格魯克
  • 外文名: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
  • 國籍:德國
  • 出生日期:1714年
  • 逝世日期:1787年
  • 職業:作曲家
  • 代表作品:歌劇《奧菲歐與優麗狄茜》、《阿爾西斯特》等
生平,主要成就,

生平

克里斯托弗·威利巴爾德·馮·格魯克 (Christoph Willibald von Gluck,1714-1787),德國作曲家, 1714年6月2日生於巴伐利亞東部的埃雷斯巴赫。父為森林管理人。幼年時便對音樂有著極大興趣。後離家出走,1726~1732年在科莫陶(現屬捷克境內)入耶穌教會學校學習。在教堂任琴師。師從捷克作曲家、管風琴家車爾諾霍爾斯基鑽研音樂。1732年後入布拉格大學學習音樂與哲學,同時學大提琴。1736年後去過維也納,參加梅爾齊親王的私人樂隊。1737年隨親王訪米蘭,隨義大利作曲薩馬蒂尼學作曲,1747年,格魯克創作出第一部歌劇《阿塔塞爾斯》於12月26日上演成功。至1744年止,他繼續按當時風行的義大利風格創作了7部歌劇。聞名於世。
1745年他隨洛布科維茲親王出訪倫敦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競賽,其義大利歌劇式演奏風格引起亨德爾重視,但同時被指出缺乏復調的寫作能力。此間從亨德爾的清唱劇風格中得到啟發。又作歌劇兩部。後任明戈蒂巡迴歌劇團指揮,此後數年往漢堡德勒斯登哥本哈根演出,積累了不少舞台實踐經驗。
1750年重返維也納,任維也納哈布斯堡王朝宮廷樂長及歌劇指揮。1750年8月,格魯克與瑪麗亞·安娜·佩爾然結婚。姑娘家裡很富有,父親是維也納的銀行家商人,由於他不同意女兒的婚事,他們只得在他死後才舉辦婚禮。格魯克在好幾年裡一直靠佩爾然的財產才擺脫貧困。1754年教皇本尼狄克十四世格魯克加封進爵。他在宮廷負責文藝事務的杜拉佐伯爵領導的維也納歌劇院擔任指揮。他曾先後出訪丹麥、布拉格和那不勒斯,他在維也納同時還受到法國喜歌劇影響,作有歌唱劇與舞劇,後者以1761年所作《唐璜》為其代表作。在這部作品中,他一反過去華而不實的舞劇風格,追求真情實感的表現。他著手歌劇改革與義大利詩人卡扎比基合作,共同進行歌劇革新的嘗試。第 1部代表作《奧菲歐與尤麗狄茜》1762年首演於維也納。此後陸續作《阿爾克提斯》(1767)、《帕里斯和海倫》(1770)等歌劇,但這兩部歌劇卻沒有獲得觀眾的廣泛認同,甚至格魯克的支持者們對他的改革也難以接受,他們戲稱:“一部正歌劇竟沒有男聲的女高音,一場音樂沒有元音的花腔,或者更確切地說沒有喉聲的炫耀,一首義大利詩竟然沒有浮誇與嬉戲,這就是剛剛重新開放的宮廷劇院的三大奇蹟”。
1770年他辭去了維也納宮廷歌劇院藝術指導一職。1773年赴巴黎碰運氣,當時的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奧地利公主,曾在維也納時曾跟格魯克學過聲樂。經過6個月的精心排練,在巴黎首次演出新歌劇《伊菲姬尼在奧利德》,該劇在1774年首演獲得決定性成功,此後陸續上演《奧爾甫斯與歐里狄克》(1774)、《阿爾米達》(1777)、《伊菲姬尼在陶里德》(1779)等,引起巨大轟動:其間保守派推崇義大利作曲家尼古拉·皮欽尼,以其歌劇與格魯克改革的歌劇相對抗,而革新派則擁護格魯克,從而引起歌劇發展史上有名的“格魯克派與皮欽尼派之爭(格魯克歌劇改革)”。結果格魯克派獲勝。1779年,格魯克回到維也納並退休,過著安逸的晚年生活。1787年11月15日因酒精中毒不治身亡。他的大部分作品以質樸崇高的旋律加之生動的喜劇意識,今已成為音樂和戲劇史上的傳世之作。

主要成就

格魯克的創作領域是戲劇音樂。他一生共寫有40餘部歌劇和5部舞劇,他的最大的藝術功績是歌劇改革。格魯克的歌劇改革是在啟蒙運動的精神感召下進行的。18世紀中葉,雖然義大利歌劇在歐洲廣泛流行,但是它的表演形式日趨呆板,歌唱演員過分炫耀聲樂演唱技巧從而破壞了戲劇的連貫。而成為炫耀歌唱技藝和豪華場面的“化裝音樂會”。音樂形式亦流於僵化。格魯克強調自然與真實,追求戲劇性的表現,強調人物性格、情感和環境的刻劃。他一反重樂輕詞的不良傾向,使詞曲緊密結合,充分重視和發揮歌詞的表現內涵。他提高歌唱曲調的表現力以及合唱在戲劇進程中的作用,並以配伴奏的朗誦調代替“乾朗誦調”,以性格化的配器和器樂間奏取代公式化的配器和樂隊過門。格魯克強調歌劇創作的整體構思,對歌劇劇本的寫作也直接參加意見,這在當時是少見的,這和他追求音樂與戲劇的高度結合有關。格魯克這種向音樂戲劇方向進行的歌劇改革,是西方歌劇發展史上重大的里程碑。他的意義絕不限於音樂創作的革新和音樂美學思想的發展,實質上是18世紀市民階級新興力量的藝術思想和人文主義思想與封建統治階級及其頑固、保守思想抗爭的表現。因此格魯克的歌劇改革為歌劇藝術擺脫封建桎梏,為此後歌劇的蓬勃發展,作出了巨大的歷史貢獻。
格魯克是當時集義大利、法國和德奧音樂風格特點於一身的絕無僅有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以質樸、典雅、莊重而著稱。格魯克的歌劇改革,對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典英國音樂戲劇的發展產生了顯著影響,是歌劇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