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諾桿菌

克羅諾桿菌

克羅諾桿菌原稱為阪崎腸桿菌,生活於人和動物腸道內,為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桿菌,隸屬於腸桿菌科。嬰幼兒是克羅諾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該致病菌致病劑量較低,克羅諾桿菌在嬰幼兒奶粉、肉類、水、蔬菜等多種食品中被檢測到,其中奶粉是該菌的主要感染渠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羅諾桿菌
  • 外文名:Cronobacter
  • 易感人群:嬰幼兒
  • 感染渠道:奶粉、肉類、水、蔬菜等
  • 致死率:40%-80%
概述,危害,分類,

概述

克羅諾桿菌(Cronobacter)原來稱為阪崎腸桿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該屬的細菌是生活於人和動物腸道內的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桿菌,隸屬於腸桿菌科。嬰幼兒是克羅諾桿菌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主要引起菌血症、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致死率高達 40%-80% 。該屬包括 7 個種,分別為阪崎克羅諾桿菌 (Cronobacter sakazakii)、丙二酸鹽克羅諾桿菌(C.malonaticus)、蘇黎世克羅諾桿菌 (C.turicensis)、莫金斯克羅諾桿菌 (C.muytjensii)、康帝蒙提克羅諾桿菌 (C.condimenti)、尤尼沃斯克羅諾桿菌(C.universalis) 和都柏林克羅諾桿菌(C.dublinensis)。其中,都柏林克羅諾桿菌包括 3 個亞種,分別是都柏林克羅諾桿菌都柏林亞種(C. dublinensis subsp.dublinensis),都柏林克羅諾桿菌奶粉亞種 (C.dublinensis subsp.lactaridi) 和都柏林克羅諾 桿菌洛桑亞種 (C.dublinensis subsp.lausannensis)。作為一種致病劑量較低的食源性致病菌,克羅諾桿菌在嬰幼兒奶粉、肉類、水、蔬菜等多種食品中被檢測到,其中奶粉是該菌的主要感染渠道。

危害

克羅諾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內寄生的一種有周生鞭毛,能運動,兼性厭氧的革蘭陰性無芽孢桿菌。其感染的大多數病例都是嬰幼兒,主要引起菌血症、腦膜炎、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致死率高達40%-80%。克羅諾桿菌分布廣泛,在很多食品中被檢測到。這些食品包括:嬰幼兒奶粉、乳酪、醃肉、水、蔬菜、大米、麵包、茶葉、草藥、調味料及豆腐等。在一些新生兒克羅諾桿菌感染事件的調查中發現嬰幼兒奶粉是主要感染渠道。
隨著一系列與該菌相關的奶粉召回和重大感染事件的爆發,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克羅諾桿菌的污染問題受到全世界普遍關注。國際上對克羅諾桿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類、分型、檢測、生化特性、致病性和污染源等方面。雖然與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相比,克羅諾桿菌對大多數人都是非致病的,但對於特殊人群卻有著較高的致死率,並且該菌的污染源及致病機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對其進行預防和檢測顯得尤為重要。

分類

隨著對該菌研究的深入和現代分類技術的不斷發展,克羅諾桿菌的分類經歷了三個時期:起初該菌因其產黃色素,而被認為是腸桿菌屬中陰溝腸桿菌的生物變形種黃色陰溝腸桿菌(yellow-pigmented Enterobacter cloacae);1980年,Farmer通過DNA雜交、生化反應、黃色菌落產物以及抗生素敏感性等實驗,將其更名為阪崎腸桿菌(Enterobacter sakazakii),隸屬於腸桿菌屬;2008年,Iversen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突游標記-擴增性片段長度多態性指紋圖譜、核糖體分型以及DNA雜交等技術分析提出,另外提出建立一個囊括了原來所有克羅諾桿菌的新屬克羅諾桿菌屬(Cronobacter gen.nov),隸屬於腸桿菌科。這個新屬包括6個種,分別為阪崎克羅諾桿菌(Cronobacter sakazakii)、丙二酸鹽克羅諾桿菌(C.malonaticus)、蘇黎世克羅諾桿菌(C.turicensis)、莫金斯克羅諾桿菌(C.muytjensii)、都柏林克羅諾桿菌(C.dublinensis)和克羅諾桿菌基因種1(Cronobacter genomospecies 1),其中阪崎克羅諾桿菌為該屬模式菌種。在此分類體系中,都柏林克羅諾桿菌又分為三個亞種,分別是都柏林克羅諾桿菌都柏林亞種(C. dublinensis subsp.dublinensis)、都柏林克羅諾桿菌洛桑亞種(C.dublinensis subsp.lausannensis)和都柏林克羅諾桿菌奶粉亞種(C.dublinensis subsp.lactaridi)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